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三对三“必杀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学生最喜欢的户外运动,莫过于篮球了,而现在打球打全场的人是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三对三比赛,俗称斗牛。因为场地占用小,只要随便街头半场,而且人数不限,只要确定好打几球,胜者上,输者下。三对三比赛,和打全场不一样,没有可能快攻,场地范围较小,对个人技术要求很高,所以要想在球场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进攻技术,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经过苦练,形成自己的特点或技术。下面介绍的技术。以一侧为例,练习或比赛时应两侧或左、右两个方向都会做。1.摆脱接球——跳投技术方法:先向底线移动,再突然向上线移动,先胯右脚,同时伸手臂接球…  相似文献   

2.
没事的时候在美国街头逛逛,总能发现很多社区建的小球场,篮球场是肯定要有的。这些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因此每天都有很多人打球。看了很久美国街头篮球,也参与了很多次,感觉美国基础篮球水平比中国高很多。 美国街头篮球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化。一般街头篮球就是业余打法,投投篮,偶尔传几个球,剩下的就是来回跑动。但美国街头篮球不一样,几乎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都可以运一手不错的球,投篮命中率也相当高。10个人在打比赛,里面肯  相似文献   

3.
半场三人篮球赛“俗称三对三斗牛” ,国外也叫“三人街头篮球赛。”这种比赛形式 ,组织简便 ,不受场地和参赛年龄、性别的限制 ,深受广大篮球爱好者的欢迎 ,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对三人篮球赛更是“情有独钟 ,倍爱有加”。然而 ,虽然半场三人篮球赛的场地比五人赛少了一半 ,队员也比五人赛少两名 ,比赛时间也只有正式比赛的1/4左右 ,但也正是由于场地缩小 ,比赛队员的减少和比赛时间缩短 ,从而对比赛队员的技术运用、配合方法和配合意识等都较之五人赛的要求更高 ,因此 ,要求场上队员每次都要根据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和技术特长及防…  相似文献   

4.
<正>"三人篮球"比赛是当下流行的篮球比赛形式,由2支球队参加,每队出场3名队员,球队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攻球篮得分,并且阻止对方得分。"三人篮球"运动也称为"三对三篮球""三打三""斗牛"等,早年起源于美国的街头篮球活动,从本质来看有着五人制篮球运动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但相比之下,它又具有组织简单、场地宽松灵活、技战术简单实用、运动量适宜可控等特点,深受广大篮球爱好者喜爱,在中国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5.
篮球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大家既可以坐在电视机前观赏乔丹、皮蓬等NBA巨星的表演,也可以亲自换上球 鞋到篮球场上打一打。而无论你是坐着欣赏精彩的表演,还是自己去参与,都可以从中得到乐趣和享受。更重要的一点是,青 少年朋友们通过学习打篮球,还可以培养自己一些终生受益的品质。 通过《篮球课堂》这个栏目,我将向大家介绍有关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攻防的一些简单配合。用一些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的方法介绍当代、特别是美国的一些先进的篮球训练方法和手段。这些内容可能正是我们现在忽视、忽略,甚至被人认…  相似文献   

6.
“自由就是唯一的规则”这是一款以篮球为题材的网络游戏《街头篮球》提出的游戏倡导语。其中,自由二字简单而明了地说明了街头篮球中最为独特的方面。街头篮球的发展原于美国,70年代,英国纽约黑人聚集的街区,那里的孩了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到处惹是生非挥霍着无来由的热情。某一天,不晓得哪个聪明的美国人喊了一声“让他们去街头打蓝球吧”。从此,那些过分好动的孩子有了去处,他们逞强好斗,把篮球当道具,玩着简单而难懂的篮球游戏。慢慢的,街头篮球这种并非正规的篮球玩法被更多的东方人所接受。今天,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不难见到三五成群的青年人聚在一块不大的场地上,享受着街头篮球所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魅力。正值这种街头文化在中国飞速发展之即,天联世纪信息技术公司适时的代理引进了《街头篮球》这款游戏。为国内热爱这门街头艺术的广大玩家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交流天地。  相似文献   

7.
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人多场地少、特别是进行全场技、战术教学比赛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五人制的五对五全场教学比赛,全场两队共10人参加,这样对场地少,人数多的每个学生来讲,练习时间少,为了增加同场练习人数,提高教学比赛的趣味性,笔者在高三年级尝试了五对五全场15人的教学比赛组织形式,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场地器材:现行的篮球场器材。2.规则:执行现行篮球规则。3.组织形式: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队.比赛时每队可同时上场5人,3队共15人.如附图站位:  相似文献   

8.
"花式篮球"是一种集体育运动和时尚元素于一身的项目,目前它正在中国境内以极快的速度在传播。现在,正有一支活跃在花式篮球圈子的生力军越来越受到球迷的关注,他们就是"京城花式篮球队"。这支队伍组建于2006年夏,每个队员都不是零起步,可以说是强强结合,他们当中甚至有来自于首都体育学院的专业高手。这支队伍的口号一点儿都不酷——没有训练量就没有演出质量,但是他们的篮球路却走得很扎实。这些把篮球视为生命的篮球小子不愿意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天,他们每周都要坚持训练五天。用他们自己的话讲这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观众知道,三天不练准生病。"近三年来,不管人员如何变更,"京城"表演的质量始终是在走上坡路。从一个球到两个球再到三个球都玩得得心应手,他们的专业水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商演、Show、活动接踵而来,他们在街头篮球的圈子打出了自己的名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的表现足够令人尊敬,篮球热也继续升温,"京城"也决定乘着这股热浪把中国的花式篮球推广到一个更高的LeveL。  相似文献   

9.
训练的时候,孙军口里念念有词,三分球飞出去,依然命中。练了一会,他站在场地中央,手里的球魔术一样地翻飞了几下。这个冬天,这个体育馆里,他,是篮球场上最后一个大佬。而在2005- 2006赛季开赛之后,仅仅打了两场球的他,还在和其他队友一样的训练,赛前一样的热身,不再上场的他,就像一个陪练,一个CBA赛场如今最大牌的陪练。  相似文献   

10.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能来球队训练的人很少。来训练的学生都是一些对篮球十分喜爱,非常痴迷的。他们的基础水平差异很大。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的学生要打退堂鼓。因为,一打比赛球只掌握在个别人手里,大部分人得不到信任,摸不着球,训练比赛的兴趣大减。鉴于此,我设计了这套连续进攻战术来指导球队的训练。它简便易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还能使学生有兴趣、有成就感、有继续参加训练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场上单打独斗和一窝蜂的现象就几乎没有了,代替它的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战术行动,学生的战术素…  相似文献   

11.
篮球情结     
自从高二开始接触篮球到现在,篮球情结一直占据着我平时思绪的绝大部分,为她执著,为她疯狂!上高中时,我们的学习十分紧张.篮球就成为同学们放松自我的重要途径。不论球技如何。水平怎样,大伙儿星期六下午总得在篮球场上“疯”一阵。那时我们打比赛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场比赛前20多分钟,⑨球未进一门,场上处于五打四局面,红方控制局势并多分领先。并在三门为⑦球已摆就双杆。场上态势如图所示: 当⑦球进三门打成双杆,闪送①球去看住②球:鉴于二门前堆积三个红球,受到未进一门的⑨球威胁,指令击球员用两杆到二门,先后击闪③球和⑤球进二门:又鉴于⑨球位  相似文献   

13.
烟台市联赛中有一场球,由于指挥失误,使本应取胜的一场比赛,以失败告终,具体战况如图。当裁判呼叫3号时离终场还剩35秒,场上比分10:12, 白队领先,③球撞中⑤号球,送⑤球去二门前,③球过三门得分并击中①球打成双杆,送①球到二门前,③球用两杆撞柱,场上比分13:12,红队领先。此时离全场比赛结束,还剩8秒钟。4号队员仔细瞄准,并在裁判宣布全场比赛时间  相似文献   

14.
798的篮球体验中心里,一个用指尖儿转动蓿篮球的小女生引得众人驻足。她叫张娅南,曾经足拉拉队队员的她从高中时代就跟男生们一起切磋球艺。“因为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又是女孩儿,我打不了正规联赛,挺遗憾……”玩着心爱的蓝球,张娅南抬头冲我做了个鬼脸:“不过要是玩街头能球,还真没谁不服我的!”  相似文献   

15.
酷爱篮球的宝宝是高中一年级的新生,最近学校添置的一批小篮球及小篮球架让他如鱼得水,一下子成为了“灌篮高手”。过去3.05米的篮筐,别说扣篮,就是摸都难摸到,现在根据学生年级、年龄特点而设的小篮球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打“大”篮球的有标准化篮架,想玩“小”篮球的则有小篮球架。这样一来,过去只有在明星身上才能见到的动作,如正扣、反扣、大风车扣等,许多孩子都能够自如运用,这使得像宝宝一样喜爱篮球的孩子学习兴致更高了。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场地,都是根据现行成人体育竞赛项目制定的标准而生产…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四川省第十一届职工门球赛,有这样一场球真是发人深省。比赛进行到第二轮还有18分50秒时,红方抓住⑧球是界外球的机会,⑦球派⑨球把白方②④⑥三球都打出界,⑩球打⑨球未中也在三门一号位出界。至此,白球全在界外。此后,红方先后打成5次双杆球,完全控制了场上局势,都认为红方必胜无疑。但出人意料的是,当记录台宣布比赛时间到,白方⑥球起杆连续通过二门、三门得两分,以11∶11的比分多三门的优势战胜红方。全场观众为白方反败为胜鼓掌,同时也为红方惋惜。M红方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夺势与争分的关系。门球比赛胜负的判…  相似文献   

17.
篮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在社区推广三人篮球赛对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就其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三人篮球赛的起源和规则三人篮球赛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街头一项特有的运动形式。它随意、精彩、观赏性强,只要有一块空地、一个篮球架即可运动,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三人篮球赛传入我国后,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首先在一些大中城市或学校中开展了各类比赛,其中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深深吸引了喜爱它的人们,继而很快风靡了全国。三人篮球赛的场地是由标准的半个篮球场构成。每场比赛分上…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看过动画片《灌篮高手》,估计都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吧:流川风在一个露天的篮球场练球,樱木斜挎着书包,外套搭在肩上,缓缓走过来,"较量一下吧!"流川风背对着他停了下来,樱木放下书包,甩下外套。最后,画面定格在阳光下,两人飞身挣抢篮板。没错,这就是街头篮球。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这种运动并不需要在正式的篮球场上进行。在城市广场或街边开阔的地方,画出半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立一个篮球架,即可开始游戏了。如果说时尚前卫与大众口味是一对矛盾体,那么,街头篮球无疑是个例外,它将迥异的文化背景和浓厚的时尚…  相似文献   

19.
“三人篮球赛”源于美国的“街头篮球”活动。比赛一般是在较繁华的大街上,在有强烈节奏感的爵士乐伴奏下,以“三对三斗牛赛”的形式进行。它的场地设备要求简单,适用于各种水平、不同人士的参与,风格独特,别具魅力,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举办过此类比赛。在我国的广州、北京、南京等地举办过大规模的三人篮球赛。其中,目前在广东的各大中小城市,如广州、深圳、佛山、惠州和韶关等地都举办过三人篮球赛,而且比赛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三人篮球赛是街头篮球活动的升华,而又不同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拉丁美洲人民就喜爱体育运动,尤为喜爱球类运动。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的居民,从古代就广泛开展了类似今日的篮球、排球和足球活动。现代考古学家在玛雅时代和阿兹台克时代的古城废墟中,都发现了古代印第安人用来进行球赛的球场遗址。其中,有一个球场长146米,宽37米,中间有一条中线,把场地分成两个半场,两端各有一堵高8米的墙壁,墙壁正中约高5米处各挂着一个石环,作为“球篮”。比赛用球是一个重达3.5磅的胶球。据说,如此按排寓意深刻:场地代表天,“球篮”象征着日出与日落,来往穿梭的胶球犹如星球在运行。比赛分两队进行,一般每队7人;以把胶球投入对方石环内为目的。只要把球投入石环“球篮”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