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荣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22-122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的最佳引产时机。方法:分析我院2000~2004年之间接诊的孕37(含37周)~42周(含42周)孕妇2 116例的妊娠结局。结果:孕41~42周妊娠结局中新生儿窒息数,剖宫产数,巨大儿数均较孕37~41周有明显差异。结论:延期妊娠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胎盘功能逐渐老化,羊水逐渐减少,胎儿体重逐渐增大,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头盆不称的发生机会增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孕41周之前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6月~1996年6月间在我科收治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围产期患者42例,分析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7岁;孕周34~36+6周者4例,37~41+5周38例;初产妇34例,经产妇8例;职业为农民或家务1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妊娠各期子宫肌瘤的处理及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的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处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有5例在孕早期时行人工流产,3例于孕中期时自然流产;1例于孕22周时发生浆膜下子宫肌瘤蒂扭转行手术治疗,后保胎至妊娠足月顺产;3例发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保守治疗待妊娠足月时行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余43例妊娠经过顺利,不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均未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只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对症处理,大多数患者可顺利渡过妊娠期,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宾力 《大众科技》2021,23(8):84-86,12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变化情况及孕12周存活率.结果:(1)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孕12周胚胎存活率为95%,对照组为75%,组间孕12周胚胎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AT-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D-二聚体、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栓前状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近10年中175例滋养细胞疾病住院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回顾调查分析了1994年1月~2004年1月,10年中收治的175例滋养细胞疾病。其中葡萄胎113例,侵蚀性葡萄胎20例,绒癌33例。结果40岁以上高龄孕妇中各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0.0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2次以上妊娠妇女发病明显升高,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发病率与孕次有明显的关联;占42%的A型血的患者发病相对危险度增加1.88倍,农村妊娠妇女发病相对危险度增加2.125倍;最主要临床表现为有停经史者147例,占84%,阴道流血史者163例,占93%。结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在40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率与孕次有明显的关联,并以农村居民的发病率为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在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定期产检,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42例孕妇和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自愿进入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并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21例孕妇、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20例孕妇,接受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管理.对照组为根据研究组的病例特征从普通产科门诊筛选出来的配对病例41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小板变化情况)、分娩孕周、胎儿体重、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在高血压治疗效果、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方面,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研究组经过治疗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等级有所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可提高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改善围产结局,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行羊水粪染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探究。方法对存在羊水污染的孕周在37~41+6周之间,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411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是否存在不良结局(有无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HIE)分为A、B俩组,A组为不存在新生儿不良结局组,B组为存在新生儿不良结局组,研究羊水粪染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上有无差别。结果羊水粪染时新生儿不良结局主要发生在羊水III度粪染中,羊水III度粪染时剖宫产可明显改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羊水I度粪染、羊水II度粪染度在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及顺产、剖宫产对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羊水粪染中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主要发生在羊水III度粪染中,要充分重视临床中羊水III度粪染的孕产妇,尽可能早的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改善新生儿不良结局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冶秀敏  红梅 《西藏科技》2009,(12):58-59
目的:分析我区首次鉴定手足口病疫情流行情况。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我区2008年5月8日至12月31日累计报告的41例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结果:1、病例主要集中在6月、11月,占整个发病人数的63.41%;2、病例主要分布在那曲、山南、林芝地区和拉萨市区,其中拉萨市和那曲地区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3.41%;3、0~5岁共发病35例,10岁以上6例,其中3岁的病例有18例,占总病例数的43.90%;4、病例主要集中在幼托儿童中;5、男女比为1.16:1。6、39例患儿采集了47份标本,其中粪便标本16份、咽拭子23份、疱疹液8份。6、盲传三代后分别从一份疱疹液和两份粪便中分离出肠道病毒;7、核酸型别鉴定,检出EV71型病毒;8、不同标本病毒分离率:粪便标本阳性率占12.5%,疱疹液标本阳性率占12.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及实验结果,2008年首次鉴定散发流行的手足口病为EV71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及娩出进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 ,生后窒息为宫内窘迫的延续。凡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本病是围产儿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 9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式分娩的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找出预防措施 ,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选自 1 996年 1月 1日到 1 999年 1 2月 3 0日在我院产科住院的 944名产妇。年龄 2 0~40岁。孕 3 7周~ 42周。均为初产单胎健康产妇。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 90例。1 .2 诊断标准 :采用阿氏评分来确定窒息的程度 ,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地区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分娩的154例ICP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ICP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孕产次、居住地海拔、职业、文化程度、孕检次数、合并症、发病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ICP发病率为2.3%,单因素分析发现ICP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与发病时间、分娩方式及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发现仅发病孕周是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13.21,95%CI(2.15-44.92)。结论 ICP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对于早发型(34周)ICP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加,需要严密监测,动态观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结合孕周评估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或避免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提高胎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尼珍 《西藏科技》2012,(11):42+50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30日在本院住院分娩中发生的78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后主要原因:孕妇年龄中小于20岁分娩的新生儿中轻度窒息4例(5.13%),重度窒息2例(2.56%);20岁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29例(37.18%),重度窒息25例(32.05%);30岁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11例(14.1%),重度窒息6例(7.69%)。孕周在39周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11.54%),重度窒息8例(10.26%);40周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25例(32.05%),重度窒息18例(23.08%);产次方面:第一产47例中轻度窒息30例(38.46%);重度窒息17例(21.79%);脐带异常24例(30.77%),羊水Ⅲ度污染15例(19.23%),胎位异常10例(12.82%),过期妊娠9例(11.54%)。结论孕母年龄20~29岁之间分娩54例,占69.2%,发生新生儿窒息率69.23%;第一胎47例,占60.29%,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率62.82%;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以脐带绕颈(脐带过短)占30.77%,羊水Ⅲ度污染占19.23%,胎位异常占12.82%,过期妊娠占11.54%。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后,有待于基层产科医务人员着重重视以上因素,并及时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88~2004年共诊治各种家畜破伤风74例,治愈58例,治愈率为78%,其中羊41例,马13匹、牛17头、驴3匹.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58例,仅用西药31例,只用中药7例,中西医结合20例.未治愈16例中,马9例、驴1例、羊6例.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7月以来,我们应用胃幽门联合支架治疗晚期胃体胃癌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男22例,女6例,年龄41~68岁,平均53岁,其中胃体上段胃癌6例,胃体下段胃癌22例,累及胃窦8例,均未累及贲门和幽门。胃体腔直径8~15mm,狭窄断长度6~12cm。二、治疗方法1、支架选择:支架需特别选择,上端为大喇叭口,下端为杯状口,非带膜支架,长度需超过狭窄段上口与幽门间距离2cm。直径上端为25cm,下端为18cm。2、仪器应用:FuJun0200FP电子胃镜,弹性导丝,外径0.8cm的幽门支架置入器(南京微…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产科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其特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子痫为重度妊高征的最严重阶段,主要表现为抽搐、意识丧失和心功能衰竭,多发生在孕20周后~产后48小时,孕产妇一旦发生子痫,严重危  相似文献   

15.
边巴 《西藏科技》2016,(4):48+54
目的了解当地孕妇妊娠合并贫血的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方法 800例孕妇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进行产检,对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贫血与孕周,怀孕次数,孕妇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生活条件,家庭经济收入,孕妇文化程度等有密切关系,妊娠合并贫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甚至在某些地区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应加强孕期贫血的干预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宣传妊娠合并贫血对母婴造成的危害及贫血防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及时补充铁剂,降低孕妇贫血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16.
姚守润 《西藏科技》2002,(5):35-35,24
避免或减少因要求晚期流产对妇女造成不良后果的有效方法。对178例妊娠10-15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给予非米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行钳刮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患者女27岁,因第一胎孕37周,下腹阵痛4小时余,到琼结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检查发现妊娠合并重度贫血,给予口服补血药纠正贫血,出现下腹阵痛,入院后严密观察胎心音及产程进展情况,从产房转至病房后诉腹痛较前加剧,急转上级医院,手术中请外科医师会诊探查肝、胆、脾、胰、双肾、胃肠、阑尾等均未见异常,术后进行消炎对症等处理,住院12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30~45岁16例,45~55岁6例,55~70岁2例,70岁以上2例。病程在7年以上的6例,4年以上的12例,1~3年8例。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该病多发生于足趾,行走时下肢沉困无力,痛甚跛行,小腿酸胀疼痛,肌肤苍白,畏风怕冷,渐次变为紫暗,足趾发黑,患肢麻木刺痛,病势加重,趾指流脓淌水,久治不愈合。趺阳脉沉伏或无脉动,入夜病势疼痛加重,日久足跟、足心疼痛,甚至脱骨。  相似文献   

19.
闫志刚 《科协论坛》2007,(10):59-60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42例浅表的口腔黏膜缺损,缺损部位为前庭沟、舌、口底、颊部、腭部、牙龈及唇部,缺损面积2.25~12.00cm2。将脱细胞真皮基质基底膜面向外,分别用缝固定、反包扎、基托固定的方式,覆盖于黏膜缺损区。术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完全成活40例,大部成活2例,无火败病例。脱细胞异体真皮存在两种成活形式,其中上皮化愈着成活12例,附着成活30例。术后收缩发生在2-4周,4周内收缩率为3.7%±1.1%。3个月后基本稳定。无瘢痕挛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30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变化,调查2003年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以期能间接反映该院所属地区发病情况,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1973年、2003年异位妊娠与分娩、妊娠(分娩、引产、人工流产)及妇科住院例数,对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整理2003年271例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调查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异位妊娠发病率1973年为0.46%,2003增至6.06%,其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相关因素中,≥30岁组、初产妇组异位妊娠发生率较高。发现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术史、前次异位妊娠史、盆腔感染史等因素相关性较强。比较有无避孕措施异位妊娠所占比例,认为IUD等不增加异位妊娠发病几率。分析271例异位妊娠中,急诊占32.10%(87例),危重症占15.13%(41例)。结论:异位妊娠严重危害广大青壮年妇女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生产力,应重视并加强对异位妊娠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