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隐逸词,这些词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艺术张力。在他的这些词里,我们看到一个英雄的辛弃疾和隐士的辛弃疾彼此交战力求超脱的形象,悲慨、苍凉底色下的超旷放达是他隐逸词的主体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朱彝尊是浙西词开派宗主,清代词坛大家。他论词以醇雅为最高标准,醇雅是针对词的语言和风.格而言的。朱彝尊的经师身份、诗文理论,对这种词学观念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力求醇雅,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南唐后主李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虽历经千载却依然广为流传,并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他的词中最为大家所称赏的是其历经亡国之痛后饱含深情的思国念家之作。然而,后人对他的感情词却关注不够,本文从亲情、爱情、思念故国之情这三个方面的词入手解析后主的情感世界,力求贴近李后主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4.
西方20世纪的各色批评流派实质上都围绕着"机制"一词展开着各自的话语分析路子。伊格尔顿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代表,他在吸取了诸种意识形态批评的精华后,对文本的审美意识形态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的解魅。而伊格尔顿所有文本批评的工作是和他所站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评立场分不开的,他的批评不致力于产生形而上的启蒙效应,而是力求一种政治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雅”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层面。宋词的雅化,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体同诗体一样充实着雅的内质。通过对北宋词内容和艺术上的雅化及其原因的探讨,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宋词的特征和艺术演变的轨迹,从而更好地领会宋词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样条约当全书八十分之一。选取时,力求包括貌词各种形式,力求声义有关,古字不太多,篇幅不太长,但仍能表明本书特色。为便于本刊排  相似文献   

7.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优秀诗篇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但他的词却没有诗那么出名。 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陆词是全部陆游作品中的一部分,舍此不成“全篇”,不见“全人”。在这里,我想就他的词风,谈谈自己的看法。限于水平,很可能说不到点子上去,唯力求“知人论世”,力避“说梦”而已。 风格的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方面说,它与民族习惯、时代风气和文休  相似文献   

8.
曹宇 《林区教学》2011,(11):50-51
反义同词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主要论述了反义同词的类型,力求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寻求答案,探析造成同词反义类型的认知机制。运用了“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来释读语言中这一特殊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9.
叠字词趣谈     
叠字词的使用源于欧阳修。他的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问世,叠字的运用就受到了倚声家的重视。其后的才女李清照很喜欢这种一字三叠的形式,曾多次仿写,但她并不停留在这上面,而力求创造新的形式。在她那首著名的《声声慢》中,篇首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篇末又加四叠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成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作,历来为词学批评家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0.
聂梅娟 《考试周刊》2010,(13):32-33
不同文化背景的各个民族对于颜色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在颜色词的使用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汉互译时,翻译者需要善于比较英汉颜色词的词义和内涵,考虑不同的文化因素.力求在翻译过程中减少误译。本文通过对英语不同颜色词翻译的探讨.分别介绍了直译、借译、增减颜色词及意译四种翻译方法,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相似文献   

11.
后人常常把苏轼看作豪放派词人,但在苏轼的词作中,数量最多的是他的婉约词。与宋代早期的婉约词相比,苏轼的婉约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独辟蹊径创造独具特色的婉约词。他不仅拓展了婉约词的题材,并且打破了传统婉约词的"以俗为美",在技巧上他以诗为词,给传统婉约词注入活力,为词的雅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霆是明代词史上著词较多的词家之一,而其隐逸词尤甚.这些隐逸词描写了闲雅的田园隐居生活,表现了他对功名的厌弃,其中一些词还表现了他对神仙的追求及向往.同时,陈霆的隐逸词既有豪放派之激越,又有婉约派的柔媚,形成了他词中别具一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南宋诗人张孝祥是继苏轼之后自觉、积极地学习苏轼词的词家.本文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张孝祥对苏轼词的继承:一是积极抗金的主张与实践,使其词沿着苏轼开创的豪放之路,成为抗战爱国的歌唱;二是主和派的排挤与打击、宦途的坎坷又使其词力求具有苏轼式的旷达.文章还从时代土壤和个人性情方面探讨了张孝祥执意学习苏轼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黄庭坚词     
黄庭坚是北宋的一位词学大家,他和苏轼都有“以诗为词”的文学主张,把诗的创作方法用之于词,同时他又继承了词的传统,对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歌词也有所吸收,形成了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自具面目的特点。黄庭坚的词,写出了他一生的爱好、兴趣、欢乐、苦痛,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在宋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人,特别是辛稼轩等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著的大家。他诗词文均擅长,而以词成就最为突出,他改变了当时写词的风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气势恢宏,境界高远,情感豪迈,而这些都与他为人的正直、心胸的旷达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蒋景祁是清初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咏物词、纪游写景词、题图词等,然而题图词在其词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虽然比重很小,却有其价值意义。蒋景祁的题图词不仅仅表现了他与同时期各文人的交游情况,更充分代表了蒋词的风格特征和反映了他的词学主张,即对阳羡和浙西豪放与典雅词风的继承与超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蒋景祁是清初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咏物词、纪游写景词、题图词等,然而题图词在其词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虽然比重很小,却有其价值意义。蒋景祁的题图词不仅仅表现了他与同时期各文人的交游情况,更充分代表了蒋词的风格特征和反映了他的词学主张,即对阳羡和浙西豪放与典雅词风的继承与超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曹组、曹勋乃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父子词人。曹勋作词,有意追求“新变”。与其父曹组相比,曹勋词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曹组,在题材上也与其父大不相同,创作了诸如道教词、祝寿词、节令词、边塞词等曹组词未涉及的内容。艺术上更是力求创新、创制、创调。这与当时曹勋的身份、时代风气及其创作理念密切相关。由于才力有限。曹勋词整体艺术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宋词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进而成为北宋词坛的革新家。他开创了豪放词风,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打破艳词独霸词坛的局面.确定了豪放词在词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但纵观《东坡乐府》中编存的三百首词。我们发现,严格意义上的豪放之作仅占极少数.东坡词绝大多数仍是明丽清新的婉约词。当然,  相似文献   

20.
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涌现了大批优秀的词人和词著,在烟波浩翰的词著中,陆游和他的词似乎不值一提。一般人认为他的诗歌代表了他的全部创作,故后人一般评他的诗,称他为传大的爱国诗人。但我认为,他的词虽少,仅有《放翁词》一卷,但抒发爱国热情可与诗歌相辉映。如果说,陆游的诗大多是表达了金戈铁马、许身报国的豪情壮志,那么,他的词则更多地是抒发了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怒和词人不甘屈服的高洁之气。这一切集中体现在他的隐居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