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取材于明代市井社会,我们从中已能看到近代启蒙精神的萌芽。而它把杜十娘对人性尊严的企盼演绎得如此精辟,使我们对掩没人性尊严的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开先在明代学发展中是一位承前启后、得风气之先的人物。对其生平思想及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关于明代中后期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对于认识和把握明代中期以后政治、经济、化的变迁,社会情状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处境和心态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刘效祖是明代中后期较为重要的一位散曲家。他的散曲作品在内容上生动地反映了市井生活与民情民俗 ,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有一定的文人化倾向 ,但仍然保持了元代散曲自然、朴实、真率、通俗、活泼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古代身份继承制度的核心,明代的宗祧继承制度既保留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亦有所发展,特别是其在家庭关系之外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强化。至明代中后期,宗祧继承所包含的"功利"与"人情"因素不断凸显,并带来了相应的法律变动。这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家庭关系的深刻影响;也折射出明代中期以来,"阳明心学"所引导的解放思潮在家庭观念领域对传统理学思想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明代晚期市井文化的兴盛对当时的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当时文化载体之一的书籍在市井文化的熏陶下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之前的活泼形态。本文试从市井文化入手,探讨在这场文化浪潮下人们审美及消费心理的变化给书籍带来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传奇《鸳鸯灯传》以青年男女婚恋嫁娶为主题,讲述了官宦世家男子与两位市井女性的感情纠葛,颇具传奇色彩。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宋代社会影响巨大的财婚与榜下择婿等婚姻风俗,呈现出宋代读书人婚姻的运行模式及其潜在风险,也反映了经济因素在男子婚恋选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揭示出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市井女性在丈夫发迹后被抛弃的悲惨命运。故事颇具理想色彩的大团圆结局,寄托了作者对妇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女性对美满婚姻生活的期冀,同时让读者在虚构的世界中感受到正义的希望,从而获得些许慰藉。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散曲家冯惟敏的散曲使用了大量的口语词和当时的方言俗语,很好地反映了明代中期语言特别是山东方言的面貌,是研究此期山东方言的重要语料。  相似文献   

8.
依据《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结合其他史料,探讨明代士大夫间以书为礼现象,发现:第一,以书为礼是明代士大夫日常交往的普遍行为:赠书者多为中上层士人;所赠书以家刻本和官书为主;以书为礼是双向的,体现了礼尚往来的原则。第二,明代士大夫普遍以书为礼的主要原因有:受传统上诗文、图书赠送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出版业发达,刻印图书更方便;书是雅礼之一,符合士大夫对礼物的期待;明代历日颁发制度导致赠送历日成为特权阶层联络感情甚至贿赂的普遍选择。第三,明代中期以后以书为礼现象产生了异化:一方面,代表雅礼的书帕徒有其名,书帕仪(金)才是礼物的真正内容;另一方面,官场上赠送的书帕本往往是些校勘不精、质量低劣的图书。考察明代以书为礼现象,有助于拓展和加深对传统文献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词话》是明代中后期横空出世的一部"奇书",是中国世情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作品中市井人物所讲的笑话,一方面折射出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金瓶梅词话》作为世情小说的本色。同时,它在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期伴随着小说的复苏和发展,出现了创作专题性小说集的风潮,作为明代小说整体开始复苏的导向标,这批专题性小说集的出现与明代中期政治管控放松,商人阶级崛起,读者规模扩大,传统印刷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扩大,文人创作愈发自由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本文以明代中期文人王文禄的《机警》、《龙兴慈记》为例,探讨了这批专题性小说集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明代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扬州毛绒玩具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存在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层次不高、物流成本较高、违反电商平台规定问题。政府要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完善电商生态圈,企业要熟悉电商平台规则和技术规定,强化专利意识,培养电商人才,推进扬州毛绒玩具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考察王阳明《南赣乡约》在潮州推行的案例,可以看出:明代中期,潮州的士大夫们将习得的符合国家正统的知识——以"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付诸实践,把国家文化正统制度化为乡村社会的思想行为准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挥着比宦潮官师更加重要的作用,他们才是国家文化正统在地方社会制度化过程中的真正参与者和主导者,正是他们在主导着乡村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对于周代嫁娶时间这一问题,《毛传》以为婚期当以秋冬为正时,郑玄笺《诗》、注《礼》却认为仲春二月为婚娶之正时。通过对《诗经》、《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考察,可以发现周代大夫以上社会阶层婚娶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确定集中在夏历的仲秋至仲春之间,而士庶阶层的婚娶集中在夏历仲春之时。如果把郑玄与《毛传》之说指向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两种观点都为有据,从而可以正确解读《诗经》中有关婚娶的诗歌,加深对周代礼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叶吴中地区形成了以沈周与都穆为中心的文言小说作家群,他们相互交往密切、客谈风气浓厚,为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志怪小说;互相延誉、互题序跋的热情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对吴文化的认同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的文言小说成了明代文言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的明代中叶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生分化与裂变的时期,尽管此前封建社会内部的文化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但从没有受到过如此大的冲击,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本文以小说中经常会出现的择偶现象为考察对象,以当事人择偶时的外部条件和备选对象的自身条件为切入点,对汉代到明中叶以前小说中的择偶观念进行了梳理,大致勾画出了几乎长达两千年间人们的择偶标准。  相似文献   

16.
西周社会是宗法封建制社会,周天子按照父权家长制的班辈来分田制禄、设官分职。为了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周人改革夏礼、殷礼,形成了严密完备的周礼。《诗经》中的宴饮诗原是燕礼、乡饮酒礼等典礼上的演唱用诗,是应周礼的需要而产生的,出自西周贵族之手。因此,它既反映出西周贵族的思想意识,也揭示出周人的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7.
清代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为其向多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转化,并最终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提供了途径与平台。但对于清代"红楼"戏剧总数、第一部红楼戏剧和曲艺作品,以及舞台演出最红火的红楼戏剧等问题,学术界却至今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中心慢慢以苏南为主,尤其是书画方面苏南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其中书法杰出的代表是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号称"吴中三子",他们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而对传统的回归和突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三个人书法的比较,更深入地了解明中期吴中书法发展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秦国是在商鞅变法后,才实现国富兵强的。对于推进这一变革的中坚力量“秦律”,却被后人用简单的“严苛”两个宇笼统概括。但随着对秦出土文献中所记载法律条文的仔细认识,学者们发现秦法并非“严苛”二字所能涵盖的,泰统治者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已认识到道德在保障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并开始尝试利用法律手段把这种作用予以合理推进。  相似文献   

20.
新近出版的《许宝蘅日记》堪称反映清末民初北京政治和社会风俗的资料宝库。许宝蘅清末任职军机处、承宣厅,民国初年又任总统府、国务院秘书,长期活动于政治中枢,对袁世凯在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辛亥清室让位、民初获取大总统职位的活动均有记载。在新旧政权交替的过渡时期,许氏身为幕职人员,敬业为公,谨慎忍耐,顾全大局,因而很受袁世凯的信任。民初官场黑暗,许宝蘅始终能有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多少与"项城旧人"的特殊身份有关。日记中对袁氏活动的零星记载,除了披露内幕和细节,也可对今人了解鼎革之际政治演化过程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