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志新 《钓鱼》2004,(4):15-15
把标准悬坠钓组的长子线钩换成虫饵钩,并在这根子线上系上一小坠,两钩相距5~7厘米,小坠距钩同样3~5厘米就成为一钩装粉饵、~钩装蚯蚓的新钓组。这个结构与《风催标移的信号把握》(详见《钓鱼周刊》百期精选79页)一文接近,只不过该文是全用粉饵,所以双钩距离小。本文一钩用虫饵,为保证鱼儿安心吃食,小坠离钩3~5厘米,所以双钩距离拉大了。  相似文献   

2.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4):20-20
鱼吃钩送钩时,子线长度会影响灵敏度,鱼水平拉饵时会不会影响?如下图。设单钩悬坠钓组在水中悬浮,钓组为调M钩N,鱼在水平方向F吸拉饵钩时标尖下沉0.1厘米,求子线在10、20、30厘米长时饵钩的横移距离。在标尖下沉同样大的距离时,如果因为子线的长度不同,饵钩位移的距离不同,我们就可以分析鱼在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的关系。大家知道,鱼在吸拉饵的时间很短,标尖常常是有力的一扽。这说明鱼在瞬间吸拉饵钩时,水对钓组的横向位移阻力较大,钓组在瞬间没有或者很少有横向移动,这就使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相对简单,我们可以假设鱼的吸拉饵的时…  相似文献   

3.
尚立和 《钓鱼》2009,(13):24-25
做一个不在自身盲区中钩饵的提拉试验,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使用6厘米长的短子线,18厘米长的长子线,依旧调高钓低,一触一拖,这样,子线长度差就是12厘米,短子线钩饵距自身盲区下方边沿的高度就是12厘米;这样即便把短子线钩饵提拉的高于铅坠,甚至将子线向上拉直,钩饵还不会进入盲区。  相似文献   

4.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5):32-32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情况,下拉的角度可能因鱼不同  相似文献   

5.
笋子  张铨 《钓鱼》2006,(17):14-14
双调目调钓法(见《钓鱼》2006年2期),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显露其优点和缺点。曾经介绍过的使用“有钩饵调目”和“无钩饵调目”两种调目。主要优点是钓目、子线钩饵状态、钓组灵钝状态相关性很强.钓目能够比较精确反映水下子线、钩饵状态。换句话说.看到钓目就能够知道水下子线、钩饵状态。这对于精确调钓和理论探讨。很有好处;主要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要把双子线、双钩饵挂上、取下。不符合平常的操作习惯。平常保存线组时。子线和主线、连接环是连接好了的。  相似文献   

6.
川溪钓法因钓位、鱼种不同而不同。钓缓流浅水的餐鲦、马口、鲌鱼等快鱼,拟饵钓最有效。所用拟饵钓即昆虫状的毛钩,其形、色、味均要专门加工制作。拟饵钩无需另挂他饵,省时省事而有效。钓组为3.6 米或4.5米手竿,拴上齐竿线,结4-6 只小号毛钩便组成了串钩。脑线长6 厘米,钩距15厘米(目的是不搭缠钓钩)。插上辣椒形或纺锤形(适用于缓流钓场)中号浮漂,入水则可垂钓钓点水深1-1.5米为宜。若无毛钩用  相似文献   

7.
刘定龙 《钓鱼》2008,(17):18-19
淡水钓鱼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手竿钓、抛投钓、懒钩钓三类。手竿钓,按钓鱼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竞技钓、休闲钓和生产钓,按钓鱼的分类习惯可分为台钓和传统钓,按钓竿和线的长短比例可分为长竿短线、齐竿线、短竿长线钓,按用饵的习惯又可分为粉饵钓、虫饵钓、颗粒饵钓、包食钓、蘸粉钓等,按鱼钩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钩钓、双钩钓和多钩(组钩)钓。  相似文献   

8.
炸弹钩钓组炸弹钩,也称爆炸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炸弹钩钓大鱼的原理:将糟食饵捏制成团再把鱼钩按6个方向,嵌入3~5厘米的团饵中。钩饵入水后3~5分钟,饵团膨胀。当鱼吸食饵团时,钩饵进入鱼嘴。鱼感到有异物欲吐,锋利的钩尖已刺入,在鱼儿转变方向时扯动用于定位的铅坠,铅坠的作用力将鱼钩牢。当鱼儿越挣扎,钩子就会钩得更紧。使用炸弹钩钓组铅坠越大,钓钩的穿刺力就越大。炸弹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钓鱼》2008,(4):24-25
钩饵为什么会存在盲区,尚钓友的解释是:“当铅坠或一颗钩饵在某一时刻能使钓组处于平衡时,鱼摄食另一颗钩饵在一定水域中游动,不会对已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这一水域称鱼摄食钩饵的盲区。”尚钓友还举例说:“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钓组平衡时,他就处在自身的盲区之中,在这个时刻,鱼吸它入口或口含钩饵在盲区中游动,漂尖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串钩钓组     
李洪生 《钓鱼》2004,(10):35-35
串钩俗称葡萄钩,因形状而得名,它是抛竿或拉砣钓常用的钓组之一。多用于钓取栖息在各层水体中的各种鱼类,串钩通常为3—6只一组,子线长约5—12厘米,每钩之间的间距为10-20厘米,以两钩不搭挂为宜。每串以4钩最佳,换饵方便垂钓效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冬季在网箱附近垂钓,只要钓组合理,饵料对路,钓点选好,钓绩往往很可观。一、钓具的配备及组合软竿。要钓大鲫,钓位要深,通常网箱附近深2—4米左右,选用6米以上的软调、中软调竿。细线。冬钓用线宜用1号以下的强力线,不用脑线,独线拴钩。快钩。冬季鱼儿索饵动作较小,吞钩不深,要保证上钩率,首先要做到钩小而锐利,一旦发现钩尖略钝,应立即更换。小漂轻坠。浮漂可用星漂或小立漂。星漂4粒或配4号小立漂,细保险丝绕坠。钩组组合调灵敏。将控好钩的钓线穿上4粒星漂,每粒之间的距离1.5厘米,在距鱼钩上方3厘米处绕缠上…  相似文献   

12.
吴芜 《钓鱼》2007,(8X):9-11
这张“鲫鱼双饵钓法图”让人困惑,主要有两处:1.上钩子线长30厘米,下钩35厘米,两钩相差5厘米;2.上钩用3-6号钩搓雾化饵,下钩小,1-3号,是不是用与上钩相同的饵没有说明。说困惑是与我们已经接受的台钓钓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尚立和 《钓鱼》2008,(18):22-23
为什么钩饵会有盲区?又怎么知道盲区的位置? 每颖钩饵的盲区并非这颗钩饵本身所能造就的,它是整个钓组所受重力和浮力相平衡的产物。 当一颗钩饵的重量不能对已经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时,那么这颗钩饵就处在自身的盲区当中(如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或处在自身盲区的下方边沿上(如一触一悬状态,当一饵团重等于一钩重与调钓差之和时的两颗钩饵)。  相似文献   

14.
纪录台     
我在水库钓鲤鱼时,喜欢用玉米粒撒窝诱鱼,熟玉米粒挂串钩。这种方法劳逸结合,窝点一天续一次,钓饵不上鱼基本不用换。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钓组有几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此钓组线不能长于50厘米,否则影响抛投的准确和距离;二是拴钩不能太多,3枚最好,多拴钩因上面的钩离水底远,很难诱使鲤鱼吃钩;三是因钩少饵少,获鱼的机会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5.
张兴旺 《中国钓鱼》2004,(11):44-46
对悬坠长脑线钓组的下顿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鱼将饵钩吸入口内,吸饵力作用于钓组,钓组下顿;另一种是说,鱼吸饵后摆头,游动,游动力作用于钓组,钓组下顿。我们知道,鱼吸饵钩的力,是鱼对钓组的第一作用力,而鱼游动在吸饵之后。显然,两种解释不在同一时间段,也不是同一作用力。由游动力引起的漂相,从时间上讲,当属于次级反应;从力度上  相似文献   

16.
张铨 《钓鱼》2009,(7):22-23
3.钓组灵钝的多样性不容忽视,“简单就是优势”出于无奈。 钓组的灵钝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因为钩饵触底程度有多有少,子线弯曲程度松弛程度有多有少,两颗钩饵又有不同方式的组合,还有浮漂、坠子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可是,盲区论为各式各样的钩饵设计一些不同的圈圈,把钩饵划分在圈内圈外,于是分别出灵敏与迟钝。  相似文献   

17.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18.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8,(17)
三、淡水钓法很多,台钓一枝独秀淡水钓鱼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手竿钓、抛投钓、懒钩钓三类。手竿钓,按钓鱼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竞技钓、休闲钓和生产钓,按钓鱼的分类习惯可分为台钓和传统钓,按钓竿和线的长短比例可分为长竿短线、齐竿线、短竿长线钓,按用饵的习惯又可分为粉饵钓、虫饵钓、颗粒饵钓、包食钓、蘸粉钓等,按鱼钩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钩钓、双钩钓和多钩(组钩)钓。  相似文献   

20.
一、鱼竿1.价格:70—200元。2.材料:碳素或高碳素。3.调性:硬调或超硬调。4.长度:钓鲫鱼3.6米或4.5米,钓鲤鱼5.4米或6.3米。5.收缩长:80—105厘米,忌短节。6.常备:4.5米、5.4米各一支。二、渔线1.母线:直径0.25—0.32毫米,线长齐竿。母线与竿梢连接用活套。2.子线:直径0.1~0.2毫米,双子线双钩,线长10—30厘米,视水深和鱼情而定,两钩相距约3厘米,上饵悬空为诱饵,下饵擦底为钓饵。要求两钩在水中始终处于立钩状态。双子线拴在O型橡胶圈上,组成可替换的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