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唐唱和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颇高。对晚唐唱和诗创作的典型代表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诗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深入了解晚唐唱和诗及其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2.
<正>在色彩缤纷的诗歌百花园里有一枝奇葩——谜语诗,它是诗歌和谜语联姻的结晶,既有诗歌的特征,音韵和谐,韵味无穷;又具备谜语的情趣,启人心智,妙趣横生。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有年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信口念出一首谜语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王吉甫不假思索,立即回敬两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两个诗谜异曲同工,谜底皆是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一首字谜诗:"画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继《初唐诗》、《盛唐诗》的研究后,又以新的文学史视角来解读《晚唐诗》。对9世纪诗学的文本细读和文本留存的文化分析构成了宇文所安晚唐诗歌研究的显著特征,正如宇文所安所说,晚唐诗的讨论始终"放置在当时诗歌的背景及手抄本文化的问题中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魏野是宋初晚唐体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交游诗是其诗歌作品的主体部分,颇能代表魏野诗歌的风格和成就。本文分析了魏野交游诗的内容题材、艺术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对魏野的交游诗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离别是唐代诗歌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题材,但晚唐离别诗的情感与初盛唐存在鲜明的差异,它已不再雄健浪漫,自然飘逸,它的情感走向了悲愁、淡漠、闲适和清幽。究其原因,是时势的变化影响了晚唐诗人,以及诗风,加上变革后的儒、释、道的影响,晚唐离别诗已失去了壮大昂扬之气。  相似文献   

6.
对于王安石诗歌的研究,从思维阐释、版本校勘、风格分析等方向入手已是陈式,若试以"色彩"为观照,或能打开新的切入点。而为分析王安石咏花诗的色彩运用特色与价值,需首先统计诗篇用色比例、体系和意蕴指向,并以环境、风气和生活方式为背景,分析总结王安石在咏花诗的色彩运用的偏好中所蕴涵的思想性格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7.
晚唐五代诗僧普遍选择"苦吟"诗风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当时诗坛风尚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佛教徒的唱经方式和苦修传统在诗歌领域的展开。在此种诗风的影响下,晚唐五代的诗僧创作显示出与中唐僧诗不同的特征,前者乃"禅人之诗",而后者则更近于"诗人之诗"。  相似文献   

8.
说说诗家语     
诗歌较之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作品,语言更为精炼含蓄,生动形象,拥有某些特殊的表达,王安石将诗词中这些特殊的表达称为“诗家语”,其特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论魏野之诗     
魏野是宋初隐逸诗人, 诗宗晚唐,其诗歌题材比较狭窄,思想内容相对贫弱,大多描写清苦幽静的隐逸生活,抒发孤高傲世的隐逸情怀,在诗歌的艺术风格上,构思精巧,幽峭清丽.同时他早年学习白体,因此他也有许多平易浅切的"白体"诗作,使其诗歌呈现出平朴闲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试论许浑的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浑是我国晚唐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对仗工切、词句清丽见长。其诗在他生前,就受到杜牧、殷尧藩、韦庄等著名诗人的称赞。从晚唐到北宋,他的诗歌曾经风靡一时。宋元以后,他的诗歌声誉有所下降。但赞佩他诗歌的,仍然是代不乏人。这样一位有较高艺术成就并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试图对他的诗歌作一概括评述。 一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大和六年(832)进士,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历睦、郢二州剌史。他的生卒年不详。闻一多先生在《唐诗大系》  相似文献   

11.
Poems     
  相似文献   

12.
宫体诗与近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在唐代,迄今仍是权威的论诗作和学批评作中的定论。这种定论。是违背中国诗歌发展实际的。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对宫体作家创作的过分贬抑和轻忽。大量事实证明,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的时间是宫体诗创作兴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讽谕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白居易的讽谕诗是我国古代最自觉最典型的因而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讽谕诗。对今天的讽刺诗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从文体形式和基本方法来说,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Two Poems     
Very little information exists regarding the mental health needs of student artists. This study compare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diagnos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3 conservatories (n = 607) with thos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 = 87,105). The study found no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except for increased stress among art student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art students in these conservatories were more likely to make use of counseling services than students at traditional schools.  相似文献   

15.
16.
Three Poems     
  相似文献   

17.
Two Poems     
  相似文献   

18.
桑乾河发源于山西雁北,经河北西北部,穿越北京,汇入海河,注入渤海。历史上,在桑乾河流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这条河流进入诗人们的视眼,要远远晚于这里发生的征战。始于北齐,至有唐两宋时期,以桑乾河为主题的诗作才蔚为大观。这些诗歌,大多以战争为题材,也有羁旅行役之作,或朋友间的问候与思念,或讴歌和平。风格多慷慨激昂。从唐朝至有宋,流淌在桑乾河中的诗歌里,其嬗变之迹明显。  相似文献   

19.
Four Poem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