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闻月评     
《少年儿童研究》2013,(4):59-60
“步行巴士”送孩子上学 2015年1月18日《生命时报》讯“步行巴士”上学是英国公益组织推行的“小学生步行巴士”模式。孩子们会在两名以上大人的保护下步行上下学。这两名“司机”是由家长自发组织的,轮流担负起护送孩子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闻月评     
"步行巴士"送孩子上学2013年1月18日《生命时报》讯"步行巴士"上学是英国公益组织推行的"小学生步行巴士"模式。孩子们会在两名以上大人的保护下步行上下学。这两名"司机"是由家长自发组织的,轮流担负起护送孩子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域外镜鉴     
正英国:"步行巴士"送孩子上学"步行巴士"是英国公益组织推行的"小学生步行巴士"方案。孩子们会在两名以上大人的保护下,步行上下学。这两名"司机"是由家长自发组织的,轮流担任起护送孩子们的责任。"步行巴士"的路程一般不会设计得太长(通常是20分钟左右的行程),每个队伍可根据需要决定人数。"司机"会站在整个队伍的头和尾,和孩子们一样身穿荧光背心,手举信号旗。而且,"步行巴士"也设有"车站"(沿途可以让孩子们加入步行巴士的地点)和"接站时刻",方便  相似文献   

4.
每年一到开学季,学校周边的道路都会变得拥堵不堪,送孩子上学的车里三层外三层,看着都让人心里堵得慌。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英国近几年就开始推广“学生步巴土”计划,鼓励学生步行上下学,由家长轮流护送。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人堵车,而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步行巴士(walkingbus)指一群孩子在两个以上大人的护送下步行上下学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既健康又环保的出行方式。参与“步行巴士”的家长会自发组织起来轮流护送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步行上学去(加拿大)加拿大的“走向绿色”组织向爸爸妈妈们提出建议:让孩子们步行上学去。  相似文献   

6.
去年赴英国伦敦度假,借宿在大学留学生玛丽家。本打算清早让玛丽带我感受一下伦敦的美丽晨光,可不巧的是,玛丽说要充当"步行巴士"司机。首次听说这一名词,我有些愕然。背起书包将要上学的约翰搭话:"步行巴士就是每天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走路去学校,我今年已10岁了,可以自己去上学,不再让妈妈开车送我了。"说完自豪地冲玛丽一努嘴,昂首挺胸,大步跨出家门。出于好奇,我征求玛丽意见,可否带我一起乘坐"步行巴士"。玛丽爽快答应,不过要求我必须给孩子们充当中文老师,我拍着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春节前,我随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小学校长考察团,赴英国学习一个月。M anchester市的30多所小学,都给我有一种相同的感受,那就是“英国的孩子真是幸福”,学习是孩子们的一种享受,校园是孩子们的生活乐园。一、学习是孩子们的一种享受M anchester市教育局长说:“教育不仅要让孩子们变得优秀,而且要让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在英国,孩子们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国家教学大纲对小学生学业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他们对知识性学习内容方面的要求,英国五年级的孩子在计算方面的要求跟我国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大的差别。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8.
育儿资讯     
《母婴世界》2014,(10):72-72
开学季,德国环保护航上学路 开学季来临,在汽车工业极为发达的德国,小学生们流行搭乘“步行巴士”,在成年人的带领下,身穿反光背心、“腿儿着”上下学,既安全又环保。  相似文献   

9.
England(1)     
路霸双层巴士可以算是英国的一个标志哦。早在1956年,这款红色的双层巴士就开始服务于伦敦的交通了。现在在伦敦市中心还保留有两条由双层巴士运行的观光路线,它们是9路和15路。  相似文献   

10.
《双语学习》2013,(10):F0004-F0004
在英国,人们喜欢随处搭乘红色双层巴士。这种巴士共有上下两层,人们坐在上层,就可以观赏伦敦的美景。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的一篇报道披露,1985年一年内英国有1404名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离开英国到其它国家的企业或大学工作,其中大多数到美国。单是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一个组织去年就吸收了1001名迁居美国的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坎特伯雷肯特大学副校长说:“事情很清楚,美国各大学企图通过聘用英国高校的教师来解决师资方面的困难”。 英国知识分子向往美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工资待遇。美国教师的工资比英国高得多,英国专  相似文献   

12.
快乐一路     
曹珊 《福建教育》2005,(4A):60-60
学校离集镇四里多路,步行得四十分钟,看一场电影无疑是一次野外拉练,可孩子们实在抵挡不住动画片的神奇魔力。12:30,集合铃一响,随着“噢”的欢呼声,孩子们雀跃拥出教室。一个念头从我心头闪过:“与孩子同行,如何?”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2009,(7):58-60
“英国中小学一般不开设暑期班,学生放假就是休息放松。”伦敦北部一所小学的教师布莱恩对记者说,“每到暑假,学校都要组织夏令营,家长们也要做个计划,安排孩子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特殊意义的壮举,中国青基会同香港著名慈善团体“苗圃行动”共同发起组织了“助学长征——公益助学步行筹款活动”。 10月15日, 21名志愿勇士从红色故都——江西省瑞金市叶坪红军广场正式出发,他们将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步行8038公里,历时305天,最终将在2005年8月16日(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日)到达陕西吴旗镇,完成世界公益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步行公益筹款助学活动。这21名志愿者16名来自香港,5名来自内地,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26岁。他们不但要自掏腰包支付这…  相似文献   

15.
罗尔德·达尔是英国的奇幻文学大师,他的书被孩子们评为是“最有趣、最好玩、最吓人”的奇幻文学作品。在欧洲各地举办的各类文学作品评选中,达尔作品的得票数多次超过了K·罗琳的《哈利·波特》,达尔本人也曾两度获“爱伦·坡文奖”和英国儿童文学最高奖——“白面包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底,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两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设有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辅导课以及“悄悄话信箱”、“心灵鸡汤”等项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两位“知心姐姐”也因此在校园里成为最受孩子们喜欢的公众人物。直到有一天。在“悄悄话信箱”里,“知心姐姐”看到这样一封信:“知心姐姐,我们都很喜欢你,可是再有两个月,我们就要毕业了。  相似文献   

17.
记得咱们中国有句话,叫“父债子还”,但在德国,我却看到了“子过父代”。儿子不上学,老子得坐牢。最近萨尔州的7名父亲,因为子女未上学,被判入狱。同时,警方派专车将孩子们接到了学校。其实,这7名父亲并未让孩子失学,而是组织了一个家庭学堂,让孩子们在家学习,但这种行为依然被认定为违法。  相似文献   

18.
王如君 《教育》2007,(9S):64-64
“英国中小学一般不开设暑期班,学生放假就是休息放松。”伦敦北部一所小学的教师布莱恩说,“每到暑假,学校都要组织夏令营,家长们也要做个计划,安排孩子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14,(12):16-21
这是第二节课.从学校办公楼三楼望下去,是内操场.30多名三年级的孩子在三名教师的带领下,来到内操场,简短集合后,孩子们分散到靠大楼的左边,三名孩子拿着手压冲气枪和自制卫星模型,以跑道为间隔一字排开,站在正前方的教师一声令下后,快速提压充气枪,随着一声“放射”的口令,充气枪将卫星模型发射起来,有的笔直向上,有的斜斜冲出,随之是孩子们集体欢笑和惊叹.三名教师中,有两名迅速抓拍“卫星”的“冲天而起”.  相似文献   

20.
每逢周日的下午,张文禹等几名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都会准时来到位于合肥市仪表厂宿舍区的友谊社居委,为这里的孩子们做义务家教。这是中科大青年志愿者组织“芳草社”与芜湖路街道共同倡导建立的“爱心家教”进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