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河南科技统计年鉴》记载的相关数据作为统计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随时间动态变化及其结构状况进行定量研究,并与河南省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状况进行比较,揭示河南省高校科技活动运行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和指导河南省高校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统计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统计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实行科学决策、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高校科技统计结果,反映了高校科技人力资源及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状况;反映了高校科技经费投入的情况及争取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的能力;反映了高校科技活动中科技成果的产出状况;是高校科技活动中综合实力的展现。通过对科技统计结果的分析,发现高校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科技发展和科技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和反馈信息,对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高校科技体制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高校一年来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所取得的成效、科技成果产出成本、产出效率和产出水平等提供参考。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科技统计年报表,分析高校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及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高校科技经费的投入与支出情况,分析高校科技活动机构的情况,分析高校当年在研科研项目的来源、研究类别及研究人员的投入情况和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情况,分析高校科技活动中科技成果的产出及获奖情况。总结高校在科技活动中科技投入与科技成果产出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为高校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蒙冰峰  廉永杰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33-135,138
以陕西为例,通过自编问卷进行实际调研的结果,对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潜能发挥状况进行实证性评估,并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阻碍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潜能释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潜能释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为例,通过自编问卷进行实际调研的结果,对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潜能发挥状况进行实证性评估,并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阻碍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潜能释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潜能释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技统计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科研状况,而且为学校科研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高校科技统计的指标体系和基本任务,阐述了高校科技统计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研究机构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状况进行分析是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机构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部门。根据1999-2006年天津市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状况、特征、变化趋势和对人员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状况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讨了河南省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原则和目标,并从"优化人力资源成长和发展环境、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加大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制度的高度谋求对人力资源的解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加强了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和研究。在回顾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统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加速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分类、细分指标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调研和科学数据整理,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比较全面地认识和判别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活跃程度,摸清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校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构建了公共科技政策影响创新产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印度1991—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印度科技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中央政府研究机构、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其中,税收激励政策、中央政府科技支出、邦政府教育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支持政策、邦政府科技支出和中央教育支出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与实施公共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石宝峰  程砚秋  王静 《科研管理》2016,37(5):122-131
通过R聚类剔除反映信息重复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遴选对科技评价影响较大的指标,构建了能够反映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对主观G1权重、客观余弦夹角权重进行组合加权,建立了基于变异系数加权的组合赋权模型,并对中国14个典型的省份科技评价数据进行了实证。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变异系数对主观G1权重、客观余弦夹角权重进行加权,构建了变异系数加权后组合权重最大的目标函数,进而确定了主、客观权重的组合系数θ_1、θ_2,反映了组合赋权中主、客观权重分布变异性越大、权重越大的赋权思路。弥补了现有组合赋权中主、客观权系数相等,无法有效反映专家知识经验和客观数据差异的不足。二是实证研究表明: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江西、广西两省科技发展较差的主要因素;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偏弱是制约四川省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产出不足是制约黑龙江、山东、河南三省科技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科技拨款分布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资料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科技拨款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拨款的差异程度大于经济发展的差异;而且地方政府科技拨款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政府科技拨款越能够得到保证,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技奖励在科技奖励制度中占据显著地位,前期研究表明,知名度更高、影响力更广泛的社会科技奖励大多产生于科技发达国家。因此,作为政府科技奖励制度的对比研究,本研究聚焦于科技发达国家的社会科技奖励制度,选择覆盖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五国共计27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科技奖励,以面向领域、奖励方式、评选标准、评审过程为主要调研维度,剖析各国社会科技奖励制度的突出特点。比较发现,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科技奖励历史积淀与影响力并存,各国社会科技奖励制度有相似也有不同。继而,在概览我国社会科技奖励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现实,提出助力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奇  陈劲  李小红 《科研管理》2009,30(2):111-118
本文以浙江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公平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个体特征的科研人员在绩效评估公平感和组织承诺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浙江省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公平感与情感承诺的相关性较大,与持续承诺和行为承诺的相关性较小;某些个体特征在绩效评估公平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上具有缓冲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五种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引文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五种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1999年载文的引言统计,初步给出了该类期刊在引文方面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了加强引文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外科技人才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子平 《科研管理》2012,33(8):98-105
通过对27个国家的1123名海外华人科技人才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回流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发展的意愿较高,总体上达到了68.9%,明确表态不会考虑回国发展的仅为9.1%。其中,个体特征、留学过程、职业发展状况及与国内联系的紧密程度等因素是影响海外科技人才回流意愿的最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18.
陈贤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9):78-80,86
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2002—2008年全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科技投入对高校科技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对高校的科技拨款对高校科技支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存在滞后效应;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以产学研等方式影响高校科技支出,存在显著的引致作用;政府对高校和企业的科技经费资助对高校科技支出产生显著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刘冬梅 《中国软科学》2011,(7):42-49,81
本文利用1995 - 2007年全国各省数据计算狭义的农业科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以估算农业科技存量为基础,利用静态面板估计了不同函数形式下科研变量对农业生产的弹性,计算了农业的边际回报率和内部收益率两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比较相关研究结论,本文发现从国家层面看,农业科研投入在过去取得了很高的回报率并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