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翠湘 《金秋科苑》2010,(12):169-169
惠特曼有一种浓厚的宇宙意识和强烈的宇宙情结,他对宇宙情有独钟。他宣称自己就是宇宙。《草叶集》初版时,作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封面上,而是出现在第一首诗中的第449行:"沃尔特·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人,一个宇宙。"在这里,说自己就是"一个宇宙"。  相似文献   

2.
刘翠湘 《今日科苑》2010,(12):169-169
惠特曼有一种浓厚的宇宙意识和强烈的宇宙情结,他对宇宙情有独钟。他宣称自己就是宇宙。《草叶集》初版时,作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封面上,而是出现在第一首诗中的第449行:"沃尔特·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人,一个宇宙。"在这里,说自己就是"一个宇宙"。  相似文献   

3.
能优论序     
对宇宙及其自然界一切事物规律的验证及认识,都只是具有相对的、近似的及分层性的约化性质;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科学理论,能对一切事物的演变及进化(即演化)、结构及其运动规律,作完整的和详尽无遗的,且是终极性的阐述或定论、人类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解与认识,皆是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螺旋进动方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穹,而实践认识每一循环内容,都是按发展到更高一级的程度的螺旋式演进的辨证发展规律进行的。必须指出,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探索着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宇宙及其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进化(EVOLUTON)一演化一何以能发生?!自然界生物适应的因果及其机理是什么?!其所谓原始推动力——第一推动力来自何方?!其本质是什么?!“能优”论一文就是从严肃的科学角度、立场及理论  相似文献   

4.
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鲍威尔·哈勃(Edwin-Powell Hubble)并非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肯定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20~30年代深刻而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他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银河系决非宇宙的主体部分,而只是与之相似的无数星系中的普通一员;他还为确立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大科技》2002年第11期卷首刊登了一位读者对2002年第2期一篇关于宇宙边界问题的质疑,我也想谈谈对“有限无界”的理解。 宇宙包括空间和时间,说它“有限”指大小有限,而“无界”则可能是这样:宇宙在边缘由于空间连续扭曲而使物体只能像行星一样沿着轨道运行,并且时间也同样因被扭曲而具有奇妙的性质,以致不允许物体脱离到边缘之外,所以地球这个类比模型太粗糙,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时间限制。这里为什么要有时间限制呢?有两点论据:第一,时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空间的扭曲同样会影响到时间;第二,我们的宇宙中具有无数超级复…  相似文献   

6.
阿伯亥·阿许特卡还记得他第一次看到宇宙反弹时的反应. "我吓了一跳,"他说.当时他正在观察计算机模拟宇宙回溯到大爆炸之初的一个实验.大部分时间里,宇宙的行为正如所预料的,随着星系的汇聚,变得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它并没有缩回到大爆炸的"奇点";相反,它缩到一定程度,开始反弹然后又膨胀开了.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7.
宇宙并非是由某个无创生出来的有,而是原本就是有的东西,并是无限的。宇宙由一种纯粹的虚空和一种无限融于虚空的实在体(实在体有时会表现为:存在者、本源、实点或能量、物质)组成。这一虚一实两者的融合,在整个宇宙范围中都是基本相同和均匀的。但它们之间又是因性质和本质的不同而存在实质上的区别。因此宇宙的存在是相对的,同时也是整体合一的。  相似文献   

8.
虚拟世界     
对于李明来说,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之前,他一直计划着完完整整地在计算机里创造一个虚拟世界。利用研究院的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李明从大爆炸开始,一步一步模拟了宇宙的演变。就在刚才,他在虚拟宇宙里找到了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这个星球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恐龙和一些哺乳动物。他离他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了最新的微波宇宙全图,初步的分析显示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第一代的恒星约在大爆炸后2亿年开始发光。这些新的观测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的宇宙面貌。宇宙在“婴儿期”时,光子和物质是结合在一起,满宇宙一片黑暗。直到宇宙大爆炸之后约30万年,宇宙降温,光子摆脱物质的束缚发散出来,宇宙各处的星球开始发光。随着宇宙的膨胀,一部分光子转变为微波,天文学家测量这些宇宙微波后绘出宇宙微波背景图。之所以被称为“背景图”,是因为观察者不论往哪一方向看,皆可侦测到微波的存在。这张新的微波宇宙全图是美国…  相似文献   

10.
﹃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恒定不变的。可是,令爱因斯坦大失所望的是,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  相似文献   

11.
夏润兰 《金秋科苑》2010,(22):62-62
我国因科技及应用滞后而造成能源、资源浪费惊人,科技进步作为思路、方法和手段,应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3,(8):41
宇宙始于大爆炸——这是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万亿分之一的巨大爆炸,爆炸产生的微小辐射粒子比一个句号还要小。最初的原子经过38万年形成了含76%氢和24%氦的混合物。宇宙10亿年后形成了第一批恒星,整个宇宙内布满了短星系。  相似文献   

13.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生之后,早期宇宙的信息已经丢失,因此观测“宇宙扰动”的最佳时期应该是恒星开始形成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将无法窥探到这一宇宙时期,形成“视觉空洞”。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际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结果,在宇宙中某一狭窄区域范围内,首次同时发现了多达21处却一直深度隐藏着的宇宙“类星体”黑洞群。这一重大发现第一次从正面证实了多年来天文学领域有关宇宙中有数目众多的隐身黑洞广泛存在的推测。充分的证据使人们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有数量众多、质量超大的黑洞巨无霸,正借助着星际尘埃的隐蔽,在暗地里不断发展壮大着。(摘自新浪科技)宇宙中遍布黑洞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1-I0001
在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二十年来,科学家得出结论,地球及其兄弟在宇宙大家族中极其罕见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Andrew Howard表示,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系有一颗或多颗一倍或三倍于地球的行星,它们与恒星的距离比地日距离近得多。而木星级的行星数量要比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16.
宇宙深处这儿离梵蒂冈300光年,我曾以为宇宙无法左右人的信仰,就像我相信天堂是上帝精巧绝伦的手工作品一样。现在,我看见了他的作品,但信仰却受到了严重的困扰。我的目光越过马克Ⅵ号计算机,落到后方舱壁上挂着的耶酥受难像上,在我的生命里,我第一次怀疑它也许只是个空虚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师者无私     
蒋骁飞 《知识窗》2011,(6):34-34
1597年,年轻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写成了《神秘的宇宙》一书。在书中,他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由许多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宇宙模型。1599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无意间看到那本书,尽管他并不认识籍籍无名的开普勒,而且不完全同意开普勒的见解,但他十分欣赏作者的智慧和才能。  相似文献   

18.
正宝石,集万古之造化,聚天地之灵气,蕴宇宙之浩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沈锡田教授与宝石结缘30载,宝石是兴趣,是责任,更是其相伴一生的学术伴侣。邂逅宝石,缘系一生沈锡田教授因兴趣与宝石邂逅,因热爱而钟情一生。1982年—1986年间,沈锡田教授在台湾大学地质学系求学。在此期间,他兴趣浓厚地学习地质学、矿物学、晶体光学、结晶化学等方面知识,此时明艳耀人、神秘诱惑的宝石优雅地走入他的眼中,第一眼便成永恒。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2006,(4):6-6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时间箭头问题(即时间为什么存在方向性)以及霍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霍金最初进入宇宙学领域时首先对电磁学时间箭头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电磁学时间方向性的根源在热力学,而人主观感受的时间方向(心理学时间箭头)必然与热力学时间箭头一致,都是沿着熵增的方向。后来,在进行量子宇宙学研究时,霍金提出了无边界模型,在这一研究中霍金一度得出了宇宙膨胀时熵增加、宇宙收缩时熵减小的结论,但后来他认识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并称之为自己在科学上的最大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