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沟——樊村煤矿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含煤13层,含煤系数为1.90%,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四4煤层和五1煤层,可采含煤系数1.29%;二1煤以低中灰、中—富硫煤为主,属低磷、高熔灰分、发热量高的瘦煤,局部为焦煤;四4、五1煤为中灰煤,属发热量较高的焦煤。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黄塘煤矿煤层含气性的基础上,从煤变质程度、煤岩煤质、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煤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塘煤矿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平均高达9.22m~3/t;较高的煤变质程度和镜质组含量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则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黄塘煤矿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大众煤矿矿区属丘陵地形,地层相对稳定,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其中二1煤层发育稳定,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平均煤厚4.45m。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具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通过对大众煤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层、构造、陷落柱、岩浆岩等进行分析,评价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并对今后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有益煤矿煤层含气性的基础上,从煤变质程度、煤岩煤质、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煤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益煤矿煤主要煤层的含气量较高,为5.91m3/t~8.13m3/t,平均6.9m3/t,且单一煤层平均含气量随层位呈现波动式变化特征。有益煤矿主要煤层可分为3套煤层群,其含气量梯度具有各自独立性,但总体表现出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大而含气量梯度具有减小的趋势,显示出独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有益煤矿煤层顶底板封盖性、水文地质条件和隐伏断裂构造的耦合控制是区内三套煤层群的含气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其主采煤层多、厚度大,煤层厚度各异,笔者抓住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结合各煤层所处层位及其空间组合特征、顶底板岩性等对比标志,对矿区矿区的主采煤层进行了较可靠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东宝卫煤矿区在城子河中、下部含煤段含有经济价值的煤层,并以中部含煤段发育最佳,共含煤51层,达可采和局部可采者15层,本区为陆相多旋回沉积,次级旋回不完整,且交替频繁,岩相相变大,岩性无显著区别.但电测井物性反映良好,主要煤层和煤层群曲线特征明显,煤层间距稳定,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群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煤矿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台煤矿由于资源枯竭而逐渐延伸至石炭系,其主要原因是煤层在采掘时的间距过大。不能由石炭系煤层向煤矿上覆老空积水区进行井下探放水,这就使得上覆老空积水施放与探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本研究的重点就是对以上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并以同煤集团四台矿为例,不断改进与优化生产实践中上覆老空积水防治理论。对四台煤矿上覆老空积水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同煤集团在今后煤矿的采集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同煤集团在未来对石炭系煤层进行开采时的水患排查与水患防治等各个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层间距的上覆小窑采空积水的探放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袁店一井煤矿4个煤层的13个煤样和18个气样的稳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分别研究了煤和瓦斯中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不同煤层及瓦斯源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袁店一井煤矿各煤层δ13C为-25.91‰-22.01‰,各煤层13C变化不大,具有稳定分布的特征;通过对气样分析,在地面井抽采中,7煤层、8煤层、本煤层及其他煤岩层贡献率分别为30%、50%、10%、10%左右;老塘埋管、高位钻孔、穿层钻孔等抽采,90%以上来源于本煤层;中组煤8煤回采期间,拦截抽采7煤层、本煤层及其他煤岩层贡献率分别为20%、73%、7%左右,为矿井瓦斯抽采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合东海煤矿六采区34上煤层和34煤层的具体情况,分析深矿井极近煤层采空区下部煤层工作面巷道的布置方法,利用矿山压力理论计算极近煤层之间巷道布置,并制定巷道顶板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0.
靳乐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31-231,233
基于对侯甲煤田地质勘探、钻孔揭煤资料的整理分析,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侯甲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探讨了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煤质、围岩性质等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影响候甲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其结果对于进行该矿突出区域预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瓦斯分布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瓦斯突出危险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鸡西煤炭高兴勘探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45、44、43、35、32、30、29、28八层煤为本区可采煤层。可采总厚度为9.06m,含煤系数为1.56%。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任楼煤矿8煤组赋存情况,计算出83煤线储量、夹矸重量、煤质灰分,分析8煤组合采经济效益,认为任楼煤矿可以利用大采高综采支架对Ⅱ二块段、Ⅱ一块段、中五块段的82、83煤层(线)进行合并开采。  相似文献   

13.
铁东勘查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59下、62、88、98、109五层煤为本区可采煤层。可采总厚度7.87m。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椅子圈煤矿主要可采煤层为Ⅱ号煤层组。各煤层的透光率为37-58%,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为主,其次为亮型和少量半暗型及暗淡型。原煤水分最小为6.54%,最大为12.96%,精煤水分最小为4.95%,最大为13.63%。原煤灰分相差较大,最大可达36.17%,最小为12.75%,总的看本区可采煤层的原煤灰分应属中低灰分煤,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煤种以褐煤为主。  相似文献   

15.
温书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40-240,130
关石焦煤矿处于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沙营乡辖区内,已查明煤矿30号煤层矿产资源量267万t。煤层主要为粉状;玻璃光泽为主;断口主要为参差状、平坦状,少量贝壳状、阶梯状;内生裂隙较发育,偶见少量外生裂隙,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微观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煤质为高灰、高硫、低挥发份、特低磷、中热值的瘦煤,可作民用煤和火力发电用煤。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7)
不同岩性层(组)的视电阻率、自然伽玛、中子孔隙度测井曲线存在不同形态特征。根据这些差异,结合钻探成果资料,在龙凤煤矿区范围内对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对比。通过对矿区钻孔测井资料分析,归纳出该区龙潭组含煤岩层及茅草铺组、夜郎组、长兴组非含煤岩层的物性特征,确定了矿区含煤岩层中煤层的位置及煤层对比的标志层位,并在物性曲线上讨论了长兴组和龙潭组的地层分界线。  相似文献   

17.
该矿开采石炭系中上统煤层,主要有5组煤层,主采煤层为B组煤。井田地质构造较复杂,断层较为发育。煤质主要为气煤,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等级,煤具有自燃发火倾向,属二类自燃煤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钻孔见煤厚度及矿井巷道见煤厚度,总结分析了新安煤矿煤厚变化规律,圈定了其煤层不可采带.从煤层原生厚度变化和煤层后生厚度变化两方面对煤层厚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新安煤田开掘工作及巷道布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阳泉矿区煤系地层形成于海陆交互相的过渡环境,矿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局部区域煤层厚度较大。煤层厚度变化主要由原始沉积环境和后期构造变动等原因形成,煤厚变化直接关系煤矿生产,影响采掘部署和生产计划的安排实施,煤厚变异位置通常也是瓦斯聚集区域,阳泉矿区是瓦斯受灾严重的矿区。因此,准确预报煤厚是关系到煤矿生产与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质分析为核心,钻探为基础,钻探、物探与地质分析联合,地面井下结合,多元信息互补"的综合预测准则。  相似文献   

20.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岩性变化较大,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其次由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及砂岩组成,岩性松软,顶底板岩石以软岩类为主。本次工程地质勘查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4煤组、8煤组及11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