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应变片工作时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产生温漂,导致测量的准确度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应变片温度误差的补偿方法,利用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根据实际工作参数训练网络,从而实现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智能补偿。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从20℃~60℃变化时,应变片的温度漂移可从补偿前的0.23%下降到补偿后的0.02%,能有效地解决温度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2.
螺距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验收和检测的重要指标.在分析螺距误差补偿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VDF850型加工中心X轴进行螺距误差补偿,阐述了FANUC系统数控机床螺距误差补偿的方法:安装高精度位移检测装置;设定螺距误差补偿参数;编程序,记录并求值,形成螺距误差数据;将补偿值输入数控系统后重启.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早期变形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监测混凝土硬化早期的收缩应变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埋设型光栅布拉格光纤(FBG)应变传感器监测混凝土的早期变形性能.由于FBG应变传感器同时感应温度和变形,需要进行温度补偿,分别采用精度高但价格贵的FBG温度计和精度一般但价格较低的热电偶温度计分别进行温度补偿,对混凝土试件硬化早期的水化温度、收缩应变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补偿方法都比较精确地监测了混凝土硬化早期的温度和应变.通过分析得出了两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新型回流焊机温度控制系统,其设计思想是在现有的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技术、温度滞后补偿和多温区解耦设计,以解决回流焊机温度控制存在的问题,使多温区热风回流焊机温度控制更加优化、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软件温度补偿的水电导率仪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具有ARM7内核的LPC2131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并使用软件进行温度漂移补偿的水电导率仪系统设计.电路电源采用的双极性脉冲电压,能够减小极化效应和电容效应对水电导率测量的影响.同时在软件上设计了一种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水电导率仪测量误差进行补偿的软件算法.该算法根据实验确定的修正系数,直接由微处理器对采集信号进行数字化修正,利用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水电导率测量过程中温度补偿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6.
轴温检测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研制该实验装置的背景和轴温检测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该实验装置设计的思路和结果,实践说明该实验装置是可靠的,符合本科生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此功率因数监测与补偿系统由电参数检测系统和补偿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中电参数检测部分采用美国CirrusLogic 公司的全电子智能电能表专用芯片CS5460A来完成,它和单片机一起组成监测、补偿系统,能够自动对系统的各种电参数进行检测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并且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出全部参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的整体结构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典型结构智能站的在线监测与评估框架,从而能够对智能站的二次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性能进行准确评估,为二次系统的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针对智能站电子式互感器温漂造成的零点电位漂移问题,设计了将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相电流作为判据的二次系统中性点电压在线监测电路,实现了对智能站二次系统中性点电位的在线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优点,测量红外探测器的光谱响应,设计一套新的光电检测系统.通过对测量所得红外干涉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评判红外探测器性能重要技术指标的光谱响应度.系统在红外探测器光谱响应的测量上,继承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功能和优点,实现了测量分辨率高、精度高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黄瓜、番茄、茄子、菜椒、西葫芦、菜豆均为喜温蔬菜,但各自喜温特性有差异,根据其各自喜温特性进行温度管理,是日光温室生产安全越冬和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热电偶测温系统使用中的温度补偿及实现问题。着重介绍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选择,集成温度补偿器的调试。  相似文献   

12.
对磁动式测氧仪温度响应特性的研究是确定温度补偿方案的依据,也是提高仪器精度的重要环节。文章从仪器的结构分析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利用升降温实验的方法,研究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测量误差;提出寻找合适的测温点、对仪器的测温头进行保温、使用不锈钢底板、加橡胶垫等措施。实验数据表明,采用这些措施改进后,仪器温度响应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差动变压器调理电路输出值和输入位移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漂移。利用传统方法设计和制作高精度差动变压器比较困难。在调理电路中嵌入单片机.利用传感器标定数据建立25℃为基准的温度补偿算法和分段线性插值的温度补偿算法,以提高传感器设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插值补偿效果更明显,可以将线性度从室温下的0.5%提高到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的0.12%.热灵敏度由原来的1600×10—6/℃提高到70×10-6/℃.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虚拟温度补偿仪的实现,阐述了运用常用的BP神经网络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创建虚拟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仪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在实验室采用信号发生器模拟外部现场信号对所设计的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证明该系统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人机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扩散硅数字压力表所存在的非线性和温漂等问题分析并确立了对其实现补偿的方法,并利用单片机予以实现,最终使数字压力表的精度达到0.05级.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有着明显的区别。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两者的构成要件,比如主体、归责的意思状态、能引致损害赔偿的违法行为范围、损害的认定、损害的计算等方面差异明显;两者的实现方式,如管辖的法院、公权力的介入程度及诉讼时效等方面也有所区分。但是,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第五十条对反垄断损害赔偿的规定却极为简单,并且以民法作为依据,这显然会影响到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因此,应当在《反垄断法》中明确规定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和确定我国反垄断赔偿的合适赔偿倍率,即三倍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前不久终于迎来了全国人大的首次审议,从草案可见,将精神损害纳入赔偿范围是这次国家赔偿法修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正是当务之急.本文应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立法中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缺失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的救济缺失,论证了我国构建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从无功补偿的作用及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工程施工用电无功补偿的必要性、方式选择及其功能的实现,以期对工程施工用电及电网发、供电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并对无功补偿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以确保补偿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电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法经过修改完善,基本解决了原国家赔偿法存在的赔偿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程序乱等诸多问题。其修改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多元化,拓宽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完善了国家赔偿程序,畅通了赔偿渠道;明确举证责任规则,完善了赔偿制度;提高了赔偿标准,明确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金由财政部门统一支付,保障了赔偿费用的到位。不足之处在于赔偿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未将受害人的间接损失纳入赔偿范围;没有规定行政不作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没有规定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责任;未建立与国家赔偿制度相衔接的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