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独不可耻     
陆离 《八小时以外》2014,(10):34-34
在这个社交社会,一个孤独的人被认为是可耻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约翰·卡乔波特教授发现,在以他人导向价值观为主的社会,一个人是否拥有被更多人喜欢的能力已经成为他是否成功的标准,即便这个标准和以财富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同样浅薄。  相似文献   

2.
孤独也美丽     
人的一生由各种各样的花草铺成,喜、怒、哀、乐、孤独都是缤纷的花朵。但孤独这朵小花却是寂寞的,被人掩藏在内心深处,褪去了光彩,没有人愿意去采摘。但闻过的人都明白,它是芳香美丽的。  相似文献   

3.
马小平 《师道》2002,(12):50-51
我经常被一些词汇敲打着心灵!“拒绝合唱”这个词汇此刻带给我的就是一种震撼!一个高贵的灵魂,不希望被平庸理解,自然也就决不会为了寻求理解而参与平庸的合唱。当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时,他会渴求被人理解但也必定难于被人理解,于是他便感到深深的孤独,这是一种高傲的孤独。索非娅·罗兰说:“我孤独时,我从不孤独。我和我的思维作伴,我和我的书本作伴。”爱因斯坦于一种深深的孤独中,自我表白道:“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  相似文献   

4.
孤独星球     
科技的发展增进了我们对其他星球的了解,却也让人类认识到了地球的渺小与孤独—虽有众星在旁,却被引力吸引而不能跨越既有轨道半步,而这其实与身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我们非常相似。在城市化进程大规模推进之前,没有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人们每天似乎也不会接触那么多人,大家的活动范围小,每个人之间都有很多交集。随着一个个城市小宇宙似的不断膨胀,我们每天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但每个人却都如同一颗围绕自己特定轨道运转的星球,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远远观望彼此,或许有时会因为轨道的交集互有来往,但很快,我们就会回到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循环往复地孤独运转。  相似文献   

5.
孤独     
人,只有在最孤独的时候才会还原自己,才会暴露出他心底的渴念、欲求。不孤独或不会孤独的人,总是被一些浮名小利裹抉着,总是处于热热闹闹的状态下,总是不由自主地表演着。我一向以为孤独比寂寞高出一个境界。寂寞是世俗的,因为缺乏一种温暖,簇拥。寂寞者其实很容易不寂寞,找上几个朋友,喝上几盅浊酒,或吼几句流行歌,跳几曲劲舞,看一场通宵电影,打一夜扑克麻将,寂寞就不了了之。而孤独是脱俗的,俗人很  相似文献   

6.
祥云 《中学生百科》2014,(Z3):63-64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曾在很多人的签名档里看到这一句话。而我总会在看着类似这样的表达时皱起眉头,心里鄙夷着孤独的人们。阳光灿烂,青春正好,哪来如此落寞的感受?不过是矫揉造作罢了。孤独在我的字典里就是寂寞、无聊、空虚。它是应该被唾弃的。近来看《孤独六讲》,里面有句话这么说:"对  相似文献   

7.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孤独的坏处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们感觉到,也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关于孤独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种猪们的配种更不是为了  相似文献   

9.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相似文献   

10.
孤独     
孤独并不是年少时期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一种与生俱来不可磨灭的感觉,是人的共通性,不分国籍、年龄、性别。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思维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独立的。而精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发现、挖掘、品尝、承受的,每个人都在孤独中成长与衰老。两个人相知再久,心交再深,依旧是两个不可完全融合的灵魂,所以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只能安抚孤独而无法驱除孤独。  相似文献   

11.
孤独     
孤独虽然不好受,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孤独。人们之间的废话越来越多,说 多了就会很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要好过胡说八道。 脑筋里想的很多东西并不是都想对人说的,很多埋在心里的东西是软软的、朦 胧的,只可自己意会。这种感觉很诡异,人类会有,不知道其他的动物有没有——海 豚是不是有呢?  相似文献   

12.
动物的孤独     
对人来说,孤独是难以忍受的。至于动物,孤独对于它们来说更是一种残酷的折磨。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山雀被单个关进笼子以后,它们会感到很忧郁,因此很快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乐。  相似文献   

13.
战胜孤独     
大家都看过《鲁宾逊漂流记》吧,鲁宾逊因为风浪击沉了他所乘的船,随海浪漂流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开始孤身一人的生活。然而,孤独一直伴随着他,孤独成了他最大的敌人。为了战胜孤独,他先是养了一只狗,后来又发现了一只猫,接着他抓到了一只鹦鹉并教会了它说话,终于听到了“人”的声音。后来,他趁吃人部落在他所在的荒岛上举行仪式时,解救了一个黑人,取名为“星期五”,并教会他说话。于是他又进入了社会,有了自己的朋友,他的孤独感被完全克服了,日子好过多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孤独的体验。只不过,有的人能够迅速融入新…  相似文献   

14.
只是想飞我会很轻易地喜欢上一个人,在伤害与疼痛过后,又很轻易地忘记这个人。我相信爱情,可我不相信爱情的永恒。我很轻易的就会被改变,但是现在我又做回了自己。王菲的《只爱陌生人》,“我爱上某一个人,爱某一种体温,喜欢看某一个眼神,不爱其他可能。”一遍又一遍的Repeat。不厌其烦。喜欢上了这个外表冷漠的女子,不可抗拒。我是个怪异的孩子,有着多重性格。喜欢通过一个人的着装、言语、声音以及笑脸去猜测一个人的性格。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好玩的游戏,没有输赢。很多时候,我的笑容都混入了某种杂质。在混浊的空气中,它们显得有点脏。这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书信的形式.将灾区同胞视作自己的朋友.似乎在和朋友倾心交谈.一下子拉近了自己与灾区同胞的距离.也便于抒发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关切之情、大爱友情。地震无情人有情,“有爱相随就不会孤独”,我们是朋友.我们同舟共济:我们是朋友,我们共渡难关。作者笔下.有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叙写,更多的是对灾区的关心和牵挂、激励和奋发、希望和祝福、鼓劲和加油!  相似文献   

16.
为孤独喝彩     
柳杨军 《初中生》2012,(36):58-59
"孤孤单单一个人,爹不关心娘不问。"这也许是那些父母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孩子们的真实写照。每个孩子都有过孤独感,在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和周围的人缺乏沟通、交流时,那种孤独的感觉会更加强烈。消沉、郁闷随之涌上心头,像迷雾一样笼罩着自己。怎样才能拨开迷雾,让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现在是丑小鸭,但将来是白天鹅刚出生的天鹅在小鸭群中显得又粗又大,不讨伙伴们喜欢,被称为"丑小鸭"。丑小鸭感到孤独、无助,但她没有放弃,仍然顽强地生活,终于长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相似文献   

17.
<正>三木清曾说:孤独不是在一个人的时候,而是在许多人的中间。社会多彩而喧嚣,生活急迫难从容,人生有追不完的理想,总在忙碌,却常常失落。在这样的世界里,缺少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冷静沉思更是无从谈起。世界变化多端,人生却难免孤独,内心茫然,无所适从,灵魂仿佛在游荡。不必慌乱,无须困扰,让我们在孤独中抛开现实的繁杂,平静、平和地找回迷失的自我,在追忆和反思里聆听心灵的声音,细品人生的真谛。无畏孤独,让它来净化你的心灵,免去被世俗所困的苦恼,走出心灵  相似文献   

18.
某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群小孩对另一个小孩说,以后我们都不带你玩了。然后那个孩子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很可怜的样子。一瞬间我的心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一天小屁孩哭成了泪人。  相似文献   

19.
守望孤独     
《成长》2006,(5):36-39
孤独症候群,本是形容都市孤僻群体的一个词,这些年轻人常会感到颓靡寂寞,生活单一封闭,他们多靠上网、养宠物、滥交、疯狂工作来排解孤寂,在校园中,也有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媒体的渲染下,校园已然成了是非之地,在道德的约束下,学子的孤独已经被人遗忘。校园悲剧不断升级,每个出事的学生,无不痛苦地申诉着同一句话:“我很孤独。”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 《师道》2002,(5):35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