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想做官     
儿子学习很好,我问他:"大学准备念什么?"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政治。""你不觉得搞政治很没意思很枯燥吗?"我说。儿子笑笑,望着我说:"那是你没当领导。"儿子的话让我脸红,我在机关混了一辈子,还是个小科员。儿子说:"我是有理由的。我不喜欢做饭。"我纳闷:"当领导跟不喜欢做饭有什么关系?"儿子说:"据我调查,你们领导一周之内在饭店吃了十八顿。十八顿说明了什么?说明除了中午和晚饭不用在家吃以外,还有四天早晨也不用做早饭。"  相似文献   

2.
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住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堵车。经理说,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脸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早呢?经理说,为什么不早点起床。我说,晚上公司加班到那么晚,怎么可能早起床。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提高工作效率,还非要加班浪费公司的电费。我有点恼怒,说,不就迟到了五分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经理嗓门更大,说,这不是迟到几分钟的事,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争论的结果是,我丢掉了当月的奖金。  相似文献   

3.
林然 《生态文化》2011,(1):22-23
刚到林区时,一切都觉得新鲜,便到处走到处看。这一走一看便发现了许多在山外看不到的东西。 人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其实,林子大了不单单是什么鸟儿都有,稀奇古怪的事儿多了去了,奇珍异草,古树怪兽,都生活在大森林里。  相似文献   

4.
栅栏原理     
一天,一个外乡人到村里打听附近何处有野猪。有人告诉了他具体地点,但村民们都嘲笑这个外乡人,因为他根本没有带猎枪。数月之后,人们发现很多野猪都在棚栏里,栅栏的四面各开了一个门。村民们惊奇地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野猪弄到栅栏里的?""这很简单,"外乡人解释说,"一开始,我在野猪出没的地点撒了一些玉米,起初,野猪一个也不敢碰,但是过了几周后,有些野猪便开始走出灌木丛,迅速叼走一些玉米。又过了一段时间,所有的野猪都争先恐后地吃我投放的玉米。接着,我便在常放玉米的地方开始建栅栏。"当然,我每次只建很短的一小段,野猪们觉得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就照样每天来吃玉米。渐渐地我便收缩栅栏只留下  相似文献   

5.
陪女儿看一个动画片:剧中女孩的国王外公对女孩说:"我要给你一个最宝贵的礼物。"说到这里他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会儿,我不由得心想,又是动画片里的老把戏了,不是金银珠宝就是一种特殊的本领。这几年给女儿讲故事讲得都腻歪了:神笔马良无缘无故得了神笔,画什么便有什么:阿里巴巴发现了宝藏,便再也不愁吃穿;阿拉丁有了神灯便可盖起宫殿,富可敌国……总觉得小小的孩子听多了这些不好,她会对不劳而获有  相似文献   

6.
常想一二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让他挂在新居的客厅里。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写书法了。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我便在朋友眼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我说:"意思是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  相似文献   

7.
严冬的夜晚,西北风呼呼地咆哮,北京的胡同里人迹稀少,一堵斑驳的院墙上挂着块“打工妹之家”的牌子,此时从院墙里闪出个漂亮的英国姑娘,她裹着大衣,匆匆穿行在黑古隆冬的胡同中。她是“打工妹之家”的志愿者Caroline Watson,中文名字叫罗琳。每个周日的晚上6点至9点,她都要来这儿教一群打工妹演戏。想起刚才的一幕,罗琳在黑暗中笑了。“我刚从农村来北京打工时,为找工作到处瞎闯,一天,我看见街上有个酒吧的牌子,不知是干什么的,很好奇, 就走进去了。‘请问,您需要什么?’里面的服务员问我。我还没想好说什么,忽然看见一对儿男女搂在一起,吓了我一跳,‘哇’我大叫一声,捂着脸撒腿就往外跑。”一个打工妹说。  相似文献   

8.
话说这50年     
如果你有机会结识几个北京城胡同里的老爷子、老太太,坐在他们的院子里,泡一壶浓茶,听他们聊聊他们小时候的事,那可真是一种乐趣。什么我曾曾曾祖父就住这条胡同了,那时的北京可没这么大,也没这么多楼,这么多车啊;什么我爷爷领着我去戏园子,名角一出场,那个满堂彩啊,那时候谁见过电视呢,能到戏园子看戏,那是有眼福啊;什么我跟着爸爸从西城走到南城,二三十里路啊,就为了买一串大糖葫芦……说的人滔滔  相似文献   

9.
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说:"半小时前我很希望能管理一下自己的总经理,她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盛气凌人了,对我们副经理也是那样,别人讲话还没讲完她就走了,给人的感觉是不尊重别人.是做经理都有这种气质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望解答.谢谢!"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13,(13):43-43
我自己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TCL,当时我是进公司的第43名员工,当时很多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成功有什么方法?我回答说,实质上奔着一个大目标走,通过不懈地努力,大家都是可能成功的。当然这3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大批企业和企业家,但也有许多企业和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走过来,我自己的体会是支撑我们走到今天,主要有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林中大侠     
认识老刘很久了也没有任何往来,很久以来每次与老刘见面也只是相互点点头,最多问一句"干嘛去"之类的话,便擦肩而过。一次在乡下的集市上,巧遇老刘。又跟平时一样,点点头,面带笑容搭讪一两句,便又要擦肩而过。这时,老刘却停下脚步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出于礼貌,我也停下脚步,一边回应着老刘一边作势要走。老刘说:"给你看样东西,人家告诉我说这是两个宝贝,正好碰上你了,你给我看看是啥宝贝。"说着从衣  相似文献   

12.
风格     
装潢公司的设计师喜欢胸有成竹地问顾客":您要什么风格?"每逢有人这么发问,我就比较紧张。风格,多么地高雅!用到我身上合适吗?我一个老百姓,有一套不漏风的房子已经不错了,还要什么风格?如果愣要说风格,那我的风格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但您还是得要一个风格。"设计师赵先生是个锲而不舍的人,见我眼睛发直,便循循善诱地说:"您来个古希腊的怎么样?再不德国的也成,或者法兰西?意大利?北欧风情?南欧格调?"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原来我讲好的是,十个八个人在一起座谈,随便讲点什么。结果,这个架势一摆(指安排季先生坐在台上),非高高在上不行了。在车上我跟他们两位(宋柏年、刘蓓蓓)说讲什么东西,我说希望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他们说讲一讲文化什么的和跟你们学院有关系的一些事情。刚才杨院长也说了,不是什么正式的报告。我就根据在车上那个几分钟的灵感,来谈一点我的感想。 大家知道,我并不是搞什么文化思想的,我的出身是搞西洋文学的,后来乱七八糟搞点语言、文化、佛教,科技什么的也涉及了,是杂家,样样通,样样松,不行。要说特点呢,我喜欢胡思乱想。最近也写过几篇文章,是胡思乱想的结果。这胡思乱想有个好处,有什么?因为真正的专家呀,他不敢随便说话。他怕。我不是什么专家,所以我敢说话,就跟打乒乓球一样,我没有心理负担。现在我就讲一点儿我的看法,当然,把所有的想法都讲出来也不可能,占大家太多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不日前,一位朋友请我在一张四尺宣纸上书写"上善若水"四个行楷大字,并谦诚地向我请教"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我一时语塞,觉得三言两语难以说得明彻,便坦率地告之:"别看中国的名言警句寥寥数字,却博大精深,至玄至奥。容我想想,择日再交答卷。"是夜,余挑灯捧读,并爬罗剔抉,搜遗辑逸,浮想联翩,神交智者。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次,我觉得枕头很硬,想去商店买个软一点的。我对售货员说: “您好,我要买个针头(枕头)。”她说, 我们的商店不卖针头。这下可把我弄糊涂了。我明明看见货架上放着一堆枕头,她怎么说没有呢?于是我慢慢地重复说:“我要买一个针头(枕头)。”她也慢慢地回答:“我们这儿没有针头。”眼看自己是说不明白了,我连忙指着她的身后说:“那是什么?”她笑了:“哦,那是枕头,不是针头。”  相似文献   

16.
领导说     
对农民工,领导说":你们不要急,办事总得有个过程,政府会为你们做主的,请放心。"对投资的老板,领导说:"只要来投资,特事特办,政府定会百分之百支持你们,请放心。"对来办事的亲戚,领导说:"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原则性很强,很难办。"对朋友,领导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放心,我一定尽力办。"对上级来检查的人,领导说:"我们再穷,这点吃饭钱还是有的。"  相似文献   

17.
有位朋友对我说,看一个人出不出名,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包括他的笔名),"如果在狗狗或百度里搜索一下,相关网页超过五万个,OK,他肯定是个名人。如果你超过这个数目,OK,我得恭喜你了,你可以拍着肚皮说,我终于混出来了,当然酒我是喝定了。"我不知道这个实践的方法是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我看来五万就像珠峰一样难以企及。但是我知道,三个多月以前,当我在网上搜索自已的名字只有十几个网页时,我的生活平静如水,从来没有人理睬、打扰我,当我在百度的搜索网页超过四千时,生活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看书,一个从区号看是深圳打来的电话找我,开始我以为是对方打错电话了,一接,对方显得很激动,问我是不是廖保平先生。我说是啊。她说她姓左,是我的忠实读者,刚读到我的一篇文章,说"你的文章正说了我想要说的话",然后她说她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也就只好挂了电话。愣了半天,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意犹未尽。又有一天晚上,我在QQ遇到一个比我大近十岁的大哥,自称  相似文献   

18.
1965年,一个19岁的美籍犹太青年考入了加州大学长滩分校,攻读电影及电子艺术专业。大三时,这个狂热地做着导演梦的小伙子拍了一部24分钟的短片,讲的是一对在沙漠相遇的年轻恋人的故事。那时,环球公司是每一个想进入好莱坞的电影人梦中的圣地。1969年,该公司的行政长官西德尼·乔·辛伯格偶然看到了这个青年拍的爱情短片。影片刚一放完,辛伯格便激动地对他的助手说:"我认为它棒极了!请你尽快安排这个导演来见我。"第二天,助手向他报告,这个青年并不是导演,只是个大三学生。辛伯格回答:我不管他是什么,我要见他!  相似文献   

19.
男孩和菁恋爱的时候,总是走在她的身后。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问他:"是不是不喜欢和我走在一起?"他憨厚地笑笑说:"哪能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哩。"但她总觉得有一种孤独感,缺少安全的感觉。但她总会得到他及时的提醒:"前面有个坑。""车来了。"等到车子急驰而过时,他就把菁往旁边拉一下。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瘤子     
某日,班会课上以"我的理想"为主题,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理想。副市长的孩子说":我的理想是当人民公仆,因为我爸跟我说,孩子啊,以后要做就做人民公仆,你看你爸楼子、车子、票子、女子一个都不少。"煤矿工人的孩子":我的未来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走我爸的老路,走我爸的路做人没有生命保障。"摆地摊下岗工人的孩子:"我想做一名光荣的人民城管,既可以吃拿卡要,又可以打人踢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