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抗阻力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加强抗阻力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3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普通锻炼组(实验A组)、增加力量锻炼组(实验B组)和非锻炼组(对照C组),进行1年的实验.结果表明,C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锻炼A、B组的骨密度均增加,且B组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增加力量锻炼组优于普通锻炼组(P<0.01).表明科学的体育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在锻炼中加强抗阻力练习对防止绝经女性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有更积极的作用,它是一种促进骨量较全面增加的更有效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更好的运动疗法,其效果明显优于无力量练习的普通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实验法,探讨游泳和跳远两项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的运动类型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结果显示,游泳类与跳远运动员的上肢骨矿含量(BMC)、瘦体重(LEAN)和脂肪含量(Fat)没有明显差异;而跳远运动员下肢骨矿含量(BMC)、瘦体重(LEAN)明显比游泳类的高。得到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呈体脂增加、骨矿含量、肌肉量减少和骨密度降低的趋势。这是一种全身性的变化趋势;2)运动能够使机体产生有益的适应性变化,减缓骨矿含量和瘦体重的衰减速度。维持骨密度;3)建议在校大学生通过适度身体练习,特别是核心部位的力量练习,延缓这种身体成分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处于青春末期的大学生骨密度与体成分、肌力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定量超声法和生物电阻抗法对在校的体育专业大学生99人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107人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导致大学生跟骨骨密度提高,但骨密度的增加无性别差异;运动可以提高体成分中去脂体重的含量,降低体脂百分比;体育专业学生跟骨骨密度与去脂体重呈正相关,且体育专业女生体重与骨密度也呈正相关;男生的肌力与跟骨骨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系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跟骨骨密度,改善体成分的构成.女大学生体重是影响跟骨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在青年期进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去脂体重、减少体脂量、增加骨密度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体育科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有关专著和教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不同生命时期的骨密度和骨量均有影响;不同运动方式和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不一样;过度训练可导致骨量、骨密度的降低和性激素的下降,可见,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5.
人体骨密度是反映骨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体育运动对骨密度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人体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骨代谢的状况,评价体育锻炼效果,进而指导大众健身。同时,骨密度也是评价运动员训练状况和身体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运动训练中掌握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价训练效果、防治运动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是测量骨密度的主要工具。研究表明,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6.
以秧歌舞练习为干预因子,探讨长期秧歌舞练习对老年女性BMD(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的BMD值和左、右足的闭眼单足站立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长期坚持秧歌舞练习能有效地维持较高骨含量。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对老年女性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防摔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了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和时间及运动频次对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提出了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能增加骨密度,提高峰值骨量;青春期前期是增加机体骨密度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期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对人体骨健康将产生深远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南  张原 《体育科学》2002,22(6):134-134
骨强度取决于几个因素,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结构、骨体积以及骨的代谢能力,其中骨密度对骨强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CM-100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的测定,同时测定血睾酮浓度。结果:乒乓球运动员的跟骨骨密度与普通大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密度都与血睾酮呈正相关。结论:乒乓球运动对跟骨骨密度有促进作用,血睾酮与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不同项目选项班大学生的跟骨骨密度,发现不同项目选项课对大学生跟骨骨密度有一定影响,女生中篮球班和健美操班的学生跟骨骨密度相对较高,而男生中是足球班和篮球班的学生跟骨骨密度相对较高。进一步比较不同项目选项课的运动量发现,运动量大的选项课班的大学生跟骨骨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对骨密度值的影响,采用放免法、定量超生法,对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跟骨骨密度值、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睾酮、雌二醇等进行了研究。结论:运动组跟骨骨密度值与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关,跟骨骨密度值受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提示,血清生长激素和跟骨骨密度值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运动员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女大学生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名普通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运动对普通大学生骨密度和部分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组的腰椎(L<.2>-L<,4>)和左股骨颈骨密度均较高,腰椎骨密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的血雌激素E<,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运动组的ALP活性要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的ACP活性要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长期坚持体育运动能够通过影响骨代谢来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提高青春后期女大学生的骨密度和骨量,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曾经进行过10年以上专业武术训练又放弃锻炼习惯的在职武术教师以及从事文科教学的普通教师的跟骨骨密度、骨硬度和血清学骨代谢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在散打、套路和文科教师的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身/高指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武术教师的跟骨骨密度和骨硬度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密度与骨硬度之间相关性显著(r=0.844,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的骨形成血清学代谢指标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5,P<0.01)。结果提示青少年时期进行专项武术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硬度,这种优势在放弃锻炼习惯多年后仍可维持。  相似文献   

14.
纵跳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纵跳运动模型,探讨纵跳运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纵跳和游泳两种运动模式对骨代谢影响的差异,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检测所有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血乳酸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ALP有显著升高,TRACP有明显升高;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骨密度没有差异,椎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后者,ALP和TRACP都有明显升高.结论:本实验建立了SD大鼠纵跳运动模型,成功模拟了纵跳对大鼠骨代谢的主要生理刺激;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纵跳比游泳能有效促进骨形成;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明显提高股骨、椎骨骨密度;纵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骨质状况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女性大学生的骨质状况,探索影响骨峰值的相关因素,对苏州地区199名女性大学生的前臂和跟骨骨密度、形态学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对月经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大学生的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苏州地区女性大学生的骨密度均值低于全国同龄女性;体脂肪量、上臂皮褶厚度、克托莱指数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握力、平衡能力、月经状况和体育锻炼,是骨量生长期女性骨密度的有效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人体骨密度的影响及其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密度(BMD)是评价人体骨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有很多,在现代技术仪器的推动下,不断地完善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运动就是影响骨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重点讨论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和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综述。研究众多文献发现,骨密度值的高低对人体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运动是提高骨密度最健康、最实用的理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本文对进行足球专项训练的男性少年进行跟骨骨骼质量测试,结果显示:进行足球专项训练的少年在骨密度、骨强度和骨折风险指数上与非训练少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足球训练对提高少年的骨骼质量具有一定作用,有利于提高其成年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超声骨密度仪对366名60~69岁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测试,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相关形态指标测试,了解老年人骨密度现状和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质相关性,研究发现:60~69岁年龄组女性老年人骨质疏松率和骨量偏低率明显大于同年龄组男性老年人;骨密度值与体质水平呈正相关。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骨密度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骨密度测量的常用方法,并系统划分影响骨密度的因素。判断骨密度与年龄的关系,为青少年的年龄推断提供依据,得出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质量减少。根据测量青少年的骨密度来解释为什么男孩在青春期后期比女孩发育得快;特别对女性进行调查发现,体重与瘦组织和脂肪组织在男女各个部位的骨密度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其骨质量峰值期和衰老下降期的影响及运动负荷与骨质量的关系,发现女性在绝经后期骨质量快速下降。老年退行性骨质量丢失和绝经后骨质量丢失的综合效应以及峰值骨质量低于男性的特点,使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任何人,雌激素水平低下是长期的剧烈运动训练引起骨密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身体形态、体力活动和超声骨指标来预测超重和肥胖者的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方法选取超重和肥胖男性受试者138名(年龄50.9±9.6岁;BMI29.1±2.6 kg/m^2),随机测量其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胸围和腰围等)、体力活动(握力、纵跳和肺活量等)和超声骨指标(超声声速和传播指数)。骨密度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测量。使用Stepwise逐步回归法构建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构建的模型都能够有效地预测受试者的骨密度。其中,下肢骨密度预测模型的拟合度最高。Bland-Altman定量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表明,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35,r=0.60,r=0.31;P<0.001)。结论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同年龄、肥胖程度和体力活动水平男性的下肢骨密度、脊柱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筛查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