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十年前,我在山西做新闻.一位朋友吟诵一首诗给我听.她告诉我,这是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省军区的孩子,名叫郑渊洁. 小郑当时已是社会青年,经常出入军区歌舞团,和阎维文等一帮兵蛋子捣乱.  相似文献   

2.
如果计较起来,我的初心是学医,从记事起便是如此.直到1999年5月,填报高考志愿前夕,一则震惊中外的新闻改变了我的选择.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炸毁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三位中国驻外记者不幸遇难.我至今记得清那三位记者的姓名,也至今能感到彼时那腔奔涌而出的热血.  相似文献   

3.
谢国桢著版本目录学著述读学杂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桢先生,是驰名中外的明清史学专家,又是版本目录学学者.初知谢先生是在1946年,当时我是哈尔滨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天,闲逛道里同发隆东山墙下的旧书摊,见到一部谢先生著<晚明史籍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铅印线装本,翻阅了一下,见是目录书,便又放下.回校后与一位刘教授谈起,方知是谢国桢先生的成名之作,是一部治学涉径的必读书.当时我对目录学知之甚少,未再多问.1955年夏,我进入哈尔滨市图书馆,从事中国古文献的管理工作,又见到了这本书,精装增订本,中华书局排印.  相似文献   

4.
褚树青是一位优秀的图书馆馆长. 让我了解到这一点,始于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办平民的图书馆,一百多年前一位绍兴的乡绅能做到的事情,难道今天官办公共图书馆还做不到吗?"我当时到他的办公室跟他谈事,不知怎么就聊到办馆理念上了,他似乎很随意地说了上面这句话,当时我大吃一惊,没想到他有这样好的理念,在这之前,我跟他接触不多,对他不甚了解.从这次交谈以后,我开始关注他和杭州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童兵老师     
童兵,46岁.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1988年5月,他顺利地通过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奠基人》的论文答辩,成为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新闻学博士。当时.我冒昧地给他写了一封信,但信寄出后我马上就后悔了:童兵老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社会活动,能有时间给一位普通的中学生回信吗?出乎意料,半个多月后,童兵老师给我寄来了热  相似文献   

6.
毕业那年,导师给我推荐的工作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天津公司,我拒绝了.因为我一直都有一个做记者的梦想,在我的想象中,记者每天都会遇到全新的人、全新的事,绝无半点重复和机械,遍览人生百态,阅尽世道沧桑,是个很风光很激情的职业.后来我的一位同学去了那公司,数年后我去天津,听说他随船正在意大利,竟当时楞住了.  相似文献   

7.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崇明人,爸爸是撑船的,妈妈是小脚,在家织布.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小我3岁,一个小我9岁),还有一个童养媳.当时家里还可以,我读过两年书.小时候崇明还是属于江苏,上海在我们这些乡下人眼里,可是繁华的大都市.我8岁来上海,当时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在引翔港的周家湾靠种田生活.我住在舅舅家,也帮着种田.当时住在附近的有本地人,也有崇明人.  相似文献   

8.
沙平 《档案天地》2013,(3):39-43
初遇艾青1960年10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初次见到了艾青。那天傍晚,在新疆石河子管理处旁边的一个普通篮球场上,密匝匝的观众正在围观新疆军区与青海队赛球,在不经意的回头中,我猛然发现在我和朋友身旁不到一米的距离,有位身材伟岸、前额广阔、长发后梳,从风度到气质都颇为不凡的中年男子(其实,艾青当时已五十一岁,但外表看来不过四十上下);在他身旁站有一位文质彬  相似文献   

9.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是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第二次访苏时,对当时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讲的,至今整整50年.这个讲话,后来被广泛传达,"文化革命"中,还被配乐成歌.所以,50岁以上的人,大都还能记得,并因此受到极大鼓舞.当时我有幸厕身3500位听众队伍中,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谈判的节奏     
在2007年的北京国际书展期间,一位土耳其出版商找到我们展台,对我社出版的《江边对话》一书抱有极大兴趣。当时我不在展台,等我第二天按照约定时间跟这位先生见面的时候,我着实为其诚意所感动。这位先生首先告诉我这本书很不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中两位智者的对话,对他们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累并快乐着     
刘永喜 《今传媒》2007,(5):49-49
记得在毕业前的一次聚会上,当一位来自海南岛的同班同学听说我选择了新闻工作时,她竟不无幽默地说出了一句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话:"唉,祝贺你找到了一份最累的工作."当时,我对此颇觉诧异,百思不得其解,但由于年轻气盛,总觉得一切事物都很新鲜,故没有深究,而她却似笑非笑地看着我,不再言语.一晃7年过去了,这件事不幸被那位同学言中.回首自己这几年从事驻站新闻工作的实践,千言万语只可用一个字来表达:累.  相似文献   

12.
徐鲁 《出版科学》2006,(4):15-17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年前,1996年秋天.1996年前后,我正在协助徐迟先生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先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先生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是严老的第一本童话集<南南同胡子伯伯>,是在1941年被人从延安带到重庆,由设在重庆的"美学出版社"印行的,当时徐迟先生也参与了美学出版社的编辑事务.二是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初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徐迟,在燕京大学英文系借读期间,悄悄地、却也是十分狂热地爱上了同系的一位美丽的女生--一位当时也已经有诗作发表的女诗人,她英文名字叫"玛格丽特",本名严文庄,是严文井先生的堂妹.  相似文献   

13.
战斗中,班长英勇捐躯,一战士挺身而出,带领全班杀败了敌人。几十年后,一位通讯员前去采访这位“老革命”:请问,您老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想什么。”“那您当时有什么心理活动?”“没有什么心理活动。”“那么,请您谈谈当时的动机好吗?”“动机?什么动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从战场上下来,见了狗我都恨不得踢它两脚”。这是王安忆在中篇小说《小鲍庄》里描写的一位通讯员采访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片段(大意)。  相似文献   

14.
记得高中毕业时,包括我在内,我们班有3人考上大学读新闻专业.其中一位同学,活泼善言,轻盈伶俐;我则一身农村学生的拘谨和沉重.当时我曾对朋友说,其实这位同学最适合当记者,我则不一定适合.  相似文献   

15.
刘流 《新闻窗》2008,(3):22-22
2006年,在参与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报道中,两位新闻前辈的争论让那时刚入行3年的我有些困惑。令他们产生分歧的,是采访中究竟该不该追问一位已71岁的老人:“为什么你当时不抓紧救人,却忙着拨弄照相机,还给记者做向导,带着他们采访拍照?”  相似文献   

16.
记得一次在多媒体编创艺术课上,我给学生看了这样一张照片(见图1),当时课堂上一共有83位学生,当问到看到了什么的时候,其中75位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苹果".只有几位同学回答"秋天"、"温馨"、"丰收".诚然,学生是诚实而可爱的,但作为一名未来的数字媒体出版物编创人.他们的回答未免使我感到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17.
悼念叶邦瑾     
1946年秋天,我到苏中分社工作不久,分社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追悼会。在这个会上,追悼两位在前哨战地采访牺牲的记者,其中一位就是叶邦瑾同志。在会上,冯岗副社长和从南线(当时的前线,现在的苏北沿江地区)回来的记者介绍了这两位记者光荣牺牲的事迹。作为初到新华社  相似文献   

18.
一 我第一次见到沙文汉是1949年.那年4月上旬,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执一,第一次偕同上海局领导人之一的沙文汉(1908—1964,当时化名张登)来到我家(策委会机关).他说他和李正文(三位策反委员之一)要离开上海到香港去,今后策反工作由沙文汉领导. 沙文汉身材高,人稍瘦,说话有浓重的宁波口音,平易近人,第一次见面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沙文汉看了我家的两室和一个带阳台间的房间,又到南北窗门观看周围环境,说这里是闹中取静,很好.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收拾屋子时,发现了十几张尘封已久的唱片.这些唱片还是八十年代部队一位战友退役时赠送的,当时曾伴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并随我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来我拥有一台21寸彩电后,这些唱片就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20.
1986年3月19日至5月11日,我在《淄博日报》上,为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干部王延礼寻找失散59年的姑母一事。搞了一组连续报道(共7篇),最终使他们亲人得到团聚。在1986年的山东省好新闻评比中,这组报道中的通讯《千里寻亲记》,被评为一等奖。 1986年3月17日下午,分管读者来信的编辑,拿着刚刚收到的一封来自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的信,找到我(我当时在读者来信部工作)说:“这封信是辽宁的一位名叫王延礼的同志写来的,他要求我们在报纸上为他刊登个寻人启事,并说明随后给我们寄来10元钱,作为刊登费用(钱已如数退回)。他问我:“这封信怎么处理?”按照惯例,这类来信应该转给广告科处理。但是,我当时出于对外地来信的好奇心,便把这封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信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