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校勘、训释群经与诸子以及归纳古汉语的“文例”方面。他继承了乾嘉皖派汉学的学术风格和治学门径,又将其与自己校勘、训诂古文献的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优长,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因其治学思想和方法毕竟还属于传统学术范畴,自身局限亦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对《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阐解,首先论述了“学术为基,育人为本,教授治学”;接头论述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授治学”;最后论述了“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本文提出的“教授治学”,一是教师要做学问,一是教师要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这一工作条例制度和实施,必将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竭力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首先服务于“育人”,而这正是办好大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具有突出的自身特点,它的基本类型是二元权力分离适度渗透型,它的基本定位是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的决策机构,它的核心职能是治学。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是“教授治学”。“教授治学”并不是对“教授治校”的否定,而是目前对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核心职能更为准确的表述。“教授治学”的内涵是对学术事务包括学科、学术、学风和教学进行管理与决策。  相似文献   

4.
“教授治学”是关于现代大学制度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但对它的理解并不一致。文章认为,“教授治学”是指以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为价值导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与以“学术权力和共同治理”为价值导向的“学术管理”工作。虽然我国教授治学的法理基础已经存在,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困境,包括教师聘任制、考评制、薪酬制度等,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主要在其治学方法上开一代之风气。五四以后,他用一套新的方法来整理国故,以实现他“打鬼”的文化韬略。这套时人称之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对民国时期学术及思想界影响都很大,余英时先生称其为范式性的变革,认为以此取代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玄学模式①。对于其治学方法的研究,或褒或贬已不在少,由于认识方法的不当,人云亦云,结果不能正确地分析胡适的治学方法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长期以来,我们总结胡适的治学方法总是遵循两条错误的线路,一个是以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等同于治学方法,称之为“实验主义的治学方法”或“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一代国学大师,尤其以史学成就为盛,这与他以学术为性命,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无中西、学无古今、提倡“二重证据法”治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郭沫若称之为“新史学的开山”。  相似文献   

7.
戴震“必由字通其辞”“、凡立一义,必凭证据”的治学方法及“由辞以通其道”的学术路径与当时学风相统一,因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阙疑”是孔子治学方法之一,即在治学实践中贯彻无征不信的原则,尤其是在进行古文献整理时,要采取慎审的态度,反对臆辞妄说,虽有疑问,但不轻下断语。“阙疑”方法从本质上说是对思维方法的哲学思考,其内核即是实事求是。王国维全面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治学方法。他不但在自己的整个学术生涯中时时践行这一方法,而且还对之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教授治学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前教授治学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作为高校“宪章”,大学章程是破解困境的有力“武器”,是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要厘清大学与政府关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教授治学创造前提条件;要厘清高校内部治理各权力的边界,去行政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共舞;要回归学术本位,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确保教授治学及学术权力的实施有切实的平台和抓手。  相似文献   

10.
李晶 《华章》2013,(23)
清代考据学者并非只专注于整理、校勘古籍,其背后是有思想作为指导的。清初学者戴震即是考证运动的理论代言人:戴震的学术包含有现代史学的科学方法、其“以字通词、由词通道”的治学路径和“经世致用”的史学理念以及恰当处理治学中的“博约”关系也都蕴含了丰富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借助对“凝视”这一关键词的文本分析和解读,以治学道德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凝视”为新的切入视角,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社会语境和学术语境下探寻治学道德对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理论建构和策略理解。基于治学道德“凝视”的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新理路在于:加强制度设计,建立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新准则;加强法制教育,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的新境界;加强道德治理,建构师生学术道德共同体的新关系。  相似文献   

12.
凡真正在学术上特立拔起的学者,即有一种特有的治学精神与治学方法。王静庵、陈寅恪、陈援庵、钱宾四等第一流学人,既有其共同的一面,然其特有的风标与学格,我们甚至从其文字与思路上,亦可以看出作者其人来。学术史的工作之一,即彰显治学精神,总结学术方法,以俾后学有观摩借鉴之功,体认而引归身受,即“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也。  相似文献   

13.
史学研究对文献的依赖程度高于其他学科,注释与参考文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史学论文的水平、作者治学态度与学术道德修养。史学论文的注释与参考文献不但量大,而且其标注规范也较严格。由于受传统学术规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研究生很容易产生“非主观性失范”;而在论文中作“伪注”则属于“主观性失范”,情节恶劣。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失范都会严重影响学术诚信。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确保论文工作量饱满,加强学术能力训练,重点监控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降低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廖平“六变”学术体系从起轫到大成的更革层进与宏广境域,其学术六变可分前三变的“人学”和后三变的“天学”两大阶段。“人学”含“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小统大统”学术时期,天学含“天人之学”、“天人大小”、“天人合圆”时期。凸现其“考辨今古翻译经典、以经证经寻求大义”,思创变新的学识学力、治学方式与研经特色;展示其汇纳中西彼此互师、开启地球新义、共球一统舍发的治学深意、学问思想和理念主张;显现其承扬张大中华文统文明、振兴国家民族的志向雄心、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从而得出:在新的时代,应以新思想新科学,努力揭示阐扬廖平学术的现实功能、价值作用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闲人 《语文新圃》2010,(2):20-21
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校长最近着实火了一把。据《钱江晚报》报道,他在杭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提出,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应有适当调整,并当场倡议“教授治学,还学术权力以学术”.赢得全场分贝最高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在高校治理的过程中处于两难选择“境地”,实施参与式管理是“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的一个“调节器”。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参与式管理会极大地提高高校管理效益,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廖平“六变”学术体系从起轫到大成的更革层进与宏广境域,其学术六变可分前三变的“人学”和后三变的“天学”两大阶段。“人学”含“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小统大统”学术时期,天学含“天人之学”、“天人大小”、“天人合圆”时期。凸现其“考辨今古翻译经典、以经证经寻求大义”,思创变新的学识学力、治学方式与研经特色;展示其汇纳中西彼此互师、开启地球新义、共球一统舍发的治学深意、学问思想和理念主张;显现其承扬张大中华文统文明、振兴国家民族的志向雄心、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从而得出:在新的时代,应以新思想新科学,努力揭示阐扬廖平学术的现实功能、价值作用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被学术界尊崇为“文化昆仑”。时下,一些学者对钱钟书的学术地位质疑,认为钱钟书治学多是“吊书袋”,在学术上没有重大建树。本文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并以钱钟书读莱辛的《拉奥孔》后所著的两篇文章为例,探究其治学门径,认为钱钟书治学严谨,对前人理论采取了“述而有作”的态度。将钱钟书与同时代的学者朱光潜、王朝闻等作比较,更能看到其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学术管理的质量也面临着挑战。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治学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污染了学术圈的氛围,更是影响到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质量。本文结合布鲁贝克对大学治学道德的见解,阐释了“大学治学道德是什么”的问题,立足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背景,对治学活动中存在的道德矛盾进行分析,并针对新时代大学中产生的治学道德失范问题,提出找规范大学治学道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近、现代学术潮流中开辟新境界──评王钟陵教授《中国前期文化一心理研究》王炎平著名史家陈寅烙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新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