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信仰的味道》2012年11月27日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发表后,好评如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此文并做出重要批示。我们约请文章作者就此文的创作情况和体会与读者进行交流,呼唤文风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去年8月3日,北京日报创办了“改革、开放、搞活一百例”栏目,对首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改革成就进行连续报道,目前,“一百例”已发表了90余篇。它以真实生动的内容和新颖活泼的形式赢得了众多读者,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新闻同行们的好评。一、“一百例”栏目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岭南春来早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工作又传佳音——广东省出版集团重组大会2月26日在广州召开,这标志着广东出版业集团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同志对此表示祝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在会上作了讲话。中宣部副部长,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从军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起,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今日谈》,专门发表小言论。这个栏目,由于地位显著,反映现实及时,篇幅短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些读者每天拿到报纸后,首先就要读读这个栏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报纸也相继开辟了类似的栏目。一年多来,《今日谈》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有些还反复地读过。现在我想谈谈一些读后感。《今日谈》中的一些文章,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新鲜。李大钊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其中有几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  相似文献   

5.
本刊第2期“正方反方”栏目发表了李希光教授和谭榷同志的文章 ,对报刊言论作者是否必须署真名的问题做了讨论。两篇文章引起较大反响 ,特别是经人民网、中华传媒网等转载后 ,不少网友纷纷参加讨论 ,仅是人民网“观点碰撞”栏目 ,在不到48个小时之内就已经发表了十几位网友的看法。网友的意见 ,我们摘要如下 ,希望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钱江浪花》是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亲自策划、部署的,无论是对栏目的名称,主题思想的设计,还是总体框架,他都提出了许多得好的很具体的意见。专栏开办以后,张德江同志又常常给予鼓励、指导。省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对省报这样关注,进行这样具体的指导,我从一个读者角度来看,是很难得的,是办好报纸的一股很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与发表在今年三月《传媒天地》上的《省委书记与新闻记者的“君子协定”》一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两篇文章,题同文不同──是我们在看到作者的那篇文章后,特约作者补充内容、重新写出的。发表在这里,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的一个礼物。   同时,在文后附载《传媒天地》发表的《省委书记与新闻记者的“君子协定”》一文和《传媒天地》的编者按语,除了给读者留下一点资料外,还以此表示对同业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2000年11月6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开辟一个名曰《钱江浪花》的专栏,在开栏的话中说:“最近,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建议浙江日报开辟一个栏目,通过对区域特色经济、先进企业事业单位和优秀人物的系列报道,歌颂邓小平理论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反映浙江之最和浙江之路;展示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钱江浪花》开栏以来,已经报道了30多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好评。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提议在报上办栏目,并确定栏目的名称、主题思想和总体框架,看似一件具体的事情,其实是党委对新闻工作实施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应读者要求,我们从本期开始推出“有问有答”栏目,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记者、编辑或从事研究的学者、专家回答读者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欢迎读者经常给我们提供选题,并给栏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期我们请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江坪同志回答温州鸿裕鞋塑有限公司读者陈军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十月,为了适应工作重点转移、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新形势,黑龙江省图书馆扩大了读者阅览阵地。从此,中学中就零星进入了阅览室看书,主要是本馆职工子女和他们的同学,人数逐步增多,引起厂全馆同志的注意。作为一个省图书馆,要不要接待中学生读者?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面前。它在图书馆界是有争论的,做法也各不相同,那我们馆怎么办?馆领导召开了业务委员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同志们在会下也展开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发表了记者肖体焕写的通讯:《为“寒窑”召唤春天》,提出了一个向来不为人注意的窑洞的发展前途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受到了领导的重视。通讯发表的第二天上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告知人民日报说,窑洞问题很重要。现在黄土高原上很大一部分群众还是要靠窑洞,应当关心。把窑洞搞好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中央领导同志还具体指出,通讯中讲到窑洞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就是采光不足,夏季潮湿,洞内空气差。在延安的时候,老中组部有一个窑洞空气很好,洞与洞之间是通风的。建筑专家任震英,文章中有这个名字,不知他是否去考察过这个窑洞?请跟记者肖体焕说一下。估计记者跟任震英有联系,请建筑师去考察一下延安的窑洞。据了解,肖体焕同志正根据各方反应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对窑洞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记者要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要多写些新鲜的、人们不清楚的、重要的东西。这是应该大大提倡的事情。为此,我们请《为“寒窑”召唤春天》的作者就有关这篇通讯的采写问题,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来,赵紫阳同志对北京日报的报道文章非常关心,今年一季度以来,已对该报发表的三篇报道做了批示,予以肯定。 1月13、14日,北京日报分上下两部分刊载了《一亩半地的思考》,2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此文。赵紫阳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全国省长会议和物价座谈会上多次谈到并引用这篇文章中的材料。他说,北京日报发表的“一亩半地的思考”值得一读,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人均一亩半地这个概念启发我们考虑问题。紫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一段段引用文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本刊第5期发表的新闻论文《破解“规定动作”难题》,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许多同志来信来电,反映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而且有较强的操作性,很实用。也有的读者希望本刊关注和研究“自选动作”,该文作者所在的新华日报综合新闻处,主要承担“自选动作”的报道任务,作为处里的负责人,他在从事“自选动作”的实践中有许多思考和体会。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又约请作者写了这篇文章,相信大家读后是会有所收获的。  相似文献   

14.
来在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指示时,如果能联系实际 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因此这一期我们发表一篇文章,谈谈从邓小平著作里学习有关新闻工作论述的感悟,值得一读。 上海似乎好几年没有开展有关传媒市场和读者状况的调查了。感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者、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让我们比较全面而详细地了解我们的产品和受众的现状,以及媒体竞争故趋势。这份调查需要连续好几期刊登,相信会引起同仁们的兴趣。另外,为使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的精神,促进出版改革,繁荣出版事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和重庆出版社于4月16日,在重庆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7个省市的28位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授以及中青年出版科研积极分子。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同志也到会做了指导。《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同志也到会发表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广播发展年。我们希望缘起于“2003(北京)广播发展论坛”的五篇文章,能为本刊的广播发展年的研讨,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为积极配合广电总局的广播发展年的工作部署,推动中国广播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先后在“聚焦”、“专论”、“决策者说”、“创新与发展”等重点栏目中,发表了近60篇文章,为广播改革建言献策。当读者看到这一期杂志的时候,2003年即将匆匆过去。明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改革进程,将一如既往地奉献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最近收到本刊读者王振鸣同志的来信,指出我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所据资料过于陈旧,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把刊物办好!特辟“读者、作者和编者”专栏把来信发表,这对作者、编者和读者都有好处。希望读者、作者多多来信,提出批评或改进意见,共同把这个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配合改革,配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宣传国情,首都报刊陆续发表了一些时空跨度大的、理论色彩较浓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亩半地的思考》当属此例(以下简称《思考》)。这篇文章分上下两部分刊登在今年1月13日、14日的《北京日报》一版,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的重视,在中央召开的四次会议上五次提到这篇文章。紫阳同志认为,《一亩半地的思考》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不久,2月1日,《人民日报》将《思考》一文删节后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9.
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于2001年9月在山西五台山召开了“2001年数字化信息资源与知识仓库建设标准国际研讨会”。本期年刊汇集了参会领导、著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优秀论文24篇,集中发表,以示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6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开辟一个名曰《钱江浪花》的专栏,在开栏的话中说:“最近,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建议浙江日报开辟一个栏目,通过对区域特色经济、先进企业事业单位和优秀人物的系列报道,歌颂邓小平理论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反映浙江之最和浙江之路;展示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