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广西美术多以桂林山水、民族风情闻名于世。这种情形或给人一种误解,仿佛广西是一个处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之外的世外桃源。历时三年的《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饱蕴广西艺术家独运匠心的37件鸿篇巨制,将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呈现,以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向世人昭示了广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启动了广西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意味着广西艺术家眼里不再只有美丽的广西风光和绚丽的广西风情,也有了厚重的广西历史,意味着广西艺术家不再只是用悦目的风光取悦世人,用赏心的风情感动世人,而且能够用厚重的历史震撼世人、影响世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自1992年以来由广东美协主办的三次历史画展这一特殊的广东美术现象通过典型画面的分析对广东近现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革命、军事、民俗事件作出艺术的扫描及历史画创作规律作了阐述,并对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历史画创作在当前画坛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针对儿童美术创作的"故障"、"图式化"、"标志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观察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研究幼儿美术作品共性,阐述了幼儿美术创作教学中"生活"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竞争"、渗透"技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派美术受全球美术界关注。西方现代派美术追求平面化、二维性,这是西方美术史学家和创作者研究的课题。西方现代派美术自希腊开始了对东方美术的承接,本文重点探究西方现代派对东方美术吸收的路径与特征,指出西方美术自文艺复兴开始向东方艺术借鉴,他们丢弃了西方古典绘画的三维性创作手法,只追求东方艺术的视觉图像性与装饰效果,并没有对东方艺术境界与神韵进行深刻领悟,他们一方面坚持自我革新,一方面也在东方化的借鉴中推动全球现代美术的发展。了解西方现代派美术东方化的学习借鉴历史与经验,可以增进中国美术的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5.
<正>印象主义美术,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70、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它继承了库尔贝等前辈"让美术面向当代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使绘画作品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使绘画脱离了讲故  相似文献   

6.
以美术"第二课堂"的意义为切入点,对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真正的教育价值,让"第二课堂"开放性、个性化和特点与中学美术教学实际相结合,从而起到激发中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中学生美术创作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教师往往把基础训练与创作意识的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出现"重基础训练而轻创作意识培养"的倾向,影响了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从分析目前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对如何培养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创作意识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甘肃革命历史画既是中国革命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容延伸。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甘肃革命历史画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结合典型的甘肃革命历史画作品,阐释实践过程中的写实与象征手法,揭示其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存在着某些不重视写生的现象,这既不合乎绘画的艺术规律,也违背了中国绘画的历史传统。写生是山水、花鸟等以自然景物为反映对象的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厚的"师造化"传统,由此导致了宋、元两代写意画的出现,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最高峰。写意与写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写生对于当前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广东省"魅力岭南"DV创作活动的实践情况,介绍了DV创作活动在培养中学生历史素养方面的优势。从活动组织者的角度介绍了DV创作活动在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路径上的设计和实践情况。对DV创作活动在培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邹淼 《考试周刊》2015,(18):193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让幼儿"快乐"和"自主",通过激发兴趣和游戏化实现美术活动带给幼儿的"快乐",并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创作题材、自由表达创作心得和体验丰富的创作形式,发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歌曲表达的时代内涵,正是历史教学的主题。历史歌曲可以选用、创作、"掰歌"等。历史中有歌曲,歌曲中有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学参考》2014,(18):F0004-F0004
<正>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始建于1949年,以"祟尚求实、耕耘人生"为校训,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学校,也是广西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的样本校。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南宁四中历史教研组从学情、校情、教情实际出发,确立了"课堂改革、资源开发、课题研究、交流共享"的四大关注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在新课程与乡土历史资源、信息技术整合及课型研究等领域潜心探索,教研组成员承担多次区市历史公开课及讲座,获市新课程高中历史赛课一等奖;以广西博物馆为合作平台,开发以"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的"3合1"历史校本课程《博物馆探秘》;以课题  相似文献   

15.
"依史以演义"虽是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规范,但小说家们却并不拘囿于此,他们不但对历史素材进行大胆的剪裁取舍、规划布局,还会通过"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的手法对史实进行"移植",从而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意图。情节"移植"这种手法在历史演义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即史传文学中的虚构、戏剧改编中的变通、民间编创中的套用。在这种文化土壤中,历史演义小说家们将其运用得得心应手,并创造出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塑造出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很多 ,本文以广西乡土历史为例着重探讨在课堂上如何结合教材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一 ,课本中涉及广西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补充较多的材料。高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涉及或发生在广西境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 ,例如秦始皇开灵渠、太平天国运动、西林教案(马神甫事件)、蒋桂战争、军阀割据、镇南关大捷、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等等。但课本由于考虑到全局因素 ,不可能作过多的介绍。我们广西的学校不妨利用乡土历史补充适当的内容。拿秦始皇开灵渠来说 ,在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中只作了简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美术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红色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百年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主旋律,揭示了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美术是助推中国主流美术良性发展、传递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伤痕文学"打开了思想与文化变革新通道,但美术形式的革新早在伤痕文学之前就已经开始。美术与文学在时代驱动下形成了共同的伤痕记忆,主题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一致性。但伤痕美术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上,要领先于文学,显示出架上绘画的美术社会功能大于文学,其艺术性形成的历史影响也高于文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巡回画派"的批判现实主义适应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需要,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美术教育对我国油画创作和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我国美术创作和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1989年两国恢复友好关系,中俄美术交流在新的形势下走向平等对话.在艺术多元化今天,实事求是地看待俄罗斯美术,有助于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  相似文献   

20.
"漓江画派"之说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提出打造属于自己“画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阳太阳是第一个提出创造广西自己“画派”的美术家。而后提出广西应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去创建“亚热带画派”的是油画家涂克。黄独峰回广西后提出“岭南画派西移说”。区美协于1986年提出广西的风格,2003年提出要形成“漓江画派”。“漓江画派”的提出,对创作出一批高水平的桂林山水画,造就一批有成就有影响的桂林山水画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