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6年元旦,被称为中国“国网”的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了。尽管在这之前,从2005年10月1日中国政府网开始试运行时,这个网站就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使中国政府网站在全球1200万家网站中由10万名左右已经上升到1720名,但是正式开通后两天之内中国政府网飙升900位,成为全球政府网站人气排名第二,仅次于加拿大联邦政府网!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电子政务大事众多、形势喜人。这一年,我国电子政务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如《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相继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并运行,中国政府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2006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等相继召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这些重要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或决定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现结合过去一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对2006年的电子政务大事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回顾梳理。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30日,中纪委国家监察部在京召开“纠风之窗”(http://www.mos.gov.cn/gjb/)网站开通仪式,宣布利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作为传输平台的“纠风之窗”网站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原始发起国之一 1947年4月至10月,当时的中国政府参加了有1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第二届筹委会”。这次会议的实质就是筹办“关贸总协定”,也是国际性首轮的多边关税贸易减税谈判。同年10月30日,中国政府曾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3月又签署了“联合国世界贸易与就业会议”的最后文件。同年4月21日,按“临时适用协定书”规程,中国政府作为最后文件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该“协定书”。1948年5月21日,中国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国之一。 1949年4月至8月,当时中国政府委员参加了“关贸总协定第三届缔约方大会”,并参与了第二轮关税减让谈判。中国对66个税号商品项目作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3-13
中国第一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11月将在国家深圳超算中心全面开通运行。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9,(4):10-10
中国科普展教资源配送网(www.chssee.com)2月18日正式开通。该网站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直接将大量科普器材配送到全国各级学校,让全国青少年拥有属于自己的“科普淘宝网”。  相似文献   

7.
从确立数网竞争体制的立场出发,我对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电信分拆式重组、电信资费调价、“中国高速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启动、以及中国政府宣布电信产业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事件的总的评论,仅仅“数网发端”四个字而已。1999年中国电信的分拆式重组,可能对改善中国联通的竞争环境有所裨益,比如现在联通可以与原中国电信的移动通讯“平等”地面对“独立的”固网电信公司,不一定再遭集移动通讯和固网电信于一身的原中国电信的“揉搓”。但是,只要信息产业部部长  相似文献   

8.
9月6日上午,由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河北省图书馆和石家庄市通广教普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北师生网”开通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举行。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文化厅巡视员张希有出席仪式并讲话。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有关处室以及省图书馆、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各市教育局负责同志,省内10多所知名中学负责人,新华社、中国教育报、河北电视台、河北电台等新闻单位50余人参加了开通仪式和发布会。  相似文献   

9.
中欧班列开通能否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技术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18年25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平均提升了9.81%;异质性检验发现,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集中在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开通通过城市创新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渠道推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拓展性检验发展,中欧班列开通并未引致开通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虹吸效应,而且中欧班列开通对省内地区和省外邻近地区产生广泛的创新效率溢出效应。本文揭示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专家工作通讯》2004,(11):7-7,10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向获奖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乔楠 《世界发明》2009,(2):30-32
2001年10月1日,NTT DoCoMo在全球率先推出商用3G业务,使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个开通3G商用业务的国家。 两年前,我曾就日本和韩国3G的发展情况,与同事一起进行过深八的采访。2009年1月7日,中国3G发牌,我又与老朋友、通信业专家胡力游博士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作为全球第一个开通3G商用网的国家,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3G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258-260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正式成立3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了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揭幕挂牌暨网站、数据交换平台开通仪式(www.resdc.cn)。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为该中心揭幕。该中心是中科院为支持国家和全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成立的跨研究所的非法人研究机构,是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支撑系统之一。该中心将成为中科院承担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项目以及国家科技大平台试点项目、“地球系统科学共享网”建设的主要单位…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战略研究网(WWW.casted.org.cn)已经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战略研究网(www.casted.org.cn)已经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战略研究网(www.casted.org.cn)已经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当今全球经济体中比较健康的世界最大经济体,国际收支盈余,在时下这场金融危机漫蔓延中,足以保护自己不致破产。同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继而连续制订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又批复: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创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逐步走向提升国力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17.
一鸣惊人 1915年美国旧金山可谓是热闹非凡。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在这里举行。博览会上来自各个国家的商品琳琅满目,几乎各个展台前都挤满了观展的人,唯独中国展台前无人问津。率领中国代表团的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他就是御封为“光禄大夫”的红顶商人张弼士。  相似文献   

18.
四通八达的因特网,路由器犹如一颗颗心脏,将信息流泵向云云冲浪者。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的核心路由器项目,近日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新一代因特网核心路由器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网民将可以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核心路由器,以成千上百倍于现在的速度自由冲浪。这一技术可以使中国自主建设新一代因特网,有效地保证信息安全,大大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一代因特网方面的技术差距。我国新一代因特网有了自己的“心脏”  相似文献   

19.
加强陆桥区域合作 共创现代丝路辉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上“比绸之路”曾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铺就了现代“新丝绸之路”,它对建立21世纪新型的亚欧关系,推动沿桥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合作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内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沿桥地区的国际合作,在交通和信息网络,经济和技术,项目考察与实施,文化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并创现代丝绸之路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从2006年1月起世界卫生组织(WT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十一五”时期中国为履行该《公约》采取了一系列控烟行动,但是吸烟者人数烟草消费量仍在上升,烟草行业仍还在不断“上水平”,实际控烟效果甚微。烟草已成为威胁中国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烟草业是中国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维护公众健康安全是中国政府履行公共安全服务的基本职能之一。“十二五”时期中国进入全面控烟阶段,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应明确提出国家控烟目标,制定国家行动方案,从被动控烟转向主动控烟,从模糊控烟转向量化、严格控烟,大力发展健康友好型产业,大力限制烟草等健康危害型产业,成为世界最积极、最有效的控烟大国,为世界全面控烟作出表率,做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