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或者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托给长辈、亲属或他人照管,由此,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留守孩。在农村留守孩已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我所在的学校,留守孩超过全校学生的50%,并有超过70%的留守孩数学学习存在心理问题。他们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在代养的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06,(Z1)
有人说,中国最寂寞的地方是农村,而在农村最寂寞的人就是那些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守家乡的孩子。据有关方面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有近一千万。他们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特殊群体,也是当前农村少先队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吕绍清同志在对619个在京流动农民家庭的问卷调查中发现,903个学龄儿童中,只有35%的孩子跟随父母在北京读书, 65%的孩子被父母留在了家乡。为更深入地了解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2004年,她又运用个案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方法,对150名留守儿童父母和留守儿童进行了个案调查,并撰写出《农村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 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现今农村"留守孩"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守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理上容易"感情饥饿"。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突出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维才 《贵州教育》2007,(13):18-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从原来的剩余劳动力发展到"专业"打工队伍,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而且还以每年超过5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的约占2000万,其中超过1 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孩子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进行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当然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般都做了一定的安排,据此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1.所研究问题概念的界定
  (1)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照顾的留守儿童。二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三是外地学生,寄宿亲戚家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中国中西部农村许多家庭中,越来越多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只得把孩子留在家乡,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孩子”。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孩子。打工者为国家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了不少贡献,但他们无法顾及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这个问题成了当前学校、家庭及社会普遍关注的又一新热点。记者对此作了深入调查采访,本刊特别推出“热点聚焦”——“留守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打工不仅对他们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塑造了一个留守儿童特有的精神世界,往往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8%,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军田 《甘肃教育》2011,(22):29-29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朋友等照顾的儿童,又称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等。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需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一、家庭方面1.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要普及和深化。当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理念,重养轻教。  相似文献   

10.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的孩子。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一起生活。根据调查分析,现阶段中国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如何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1.性格内向,自我封闭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农村“留守孩”在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最新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孩”人口约1000万。笔者在某市农村学校做过一次抽样调查。抽查11所中学的842名初中学生,其中“留守孩”451名,占抽查学生总数的53.6%;6所中心小学的420名学生,其中“留守孩”216名,占抽查学生总数的51.4%;5所小学的141名学生,有23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47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留守孩”比例占抽查学生总数的47%。  相似文献   

12.
一、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导致了他们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被留在家乡。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农村地区,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打工。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过年的时候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像荒草一样生长。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2000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为2290.45万人左右,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有1981.24万人左右。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在心理上有不适应感,若得不到及时引导,严重还会导致他们心理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留守儿童分为双方留守和单方留守,双方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或者干其他活,孩子留在家里,而单方留守是指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班上学生总数的30%。通过与他们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一)父母长期在外导致亲子分离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8,(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打工族"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走南闯北寻找"钱途",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打工热潮的兴起,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留在家中读书,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孩子性格方面形成了一些缺陷:多疑,敏感,脆弱,缺乏自信等等。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恢复昔日的快乐,也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起来呢?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能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发现“留守儿童”身上蕴藏着很多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获得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特别是在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托付给祖辈或亲属照管,从而出现了“留守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父母亲长期外出打工,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如何,代养人的教养方式又如何,他们的学习情况如何,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省“留守少年”的教养方式,本项目调查组分赴江苏省北部五个城市的乡村中学进行了社会调查。一调查对象与方法在本文中,“留守少年”是指中学生的父亲、母亲或父母双亲离开本市(地级市)到外地经商或务工,而中学生单独与父亲、母亲、祖辈或…  相似文献   

20.
陈国立 《中学文科》2006,(11):98-98
随着农村青壮年男女的外出淘金,在农村山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挣钱,他们只能留在家乡的土地上,孤独地守望着家园。“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父爱母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