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戏诞生于800年前的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日“鹘伶声嗽”。温州作为南戏的发源地,在中国戏曲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戏剧化,不能不去研究南戏。元末被尊称“南曲之祖”的温州人高则诚作的《琵琶记》,就是我国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800多年深厚的历史化积淀,熏陶了一代一代的瓯越民众。在新的时期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南戏的老家是浙江。明周祈《名义考》说:"南戏出於宣和以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明祝允明,《猥谈》同),后渐转为余姚、海盐,弋阳诸腔。"可知南戏在宋南渡前后已经有了。虽说曲调随时变动,温州杂剧转为余姚、海盐、弋阳腔诸,年月都无从查考,但据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说:"宋张鎡,字功甫循王子孙,尝来吾郡海盐作园亭自恣,今歌儿衍曲务为新声,所谓海盐腔也。"可知温州杂剧转为海盐也早在南宋时代。  相似文献   

3.
温州是南戏的故乡。在这里,似乎人人天生喜爱唱戏、演戏。笔工作的苍南县,虽然是个新建县,但群众性戏曲活动常年不断,但随苍南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的化需求与化素养提高,在此种情况下,群众戏曲活动应当如何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4.
新近出版的叶长海先生的《愚园私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是作者在新时期撰写的文艺评论及文化随笔的结集。集中文章,大多写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与90年代。 叶长海先生是浙江温州人,而温州和戏曲有着不解之缘。温州是宋元南戏的故乡,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温州又有戏曲研究的学术传统,温州籍学者王季思教授、董每戡教授对中国戏曲史研究曾做出重大的贡献。一  相似文献   

5.
面对2009年的机遇与挑战,温州报业发行广告有限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完善会员系统,稳步拓展多元化经营。该公司在会员系统逐步成熟、DM杂志成功推出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库建设,探索数据库精确营销业务,为征订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发行站点建设。该公司将每年购买1-2个站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方文献的重要数据平台,“温州人著作数据库”日前已正式上网,对外开放。温州素有“东南小邹鲁”、“文献之邦”的称呼,遗留下来的温州人著述文献数量十分丰富。温州人著作数据库第一次把温州人著述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和叙录。数据库内容分为作者小传与著作目录、版本等信息  相似文献   

7.
温州鼓词是至今仍流传在温州地区的属大鼓类的民间说唱艺术,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种,且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是温州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作为中国曲艺艺术中的一朵小浪花,它不仅是中国曲艺艺术兴衰成败的一个缩影,而且它独特的艺术特点更是我国传统音乐剧种“百花齐放”的一个见证。本文从它产生的背景、渊源、发展概况及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对“南戏故里”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鼓词作尽可能详实周全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特色馆藏建设是提高和丰富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重要手段,建设地域文化特色馆藏数据库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履行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事业职能的重要途径。温州泰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形成和保留了丰富且独特的乡土建筑资源。笔者就建设泰顺乡土建筑文化特色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及其框架展开论述,提出了建设该特色数据库的具体方案,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郭作飞 《图书馆杂志》2005,24(12):77-80,96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是南戏早期作品最早的校注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南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出现的语言研究成果表明其中亦存在失校、误校、误注、释义不确等问题文章从其中的《张协状元》戏文校注中拾录三十例补之,以期其臻于完善,从而在南戏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衢州西安高腔是中国现存的保留原始风貌较多的古南戏遗存之一,她因古衢州府县为西安县,故名。西安高腔最迟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形成,俗称弋阳腔,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温州、金华、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地。西安高腔的发展历程复杂曲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浦晗 《文化遗产》2017,(4):26-32
二十世纪上半叶,南戏研究迅速兴起,众多戏曲学人相继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结束了南戏研究长时期的断层与空白,将南戏引入了近代学科的范畴。在南戏研究近代转型的过程中,民俗学科的知识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学在建立与衍化历程中对民间文艺学科价值的探索,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了南戏文献的发现与辑佚,铺设了近代学人进入南戏研究的路径,生成了早期南戏的学科生态。民俗学视野中生发出的民间文艺研究语境,成为了近代南戏学理价值发现与学术研究的重要视角,学人以此为切入点,整理并汇聚了南戏学科的基础文献,架构与设立了学科的理论框架,初步构建了近代南戏学科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温州资本出现新“井喷”近来,温州企业在区域外的投资行为高涨,其资金数量之多,投资行为之众,形成温州资本的新一轮“井喷”行情:———2002年9月,温州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集体下注巴中和自贡,35个温州老板与四川这两个地级市签下35单投资,总共砸下了15亿多元的巨资。基础设施建设、房产、工业、农业、教育……温州资本几乎是无孔不入。———苏州娄葑镇日前赴温州招商,当场签订了7个项目,投资达2亿人民币。———在新疆、甘肃、云南等偏远省区,善于跑马圈地的温州人同样将一个个“温州村”“温州工业城”搞得…  相似文献   

13.
论文探讨了温州市图书馆“媒体看温州”全文数据库建立的重要意义、建库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库产品的市场拓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先生尝云"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此语尤适用于二十世纪的南戏研究。南戏研究始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3),但世纪初的王国维可以凭藉的戏曲文献极其有限,所以《宋元戏曲史》有关南戏的论述不能不留下许多缺憾。二十年代以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920)、《南曲九宫正始》(1936)等一批重要的南戏文献相继被发现。三十年代的南戏研究者钱南扬、赵景  相似文献   

15.
建设特色馆藏是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质量、提高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温州大学图书馆结合温州的经济发展特色与地方历史文化特性,确立以温州商业文化、温州海洋、孙诒让研究、永嘉学派研究、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乡土建筑文化、温州地方民间信仰和温州大罗山文化研究等为内容的特色馆藏建设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到国家祭祀政策的影响,明代民间祭祀活动大体呈现为从明初沉寂到中叶渐盛的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南戏剧本文献、戏台文物以及现存地方南戏遗存之状况,推论出:明代前中期,南戏祭祀演剧较为活跃,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里社祭祀向宗族祭祀的演进,南戏祭祀演剧呈现出娱乐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既有专门的仪式剧,也有融仪入戏的娱乐剧,两者交相影响,共存兼融。而明代南戏道德伦理剧的兴盛,也与祭祀组织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中共温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决定精神,积极推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温州特点的社会主义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温州城乡化品位,推进都市明,促进温州人素质的现代化,温州市政府制定了《温州化升位计划》。化升位的总体目标是:今后五年,造就一批化名人,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数值数据库和事实数据库为对象,讨论了数据库建设中的认识问题,提出数据库建设的管理、技术、数据三要素,并就数据库建设中方法的选择、用户需求分析、评审与审查以及标准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要领了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诸如:数据库的内容、特点、利用情况、建设数据库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等,并就数据库建设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海峡两岸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分析比较了两岸数据库建设的特点、不同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两岸数据库建设的现状,论述了两岸合作建设开发数据库资源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