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应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那么,如何依托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效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呢?一、注意课内外探究的结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后探究的时间是无限的,应该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上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成为一大亮点.但是,目前许多物理课上学生的科学探究存在表面化的现象.如何让高中生的物理探究活动更有效呢?关注物理探究教学的"起点"与"终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探究儿童,理解儿童,是一种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教学本真的回归,也是科学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在科学课教学中,要支持儿童更优质的探究,不易;要支持儿童更深刻的理解,更难。“表征”是通过符号化的思维过程和成果,支持着儿童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如果说“元认知”是让儿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监控和认知的话,那么“表征”就是让儿童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表现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探究活动以材料为基础,在探究活动中更多的是关注探究过程,而对材料选择是否合理、材料组合是否恰当及材料呈现的时机是否适时易被忽视。有结构的材料是孩子们将学习材料与科学问题、教学目标相联系的桥梁,是载着学生从"迷思"中摆渡到彼岸的"神舟",是将开放的问题转化为封闭的问题的向导。一、目的:有结构的材料让科学课走向"探究"1.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  相似文献   

5.
赵敏  惠浩 《江苏教育》2023,(48):59-61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让学生学会提科学问题、提适合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借助认知冲突、基于结构材料、分析数据差异、聚焦探究可能等策略,让学生产生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开展有价值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强调: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我觉得下课了学生真正意义的探究开始了,下课了,我们教师的指导活动,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离不开操作材料。"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操作材料是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操作活动的基础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组合、呈现、使用思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探究材料是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之一,是实现儿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要切实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体验"做中学",从"自主建构"走向真正意义的科学概念建构,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是关键,也是教师设计相应的探究活动的难点所在。什么样的材料有利于实现学生经历典型科学探究过程的有效体验?这取决于选择材料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科学态度、探究能力、基础知识等某个方面的发展,还是关注孩子综合素质在学习活动中的同步发展?我们认为,科学课的材料选择应该做到材料的有机组合,既要揭  相似文献   

9.
<正>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多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确实,在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要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勇于打破课堂的界限,让科学探究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突破时空局限,真正回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科学课堂"应是立于儿童立场,研究和优化儿童的科学学习方式,以儿童喜欢和可理解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课堂。在"儿童的科学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从儿童探究活动的设计、儿童探究材料的优化、儿童科学思维培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进阶"是近十年来科学教育界一直热衷的研究领域.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立足单元教材内容,从宏观层面规划整合大单元体系,从细微处设计进阶发展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找准学习进阶的起点,搭建学习进阶的台阶,明确学习进阶的终点,有助于推动学生思维进阶的发展,培养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区活动是儿童自主探究的活动场所,是教师 个体观察和指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地区,教师为孩子们提供 丰富的色彩和完整的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做出选择。教师要关 注儿童科学活动区的每一个动作,注意了解儿童在科学活动区 的发展需求,并适当给予儿童有效的指导,促进儿童科学探究 活动的有效、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领域支持 和帮助儿童,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促进儿童能力的有效发展,成为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有起点的,这个起点不只在教材,更在儿童。随着家庭启蒙教育、学前教育、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学习起点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起点的研究得到普遍重视。教在学的起点处,就是要从儿童的"现实起点"出发,把儿童的问题、困惑、经验、感受等作为材料,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实现儿童知识、能力、思维、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丁莉 《四川教育》2012,(9):29-29
怎么激发孩子的活力,让班级幸福地动起来呢? 首先,要让孩子动起来 何处是起点?何处是终点?起点也是终点,终点亦是起点!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形式让孩子动起来,这是起点,以此激发孩子内驱力,这又是终点。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更失去了研究的动力“。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的机会,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科学课不应以下课作为教学的终点,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科学课堂,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课外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后续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恰是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所在。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科学课堂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与乐趣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16.
<正>1.基于儿童,发展儿童。"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其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学军小学一直倡导教育回归儿童本体,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儿童才是真正的主角。"基于儿童"首先是"让儿童成为儿童",教育以儿童自然天性为起点,让儿童在校园中拥有一份游戏玩耍、一份好奇探究、一份遥想憧憬、一份专注执着和一份同伴同乐。让班级成为儿童心灵的栖息地!让校园成为儿童终生眷念的地方!"发展儿童",是"让儿童成为社会人"。教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科学活动对幼儿科学领域的关键经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幼儿自主探究环节的开展,直接影响着活动质量。要避免实践中存在的两个误区,教师可以从引发问题、整体呈现材料入手;基于观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多样化表达,以"三步走"支持幼儿探究进程中经验的拓展和运用;通过"有所侧重"的鼓励,支持幼儿在探究中不断生成新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做中学"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主要让孩子在积极愉快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中,建构基础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能力。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收获知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做"在课前。让孩子利用导学提纲在课前自行查阅资料,共同参与课的准备,让学习和动手实验更有目标性;第二,"做"在课中。选取有限时间内易完成的内容进行探究;利用实验材料的有序呈现引领孩子进行探究,让课堂更具实效性;第三,"做"在课后。把课堂上无法完成的问题留于课后,让孩子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发展、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9.
彭春燕 《教师》2019,(4):117-118
科学区是幼儿科学探索与发现的主要场所,合理设置科学区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恰当。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一些探究材料,支持幼儿探究物体与材料的物理特性、相互关系和有趣的科学现象。为了帮助教师把科学区材料开发与利用研究落实到行动上,作者设计了"五部曲"的教研活动:理念渗透,知其所以然;借他山之石,积蓄能量;小试牛刀,试磨己玉;初磨己之玉;细细研磨己之玉。此系列教研活动能促进和帮助教师从材料的来源、呈现方式和丰富性等方面展开思考与实践,挖掘科学区材料,丰富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王老师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这个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