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直接体现在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文化的传承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还应重点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弘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民族信心与个人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并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教学要求,提出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着现代课程的改革,初中语文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加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文化传统的意义所在。针对教师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语文一方面承担了语文知识与语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求其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势在必行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要从课堂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当地民俗民情,以兴趣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本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意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4):56-5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强国富民。当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课程,所以新时期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传达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56个民族发展凝聚的精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文化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且使学生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在 不断发展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充分体现出了中华 民族的创造力。语文是集汉语知识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学科,其肩负着传承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 堂中融入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提供更 广阔的平台,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 为例,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语文教学,而初中语文就是其关键内容。初中语文还是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现实中,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很不了解,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课堂开始,结合当地风俗,培养学生兴趣,那么传统文化的渗透便水到渠成了。本人研究了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花芝 《学周刊C版》2019,(7):108-108
基于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首先,分析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具体实施,其中包含挖掘教材内容、经典诵读以及利用现代技术等。最后,语文老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国学经典,利用网络技术,坚持知行合一,是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初中语文教学承载者发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历史使命,语文教材是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与责任。介于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47):40-41
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初中语文中蕴含着不少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内容丰富多彩,最直接体现方式就存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让学生知道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厚重感,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让他们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让他们有黄皮肤、黑眼睛的骄傲。作者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工作多年,结合现今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丁海红 《甘肃教育》2020,(5):175-175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非常灿烂而又辉煌的文化历史,这既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无疑需要后世后代不断发扬传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契合,不仅可以更好地增进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真正实现语文文化育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初中语文教学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务必认真领会新课改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27):43-44
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致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问题,教师应将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认知,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就以渗透传统文化精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哈玉林 《天津教育》2020,(9):179-180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也具有丰富的情感及思想,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策略,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下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之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与精神的重要载体,这正与语文学科中丰富鲜明的人文性特征相契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刻意地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精髓,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丰富文化底蕴与语文素养,从而带动学生语文水平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已经不单单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挖掘语文教学当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这也就对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初中语文教育当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认知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80):25-26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特质及风貌,是经过长期文明演变并浓缩而成,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这种厚重的文化资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滋养着我国人民。人们从中获得了无数鼓舞与动力,是我国宝贵的财富。但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新一代青少年与传统文化渐渐疏远,但其实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就蕴含在我国初中语文课本中,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承担了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和语文素养培育的重任,更要求师生重视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就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勇敢承担起历史传承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至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深度。另外,教师需要创新教学中的历史、文化、社会学理论,通过有效引导和点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