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全诗按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描写了聪慧、勤劳、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忠贞不渝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悲剧命运。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有意识将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突出表现。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从多方面强化.又以此的毁灭来让人感到悲伤。越是突出其美的价值,这种悲伤之情对人的冲击力就越大.悲剧的效果就越强。诗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从九个方面来衬托并渲染悲剧气氛.叙述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产生悲剧的社会根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这个婚姻爱情悲剧的故事结构,归纳出爱情悲剧的一般模式,探究它形成所具有的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来深刻揭示出《孔雀东南飞》这个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早有定论,但我觉得有重新探究的必要。什么是悲剧?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但在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他们的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而致“毁灭”。因此,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典型的悲剧。那么,悲剧的原因何在?我这里先列举历年来研究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爱情悲剧根源问题,评论者甚多,中綮者亦不少。我亦想谈谈自己的门外之见,以期行家们的指教。《孔雀东南飞》以刘兰芝为矛盾中心,故事随着刘兰芝与焦母、刘兰芝与刘兄的矛盾的深化而发展,终至焦刘夫妇双双自尽,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形成大悲剧。在矛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多年来,人们对《孔雀东南飞》悲剧的社会根源,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如: 《孔雀东南飞》长达一千七百多字,详尽地写出了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经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170页)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暴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的罪恶,……。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悲剧形成的深层原因,除了学术界已有的“制度悲剧说”、“社会悲剧说”、“婚姻悲剧说”、“心理悲剧说”和“性格悲剧说”等阐释外,更重要的悲剧决定因素还在于悲剧人物出于对生命自由的执着而对压迫与摧残的顽强抗争、对生命尊严的誓死捍卫,以及当生命自由受到绝对挑战时而选择的以死抗争、视死如归。视死如归是生命自由的至大悲哀,同时更是生命自由的极致和绝顶颂歌。可以说,《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是一曲执着追求与誓死捍卫生命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以“化鸟”的方式结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是悲剧结局,却最终通过“化鸟”得以团圆;作为一首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其中也蕴涵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文章试图从大团圆角度、悲剧角度、民间角度,这三方面探讨《孔雀东南飞》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并序)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这首篇幅不短的叙事诗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的爱情悲剧。特别引起笔注意的是,整首诗中“东南”这一表示空间概念的方位名词竟出现两次。章开头便有“孔雀东南飞”的句子,而结尾写焦仲卿当妻子刘兰芝“赴清池”自尽之后也“自挂东南枝”而亡。一前一后,首尾照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本来就有什么深意?对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部叙事长诗,其叙事的完整、结构的紧凑、语言的优美、感情的忠贞、人物命运的悲惨等无不令人感慨万千,多年来一直是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之一。本文以作品人物——焦母的悲剧命运为切入点,从焦母的“恋子情结”这一心理角度,来探讨作品所反映的悲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所写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自尽的爱情悲剧广为流传。“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序》)。后来,人们又把它编为戏剧演唱,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遗留的古迹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却鲜为人...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给我们呈现了汉代一个非常典型的家庭悲剧。但是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是焦母的恋子情结导致了这个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不仅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不朽之作,也堪称中国古代爱情悲剧的典范之作。而对刘兰芝婚姻悲剧的解读历来说法不一,本文将从"角色执着"这一角度来分析其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主题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孔雀东南飞》(下简称“孔诗”)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体制宏伟、文情并茂的叙事长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为题材,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民俗化的角度,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阐释学上的分析研究,认为这首民歌在焦、刘爱情悲剧的叙述中,客观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纲常伦理“礼崩乐坏”和婚姻观念趋于开放的社会现实,因而《孔雀东南飞》又是一曲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相似文献   

16.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爱情悲剧根源问题,评论者甚多,中綮者亦不少.我亦想谈谈自己的门外之见,以期行家们的指教.《孔雀东南飞》以刘兰芝为矛盾中心,故事随着刘兰芝与焦母、刘兰芝与刘兄的矛盾的深化而发展,终至焦刘夫妇双双自尽,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形成大悲剧.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封建礼教直接迫害着焦刘,以至铸成悲剧.最初的矛盾是不是焦母用封建礼教的家威逼迫兰芝,刘兰芝的表现是不是违背了封建的家威呢?我认为不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诗经·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分析了中国古代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从中揭示了古代女性爱的心理和爱情危机,并最终指出她们悲剧爱情婚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其悲剧美表现在:催人泪下的悲剧冲突,光彩照人的悲剧形象,首尾呼应的悲剧氛围。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同样的母题———“爱情”和“自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悲剧冲突、悲剧人物、悲剧结局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郭健敏 《现代语文》2006,(9):117-118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的一首叙事长诗,它和《木兰诗》被合称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双壁”,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好评,特别是由于两首古诗都以女性为题材,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不幸、抗争以及女性的机智、胜利,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本要关注的却是《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人公——焦仲卿,一个封建婚姻中的悲剧角色,一个常被人忽视和“误解”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