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其回归语文本色。笔者将从何谓语文本色、"本色语文"与"虚伪语文"的对抗、如何使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汉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加强对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研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鉴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来谈谈我对它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改革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已初步形成共识.对此,就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力、审美力。教师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带领其进行深度学习,才能让学生在语文世界发挥想象,汲取营养,收获知识。  相似文献   

5.
海浩 《金秋科苑》2010,(16):53-53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高中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十几年了,我切身体验到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语言文字工作者,感受到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和顿悟,也深深体验到了语文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我也深深感悟到:一名优秀的语言文字工作者——高中语文教师,真想在教育的旅途中成长起来,不付出艰辛和努力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语感培养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的能力的培养,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尽情观赏和品味语文天地的风景,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从个体积累的语言习得经验出发,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本文从“指导入情朗读”“创设语言情境”“引导人文对话”三个方面阐述体验式阅读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以借助综合实践之力,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语文悟性既是学习语文的阶梯,又是学习表达的基础,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阅读教学。语文悟性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品味水平,反映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词句的领悟能力。那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悟性呢?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师应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注重知识迁移、提高阅读质量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程度,在小学阶段又分为三个学段要求。  相似文献   

14.
郑小彬 《科教文汇》2008,(20):95-9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师应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注重知识迁移、提高闼读质量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修订的语文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但是读只是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独立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中如能很好的借助语文课本,紧扣教材的特点,巧设内化练笔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我们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时效。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奠基的.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  相似文献   

19.
张平 《科教文汇》2008,(34):108-108
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教师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语感,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也会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