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4):56-56,F0003,F0004
斯托肯巨石圈遍布欧洲的远古巨石遗迹约有5万余处,现在英国的巨石圈是最有名的遗迹之一。"斯托肯"一词在古代英语里是高高竖起的石头之意。威尔特郡的这些"高高竖起的石头"位于伦敦西南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根接一根地排列,现在成为了残缺的圆形,直径可达到70余米。人们只知道这些石板最高的达10米,大石柱顶上横架着的巨大石板,重的约有三四十吨以上,却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经历了多少年,它们又是为了什么竖立在这儿的?这更增加了石圈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2.
巫术是早期人类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法术,它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与事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体现了史前先民热衷追求"超能力"与"非常态"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为何无法用现代的思维和技术方式来考察巨石时期建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这么说,"巨石时代"的建造始终昭示着人对自身超能力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人们还热衷邓丽君歌曲的90年代,因了年轻的他的极力撮合——便把爷爷的古玩"存货"换成时髦的"三大件"——彩电、冰箱和录音机,因而自称白家的大"败家子"。90年代初,他头顶破草帽,足蹬破球  相似文献   

4.
叶炳昌 《寻根》2011,(5):51-54
旧时,广州有几种被人们排除在七十二行之外的畸形行当。主要盛行于清末民初,有的畸形行当甚至一直保持至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5.
雾本遇桃花     
正我生于阳春三月,或许天生就跟桃花很有缘,所以有关桃花的诗句,我都很喜欢。经典的如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缘于一次采风活动,我来到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真正认识了"十里雾本看桃花"的靓  相似文献   

6.
阿伦·罗尔斯顿是一位普通美国年轻人,登山是他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次在野外独自登山时遭遇的事故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惊人之举,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全美国人人皆知的令人钦佩的英雄。不久前,罗尔斯顿独自一人去犹他州东部“谷地国家公园”登山,在一处陡峭的山坡上,一块巨石突然滚动,罗尔斯顿躲闪不及,右臂被巨石死死地压住,任凭罗尔斯顿如何用力来推动巨石,试图抽出手臂,都无济于事。荒郊野外,连个人影也没有,罗尔斯顿只能坐等救援人员的到来。当时,罗尔斯顿只穿了短裤背心,野外夜晚的寒冷对他来说更是加重了严峻的考验。5天过去了,救援人…  相似文献   

7.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头雕像已呈现出老化状态。始于一千年前,在长达约6个世纪的岁月中,居住在该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用当地硬度较低的火山凝灰岩雕刻出他们祖先的形象。这些被称为“莫埃”的巨石——或许从采石场拖到它们现在站立的位置(其中一些曾经历了数英里的搬运)不久之后,就开始受到侵蚀,而多年来由于暴露在风雨之中以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正在加速风化、破损。  相似文献   

8.
古镇的四周的山上是上帝洒落的干瘪种子——那些缺乏营养的村子。山路像一条条枯瘦的干蛇把山村无力的绕上几绕,从山的这边爬到那边,吸干了村人的汗水终究没变得丰润一些,山在人们眼里呈现着不规则的形状。人就在这种不规则中,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舞蹈。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7,(3)
<正>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有一种石神信仰,即民众对体形巨大的山体岩石的崇拜。如羌族有白石崇拜,仡佬族有巨石崇拜,壮族有逢年过节向石神烧香致祭的习俗,白族民间则流传有"白岩天子"的神话。石神信仰源于山体崇拜,正如乌丙安先生所指出:"首先是人们敬奉那些奇异的巨大  相似文献   

10.
悬石     
悬石距缅甸首都仰光80公里的勃固省,有一座闻名全缅甸的佛寺。在佛寺附近的悬崖峭壁上,一块重达几千公斤的巨石悬在陡峭的岩石上,与地面的岩石间似乎还有一枚针的距离,形成一块神奇的悬石,任凭风吹雨打,这块悬石也不会从悬崖上掉下来。据传说,很久以前,人们可随...  相似文献   

11.
故乡柳树河村,不知何时兴起每个人都要有两个三个名字,一个是"官名",是按辈份儿由教书先生给改的;一个是"乳名",是出生后由父母或亲友给改的;还有少数人被人改了绰号,有些绰号会顺延几代,叫做"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2.
李似鸿 《寻根》2006,(4):72-74
在江西省修水县,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挑着两块石头赶路,途经修水时扁担断了,两块巨石得以留下,断了的扁担飞落在远处山腰的洞口。人们遂称这两块巨石为“担石”,山洞为“寻担洞”。今天,担石、寻担洞是修水县大椿乡的两处地名。  相似文献   

13.
医事记     
正她被几个儿女从几百公里外的大山里送来的时候,这个城市上空,正纷纷扬扬地飘着雪,无声无息,铺天盖地。仿佛是在一转眼之间,这个城市的房屋、道路,以及路旁裸露的巨石和四季常青的绿树,便与远处的群山和村庄一起,被厚厚的雪大衣覆盖起来了。她有五个儿女,他们当中有政府官员、警察、教师、医生,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办公室,和我交谈的是她在政府做官的大儿子。没办法呀,医生,他苦笑着对我说。他说的是他母亲的伤病。他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瓷器,承载了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甚至在很多藏家眼中与人的生命等值。"中国"在英语中之所以被称为"China"即瓷器,无疑是因为中国瓷器文化在世界产生了既广且深的巨大影响,并得到了举世公认的缘故。近年来,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窑精品瓷器不断刷新瓷器成交纪录。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期的瓷器不仅具有造型艺术,还具有绘画艺术和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在制造工艺上也更为繁复考究,一直是藏家追捧的热点。我们先来盘点  相似文献   

15.
杨义龙 《大理文化》2010,(1):113-120
大理古为"妙香国",佛教一度为南诏大理国的国教,崇圣礼佛,由来已久,大鹏金翅鸟亦为大理佛寺供奉其源于古印度的神鸟迦楼罗,在佛典中为"天龙八部"之一。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鹏之背,不知其几  相似文献   

16.
它可能是格雷的《挽歌》,诗里的每一行几乎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引语。托马斯·格雷所写的诗也许是英国语言中最有名的诗了。他的诗再版了数百次,译成我们所能想到的各种语言,甚至译成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他的诗一直被世人引用、仿效,我们几乎不知为什么他的诗如此受到喜爱。然而,下面他的几行诗作总使我们久吟不厌:  相似文献   

17.
让生命飞翔     
郭美芬 《大理文化》2011,(11):47-48
不知从哪一天起,风渐渐凉了,树叶悄悄黄了。成群结队的麻雀不知从哪里飞来,队伍源源不断。小鸟们有的落在树枝上东张西望,有的在枝丛间上下穿梭,有的躲在宽大的叶子下面栖息,有的干脆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屋顶露台的边檐上,书写着漂亮的"五线谱"。小精灵不怨恨水泥丛林的拒绝,把一朵朵白梅样的"纪念品",执着地洒向行人,洒向路面、洒向车辆。在人们无奈的叹息,冒火的目光中,鸟雀们躲在树枝里叽叽喳喳地笑乐开了。  相似文献   

18.
蓬遠樓詩話     
正傳杜牧《清明》詩真僞《千家詩》載《淸明》詩云:"淸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爲杜牧之所作,沿自《後村千家詩》也。此詩膾炙人口,每令人於淸明煙雨之時,念及提及也,而其詩牧之集中無有,人頗以爲疑。余嘗偶閱光緒八年金陵書局刻本樂子正《太平寰宇記》,其書卷九十《昇州》載江寧縣有杏花村,云:"在縣  相似文献   

19.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1):56-56,F0003,F0004
导语:石器时代的巨石时期可以说是人类史前文化的一个奇特的高峰,它以学生巨大的石头景观震慑着人们的心灵。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驱使史前先民建造如此伟大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5):56-56,F0003,F0004
巫术是罩期人类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法术,它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与事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体现了史前先民热衷追求“超能力”与“非常态”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为何无法用现代的思维和技术方式来考察巨石时期建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这么说,“巨石时代”的建造始终昭示着人对自身超能力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