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及其思想命题对中国艺术、中国电影来说具有“元价值”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观念可为当下中国电影艺术提供三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理想价值,为叙事艺术的变革提供观念引导。电影叙事的三种基本元素由此可发生变化:思想主题从“立人”转向“悟道”;人物塑造从自我反思的现代性主体转向怡然自乐的理想人格;情节结构从思辨式的三段结构转向感悟式的双线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念为电影艺术提供的基本思维方式、理想价值,或可改变西方主客二分思维影响下的电影艺术现状,从而可能在欧美电影传统之外促生“第三种电影”。  相似文献   

2.
2017年,电影《芳华》刷爆了朋友圈,人们或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或惋惜剧中人物的命运,或回忆自己逝去的青春等等。本文将原著和电影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大致总结出"内衣事件"、"触摸事件"、"装病事件"这三个主要事件,结合改编中的一些细节来分析电影《芳华》在原著基础上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3.
很多导演喜欢在自己的影片中设计形形色色的镜子作为重要道具出现在一个个镜头中,电影中的镜子不仅拓展了电影的物理空间、丰富了表现手法,而且对人物内心的转变和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以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中的镜子阶段为基础理论依据,对电影中的镜子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以《花样年华》为例说明电影中镜子的出现如何反映人物内心的倾向性以及预示情节的重大转折或变化.因此,在电影或短片的拍摄中可以利用镜子这一表现形式对镜头进行设计,用以表现人物内心以及情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作为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藏族题材电影有着极深的影响。本文从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精神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细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藏传佛教对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以及藏族题材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解读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情节空白是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舍弃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过场戏”,不宜实写的“价值生活”,“道具式”人物的行为等,使文章精悍凝炼。同时,有意舍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人物的某些“价值生活”,刻意造成情节的“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再创造的乐趣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6.
姜文电影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从《让子弹飞》到《邪不压正》,姜文赋予自己拍摄的电影一种巧妙的叙事方式.在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以流畅的叙事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并用这些人物表现姜文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姜文意图构建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电影世界.本文以《邪不压正》电影为例,从叙事艺术、身体隐喻以及黑色幽默三个角度分析这部近代历史题材...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有影戏之说,戏与影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探讨戏曲唱段与电影悲剧之间的这种关系,首先要洞悉电影内外人物的命运悲剧,假以戏曲唱段的参与,可以从性别置换和性别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潜藏于命运悲剧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人物的性格悲剧,常常表现为同性之恋与异性之爱的纠葛。电影中的戏曲唱段与电影中人物悲剧的形成之间有着内在的结构和纹理,本文试着通过对戏与戏、影与影、影与戏的探讨,发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造成这些悲剧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主演即扮演戏剧或电影中的主角,或处于中心地位的人物角色,是影片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主体地位;而导演(film director)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  相似文献   

9.
顾长卫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采用主观镜语,有意识地在质朴的电影画面衬托下,凸显生活中小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影片中展现的大量富于生活质感和象征意义的细节,不仅增添了影片的时代气息,且令观众对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匠心独运的电影色彩生动地表现了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出人意料的节奏处理给小人物悲情的生活带来一抹鲜亮。以及巧妙的声音处理和同步音画效果等,都成为顾氏电影诠释他电影中人物的镜头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读写》2008,(12):117-119
<正>电影《赤壁》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三国历史,浩大的场面和出彩的人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隔着时空,我们无法触摸到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电影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想象。如果可以化身为剧中人物,你最有可能成为当中哪位英雄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为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文化议题,更新了其主题、题材以及人物塑造。在主题上,中国类型电影开始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展示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自信与奋斗;在题材上,中国人的国际故事得到更多的开发;在人物塑造上,类型人物的形象愈加丰富,人物的内心情感与欲望得到重视,同时,人物的个体意识与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意识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课堂总结作为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误区1:课堂总结成为过场戏。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视,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很重视,因为这是教师基本功发挥出彩的地方;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很重视,因为它是课堂达标的主要检测指标……其实,教师对课堂小结也很重视,只是由于前面应该重视的内容太多,最后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结果课堂小结就成了简单总结的过场戏。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的提出。青少年学生没有不喜欢看电影、电视的,但许多学生看过后说不出什么观感,或者有那么点观感也是很肤浅的。这主要是缺乏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结合电影、电视作文,让学生对影、视中的人物作评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二、作文对象:高中学生。三、要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或电视。影、视片可选有定评的,也可选有争议的。观后,要求学生就影、视中的人物作评介。四、指导要点:(以电视片《四世同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革命传统电影题材里的人物分析,指出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局限.而后又分析了<亮剑>中的人物特点,李云龙真实、丰满的个性跃然纸上,成为新一代红色偶像.  相似文献   

15.
作为香港“新电影”的突出代表人物,王家卫以后现代主义电影关学观对电影的叙事语言、故事主题、画外音独白、色彩运用和电影噱头等电影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选择即兴的拍片手法,将叙事文本模糊,转而用碎片式的创作风格来粘合情节,通过人物情感自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呈现出人物间的情感冲突,刻画人物“寂寞个体间的无言交流、孤寂情感的另类诉说以及孤寂被拒的情感基调”等心理底色,形成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16.
郭佾 《海外英语》2012,(5):244-245,247
人物对话的含义往往超越话语本身的含义,该文以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为例,结合动态语用模糊理论,从三方面,即:话语、语篇及语境与语用模糊的互动角度,对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话进行分析,深层揭示语用模糊对电影对话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鲁再宏 《学周刊C版》2019,(4):191-192
香港电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王家卫的电影,这位殿堂级导演以别树一帜的电影触觉和细腻的感情刻画闻名遐迩。本文将从王家卫电影中的孤独感角度出发,以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电影中的台词与音乐和电影故事结构的解构三个方面阐述王家卫电影中漂泊下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8.
<正> 综合性是影视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性。这里说的综合性,是对其它诸多艺术的表现力及其审美特性的有机综合,是将诸多艺术元素融合于电影艺术之中,成为电影的一部分,使其具有新质,为电影艺术的整体服务。电影与文学:两者在描写的自由性上皆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再现和表现复杂纷纭的社会生活以及各类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文学中的一些艺术描写手段,诸如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刻划、叙事的形式甚至细节表现等,电影艺术都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充实自己。具体说来,小说中的叙事(主观的和客观的,外部的和内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丰富并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第二,第五代导演的影像本体美学在中国影坛独辟蹊径,是对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第三,第五代导演的影像语言融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为一体,画面构图、光影、色彩,以及镜头运用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第四,在形象塑造上,第五代导演普遍经历了从写意到写人、从意象营造到人物刻画的转变过程,创造了一系列意蕴丰富的艺术意象和成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李安导演对于电影美学的理解程度十分深厚,其电影的美学风格深深地根植于东方美学之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成为了他电影创作的基础和个人特色的来源。李安的电影包含着温柔敦厚、内敛含蓄的东方美学特色,也包含着西方美学对真理的再现及多元文化的展现。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人物特点以及留白与幽默性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