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科学进步问题的复杂性促使我们对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目标走向、动力机制、演化特征、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科学发展模式内涵进行的结构式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科学进步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对有关科学发展模式做出分析评价,进行选择取舍.以此为基础,兼对我国科学哲学界最近出现的科学→价值模式做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不可通约性"在科学哲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学进步的进程中,遵循着这样一种模式,即范例学习—前范式科学—常规科学研究—革命—不可通约性(交流阻塞)—新常规科学,此模式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新旧范式存在的不可通约性,而不可通约性又决定了常规科学与非常规科学。具体来说,不可通约性在科学进步中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强调科学进步的质变,不可通约性承认了科学进步发展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3.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科技政策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克 《科学学研究》2012,30(9):1281-1286,1300
科学革命观主要出现在对传统物理学进行历史解读的人文领域,然而其影响已超出知识界、思想界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领域。"革命"观不仅不适用于准确地表述科学的划时代进步,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如果科学革命果真存在或成功,那么为何我们要独自享受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而让中小学生一直生活在革命前的旧社会,继续忍受着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牛顿力学的煎熬呢?通过对三个几近耳熟能详的案例分析表明:科学进步是不断开辟未知领域从而使已知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的进阶模式远比流行的不断革命模式更为接近科学史的真实;所谓的"科学革命"只不过是一种流行的人文传说。  相似文献   

5.
王荣德 《科学学研究》2003,21(3):240-243
文章探讨了物理实验室演变的历史 ,初步概括为萌芽、初创、发展和太空四个时期 ,进而论述了物理实验室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对于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交流及其研究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芳 《情报科学》2008,26(10):1461-1463,1481
本文从术语演变.科学交流实践及其研究发展两个角度探讨了科学交流及其研究的流变.  相似文献   

7.
科学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是两面性的,既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会危害社会的发展.然而,社会对科学进步也存在或促进或阻碍的两种相反作用.科学革命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建立它们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的目的应该一是遏制科学的有害影响,二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科普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融通越发广泛、深入、频繁和紧密,在科普领域也出现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等新提法和新理念.文章综述了科普在国内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科学传播与科普的争论中,作者建议中国科普在国际交流中应直接使用"Kepu"一词取代其它译文,并进一步在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下提出新时代科普内涵及科普外延拓展应体现的价值要求,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科普,实现科普的价值与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9.
从科技期刊的运行模式、经费模式、审稿模式和版权保护模式几个方面,探讨Open Access(OA)背景下"科学2.0"对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科技期刊需要更新办刊理念、发掘利用科技信息资源、创新改进服务,在市场、技术和读者的多重考验中获取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这次讨论的主题是:科学,中国科学的健康发展问题. 一、科学现状 1、终极理念,知识悖障,社会需求,三元融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目前:终极理念缺乏充分论证,知识悖障巨增,技能竞争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