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注重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转变;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主体的生活化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受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个体的社会人来对待。教学主体的生活化,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关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关心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多少。教学主体的生活化还包括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倾听学生的心声,点拨学生的思路,助燃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葛伟鞍 《考试周刊》2010,(43):188-189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多角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创新,培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欣赏”知识、“利用”知识.在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唤醒学生思维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教师的指引和启发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教”学,“教”学,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教”会的,事实上,教师的讲授,只能是提供知识,开拓思路,指点方法,而不可代替了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不能只限于将现成的知识直接传给学生,而应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达此目的,课堂教学就必须一反过去的以教师“授”为主,改为以学生“学”为主。我们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也要从教师“教法”的研讨,转向学生“学法”的研讨,研究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自己求知。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建构方式而获得的。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环境,使自己成为学生进行建构活动的促进者。教师要变知识的“搬运者”为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那么,政治教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建构,引导学生乐于建构、学会建构、善于建构,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呢?  相似文献   

6.
《辽宁教育》2011,(5):9-9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于彬 《成才之路》2010,(21):100-100
引导自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行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自我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教师”。  相似文献   

8.
“阅、归、讲、问、练”五环节教学法是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尝试。“阅”就是由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应学习的知识全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归”就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知识进行浓缩。即掌握知识的重点。“讲”即由教师进行精讲。就是在学生系统归纳知识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师的教应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把“教”转化为“学”。  相似文献   

10.
第一,“教师是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五心”: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而开展。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①教师讲,学生听。信息交流单向传输;②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被动学习;③教学以知识传输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④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的任务和职责就是彻底“应试”和接受评定。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教”服务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环  相似文献   

12.
刘佛年说:“好教师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这样无论如何不能做好教师。”热爱学生是好教师必备的第一素质,十几年来,我一直追寻着“爱”的旋律。一、广博的知识,让学生崇敬生爱。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学识、眼界,这都是教师享有高度威信的基础。”作为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识、长远的眼光,这样在一个个求知  相似文献   

13.
钢琴课是技能课,具有独特的规律性、科学性、技术性。钢琴课要抓好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环节。教师“教”是传授知识技能关键,学生“学”是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的客体指教学内容(知识)、教师、教学媒介、学生。教学媒介是指教学的“语言”、“动作”、“表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教学的实质:教师教学是通过构成教学活动四个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活动。进一步说就是:教师教学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能动与媒介的中介作用,使知识产生飞跃,由客观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教学动作、教学表情的作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学”是学生知识变化的内因,是学生能否掌握知识的根本;而“教”是外因,只能起帮助、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得到发挥。所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学生。教师发挥主...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认为学习者是一块可以记录知识的“白板”,是可以储存足够信息知识的“空桶”,从而使教学行为突出了“教室为主、教师为主、书本为主、知识为主”。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这种  相似文献   

17.
学校中师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历来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 ,如何“教”会学生进行思维 ,我们对教师“教”的功能的理解也往往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实际上 ,教学过程应该是借助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师与学生形成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 ,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实现上述教学功能的同时 ,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活动 ,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高…  相似文献   

18.
王爽 《学周刊C版》2010,(10):71-71
课堂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学堂”,是教师和学生协同作战、攻克知识堡垒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提高课堂实效的“设计师”,如何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学会学习,把积累性的学习转变为探索性的学习,从而具备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9.
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进知识海洋,不是由教师扬帆驾船,把学生送到彼岸,而应是教师给学生勇气,力量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驾船航行,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真是道出了教学的实质.教学中:不能习惯于向学生讲述现成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主动学习;不能只强调记忆和表面的知识,忽视教学生去挖掘知识、应用知识,忽视创造性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呢?几年来的教学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教”起源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翁文方 《考试周刊》2011,(88):153-154
新课改注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知识,强调“留白”艺术,强调“生成”。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课堂状态,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它依然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备课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目标的实现,但更加注重的是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生成性”是对学生被动“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教师“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