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美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园借助承担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与养成实验"这一课题,本着"尊重天性、张扬个性、塑造品性"的教育原则,从"五度"入手,加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进程,提高礼仪教育实效。一、不断完善科研先导运行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着眼于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为实现以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建立了"立足以园为本、注重骨干带动学科联动、  相似文献   

2.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班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是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通过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文明用餐礼仪,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一、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无声的。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充分挖掘幼儿学习文明礼仪的资源,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首先,注重幼儿园大环境的美化、教育化。一进幼儿园,幼儿就可以看到"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  相似文献   

5.
文明礼仪的养成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对幼儿的一生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的文明礼仪一般包括交际礼仪、公共礼仪、谈话的礼仪三方面。在养成时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并在教育中要做到家园配合。让幼儿由"无律"到"他律",最后到"自律"。  相似文献   

6.
田然 《甘肃教育》2014,(15):43-43
正一、教师要明确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1.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性格,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能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二、教师要清楚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1.学习礼仪。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  相似文献   

7.
周龙梅 《甘肃教育》2011,(11):33-33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而目前,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惯,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和一些不良的习气。针对目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根据4-6岁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笔者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早期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社会处世与人际交往的早期阶段,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创造良好的礼仪行为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从幼儿游戏活动的角度探讨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相似文献   

9.
潘晓江 《考试周刊》2012,(86):185-186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无数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但是良好的文明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在长期的生活及活动中强化训练与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包括幼儿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充分运用礼仪教育渗透法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就没有立足之地。"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的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的体现。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会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发展,对培养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实,文明礼仪教育蕴藏于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而且既具体又明了、既简明易懂又操之易行。  相似文献   

11.
<正>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使我园幼儿养成"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全力打造幼儿园的礼仪办园特色,我们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园本课程研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教师应结合礼仪教育课题,创设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生活礼仪教育、感恩礼仪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氛围,让幼儿在遵守礼仪的良好氛围和在丰富的游戏中巩固礼貌行为;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社会,养成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文明礼仪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促其从小养成知礼、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对健全幼儿人格、塑造幼儿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运用艺术教育方式,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实施教育、引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良好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立身处世。幼儿时期,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习惯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贞 《山东教育》2011,(5):29-29
文明礼仪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促其从小养成知礼、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对健全幼儿人格、塑造幼儿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运用艺术教育方式,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实施教育、引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庞云霞 《甘肃教育》2014,(19):46-46
正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处在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最佳时期。而文明礼仪、良好品格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即所谓的"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以教师的良好礼仪典范,感染熏陶幼儿的礼仪行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个人修养与行为中重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素质教育提出的需求,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引导,重视通过教育活动开展引导幼儿对社会发展进行正确理解,也要锻炼幼儿对社会进行感知实践能力。研究指出文明礼仪是幼儿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幼儿园通过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能让他们树立正确交往意识和价值取向,给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支持。所以本文分析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价值,立足幼儿认知情况探索具体的落实路径,希望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懂礼仪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幼儿的文明礼仪学习,实质上就是幼儿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可以终身受益。文明礼仪的教育不仅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