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第一重要的。为了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较少的精力掌握学习方法近年来,我在数学教学特别是在预习这一环节中进行了学法指导方面的探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瞻前顾后”法预习时,要注意这一章、这一节、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与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预习,明白一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链中占什么位置,特别重要的内容,就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学,假如学不好,它将成为学习后面知识的“拦路虎”;一般内容,…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 ,要想适应未来的社会 ,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也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受教育者不仅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 ,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 ,更要教学生“会学”。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能力 ,增强体质 ,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石丽萍 《成才之路》2011,(10):79-79
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思考的结论,而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及提高智慧的诀窍,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能力。自主学习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在一定方向的指导下,通过独赢阅渎教材进行感知和思考,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对其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埃德家·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的一种重要素质特征。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耍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习能力。 第一,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好课本…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配合,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不但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知识。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用“四用四会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思考是结论,而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及提高智慧的诀窍,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能力。自主学习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在一定方向的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教材进行感知和思考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媛 《陕西教育》2008,(6):62-63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丑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圣益的“糟鱼之法”和“点金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打开知识的宝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而且还要让学生善于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到两个字:“导和悟”。  相似文献   

9.
韩志芳 《文教资料》2006,(17):105-106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的钥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生学习其方法至关重要,方法不当,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举步艰难;方法得当,犹如顺水推舟,事半功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生生存》一书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生是否“会学”,是“学会”的关键;学生只有“会学”,才会为未来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才能成为祖国将来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这是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造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创造力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创造性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呢?创造性人才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其次,要学会创造性思维;第三,要具有创造力;第四,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一、教师要变“教”为“导”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1.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有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可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他们。这就是说要在让…  相似文献   

12.
人类早期赋于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先生传授的化知识及前人积累的经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死记硬背,其实质是被动地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觉得,只让学生“学会”是不够的。还应该使学生“会学”。所谓会学,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谓想学,就是要求教师使学生在“学会、会学”的基础进一步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学习变为一种乐趣。进而达到“想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掌握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则是成才的关键。教师如何让学生主动发展,让他们在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缺乏思考。然而,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更新和发展,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不懂得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不.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高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谈小学语文学习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陈延军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提出的这一根本要求,教学生“学会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应从“如何教给学生知识”向“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应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技能,促进思维发展,使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学会、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学,这是21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研究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为了学”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8.
杜昆 《现代语文》2009,(7):158-15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对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到“我要学”的自觉状态,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不仅是要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最大限度发挥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特长,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素质,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系统整理知识、科学应用知识三个方面.现就怎样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方面谈以下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实践证明,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如果不是教师教不得法,就是学生学而无方。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在当代,传授知识只供一时之用,而教人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则将终身受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