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蝴蝶>是我国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戴乃迭在翻译它的过程中,依据"目的法则",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目的法则",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了两者的满意结合。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许渊冲先生在李清照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了两者的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性法则与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目的论的首要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文本以目的论为依据,认为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蝴蝶》是我国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戴乃迭在翻译它的过程中,依据“目的法则”,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指出目的法则是指导整个翻译行为的最高法则.并进一步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问题,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杨静雅  周晓曼 《海外英语》2013,(23):178-179
目的论由德国的费密尔(HJ.Vermeer)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目的法则",因为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为了实现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功能,译者在译文中所采用的翻译手段和方法会有不同。根据目的论,霍克斯和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这一著作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满足了不同读者群的需求,从而成功的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目的法则”,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化的特点,达到了两的满意结合。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翻译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针对《狼图腾》英译本的读者,葛浩文使用异化、归化、省略和增补等手段来处理文化负载词,符合“目的论原则”,译文不仅适当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而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包含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王佐良的英译本《雷雨》符合目的论的三个法则.实现了他的预期目的。译本把握了原作的创作精神,再现了戏剧人物形象——谈吐恰如其人,语气切合其境,句式流畅明快。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目的论自提出以来,在各类翻译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大量存在于各类文本中的英语情景幽默与非情景幽默的翻译都具有积极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目的论包含目的性原则、忠诚原则和连贯原则。对政论文这种实用的信息型文本英译的分析表明,好的译文往往是这三大原则的结合体。政论文英译需动态地把握这三个原则,牢记翻译的目的,协调好翻译过程的多边关系,译文才能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同时顺利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侗族民俗文化翻译属于信息类加宣传鼓动类语篇翻译,其翻译目的是传达侗族民俗文化信息,宣传侗族民俗文化,吸引外国友人,进而激发外国友人了解侗族民俗的欲望。根据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翻译侗族民俗必须遵循"目的法则",可采用的翻译策略有音译、意译、音意结合、创造性翻译等。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相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译者应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中英文表达风格、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力求将原文所要表达和传播的情感以最好的译文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郭杰 《海外英语》2012,(11):144-145
A well-translated instruction manual not only provides complet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products,but also creates aesthetic appealing to bring out purchasing and repurchasing actions.So how to render a qualified and successful instruction manual to the users or consum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upon the Skopos theory,this paper is dealing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instruction manuals in reality.Through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kopos rule,the coherence rule and the fidelity rule to translation,it is found that skopos theory are of great guidance to the instruction manual-translating.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指出商品说明书翻译应符合信息完整、表达连贯和美感传递等原则,对译文采取结构重组、语态转换及信息增译等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浅析翻译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是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模式,它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一些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目的论为广告这一实用文本翻译开辟了新视野。通过对广告文体特点和目的论的研究,证明目的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适用性,并结合一些翻译实例,提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