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通过对一个典型的"调皮幼儿"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教育调皮幼儿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姚龙妹 《考试周刊》2014,(51):186-186
<正>幼儿教师之间在谈论本班幼儿的时候,谈论最多的一般都是调皮的幼儿。每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幼儿",总有那么几个重点照顾的对象。《新纲要》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因此,解决幼儿调皮的问题,一直是每个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重点。一、幼儿"调皮"原因及表现1.家长的错误教养方法造成幼儿相对特殊的行为表现。首先,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溺爱是造成幼儿调皮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3.
幼儿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是幼儿参与公共事务的一次重要尝试,有利于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能培养幼儿对班级的归属感,养成幼儿自我规范和协作的精神。因此,探讨幼儿参与常规制定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徐路 《今日教育》2006,(12):6-6
良好的班级常规.不仅能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能帮助幼儿学会与人融洽地相处.并形成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维持班级秩序外,还可让幼儿在学习遵守常规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常规教育是幼儿因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那么,什么是幼儿园常规?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安排和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的具体行为准则。一、建立常规的必要性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要依法治国,法律就是"常规",一个单位要正常运转,制度就是"常规"。一个班级要正常进行活动,也要有班级常规。幼儿园的班级常  相似文献   

6.
“淘气幼儿”顾名思义,指的是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有一定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幼儿。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淘气幼儿”.他们人数不多,但“破坏性”可不小。很多教师遇到这些幼儿都感到头疼,若多次耐心说教仍无效果,教师难免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训斥或处罚他们。这样的做法会让幼儿的行为暂时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幼儿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性格、思维方式,反复变化都各不相同。教师应注意到调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他们多一份欣赏。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区别对待,多给调皮的幼儿一些关爱;竭尽全力的为他们的成长创设各种条件,迎合调皮幼儿的兴趣;细心观察,善于挖掘调皮幼儿的闪光点,结合每位调皮幼儿自身的特点;让每位调皮幼儿能各尽所长,发挥潜能,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提升调皮幼儿的优点与长处,更大程度的提高调皮幼儿的能力,促进调皮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幼儿园都有一些调皮的幼儿。本文进行了调皮幼儿的个案研究,提出应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多给调皮的幼儿一些温柔、关爱。幼儿园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幼儿,他们精力过剩、爱提问题、好动,爱"恶作剧",鬼点子特别多。一般被视为"调皮幼儿",他们是教师烦恼和费心的对象,教师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Z某某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他为个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最佳的教育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亚茹 《考试周刊》2014,(13):181-182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幼儿则是这个小社会里的一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习惯等都不同。那么幼儿教师有效地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努力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用多种方法,如哄骗、保持严厉,但在实践发现这些手段只能求得一时的安静、有序。怎样使老师强迫幼儿遵守常规变成幼儿自觉遵守班级常规才是重点。文章提出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教师不仅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用智慧管理,还要懂得尊重、理解孩子,并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0.
韩静 《内蒙古教育》2014,(11):38-39
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安排和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幼儿园的班级常规不仅包含了科学的生活常规,还包含了交往和实践活动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和基本的安全意识,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教师作为班级常规管理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承担着管理和教育幼儿的重任,其自身素养、管理水平、专业能力等方面对班级常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纪律和快乐能成为朋友吗?有的老师说:"小朋友守纪律,我就快乐."有的小朋友说:"老师一讲到纪律,我就不快乐."长期以来,各种各样的常规要求、活动纪律,都是老师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教训"提出的,幼儿对"指挥员"提出的各种指令都一知半解,很不情愿地接受,同时幼儿的天性——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弱等问题,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违反纪律要求.面对着安全责任,每个老师都知道常规和纪律的重要性.教育提倡一切从幼儿出发,让幼儿自主活动,教师要做幼儿的追随者,但是幼儿的常规又不得不遵守,这两者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作为一种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对当今的幼儿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作为幼儿园班级的主体考虑到其身心发展中认知水平较低、缺乏生活经验、依赖性较强等特点,其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主体性发挥往往被忽视,作为幼儿教师,在树立正确儿童观的基础上,应该及时让幼儿知晓他们能够理解的班级事务,适当地让幼儿参与制定班级常规,在生活、游戏、教学等方面充分体现幼儿作为班级"主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常规是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怎样利用音乐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以及怎样做到有特色的幼儿园常规教育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班级常规管理是幼儿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幼儿教师帮助和指导幼儿们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等顺利开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开展幼儿教育,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管理好幼儿班级常规是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管理好班级。幼儿园各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常规的好坏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规做好了就能够保证班级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巩宜明 《考试周刊》2012,(82):188-188
我们在进行常规教育的时候,要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各种细节上抓起。制定明确的规范,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提出并建立细致的规则.依据常规制度对幼儿进行细心的指导.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延续幼儿园的某.些常规制度,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坚持使用多种信号机制,建立班级常规文化,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轻松愉快地接受并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夏叶 《成才之路》2014,(23):62-6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园有一群特殊儿童,常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许多幼儿园教师颇感无奈。如何教育转化这类顽皮幼儿,是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调皮的幼儿常调皮捣蛋,吃完午餐散步,不好好走路,非要挤来挤去。在游戏时,总会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能拆的就拆,能装的再装起来,一个都不放过。玩大型玩具时能爬多高就爬多高,即使摔跤了也在所不惜。上课常常插嘴,吃饭慢还挑食,甚至不会吃,等着教师去喂,有时还欺负小朋友。对他们,教师通常采用训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最让人头痛的是所谓的"调皮生",他们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个别调皮生甚至屡教不改、肆无忌惮。有效引导、转化他们,让其扬长避短、积极向上,也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班级中,有两类学生最能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一类是优秀生,他们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另一类是调皮生,他们是班级中的受助对象,时常受到老师的关注。这两类学生相对来说在班级中处于强势。而一些表现平常、默默无闻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同学忽略,这类学生我们称之为"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正式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常规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对于幼儿园来说,班级的规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