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愚蠢指数     
生活中,有不少做蠢事的人,比如:把垃圾倒进江河却来打扫岸边的清洁一族;纹眉纹成括号,割双眼皮割成肚脐眼的爱美一族;以为吃“脑白银”脑中就长白银,吃“虎鞭宝”身上就长虎鞭的进补一族;高价买来假债券,一心要到外国兑换巨款,钱到手怎么花都预先想好了的寻宝一族;认真念秘书起草的报告,把“此处请停顿,估计有掌声”都念出来的首长;自己过马路差点没叫汽车轧着,却敢预测别人有血光之灾的算命先生。有人在笑,不要笑,我们大家都有可能做蠢事,每人身上都有一个愚蠢指数。一般来说,我们的愚蠢指数大约在二百三,稍有闪失,就升到了二百五。由此可…  相似文献   

2.
儿童“任性”问题初探赵勤在辽宁省一个儿童特点调查问卷中,有一题问:“爸爸,妈妈做的饭不爱吃时你怎么办?.”81.6%的儿童坚决地回答:“不吃”,且各有对策:“我把饭扔了”;“告诉爸妈走开”;“让爸妈买别的吃”;“要重做”;“‘让爸妈吃”;“去奶奶家吃...  相似文献   

3.
长寿新知     
曹景艺 《老年教育》2006,(12):54-54
一些专家学在“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县调查,总结当地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靠海,常食海产品;二是当地盘产萝卜,常吃萝卜;三是一日三餐,两稀一干,即早晚喝粥,中午吃米饭;四是长寿老人多从事扎花工艺,手脑并用。  相似文献   

4.
高岩 《语文知识》2006,(7):37-37
《赤壁之战》中有“操当以肃还付乡党”之句,课本将“乡党”注释为“乡里”.语意不确。《周礼·地官·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间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并设置有: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族师,每族上士一人;闾胥,每闾中士一人;比长,五家下士一人。据此,“乡党”应为“乡土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5.
先要洗好碗     
张桦 《吉林教育》2005,(1):69-69
古代有个小和尚.他急于修成正果。一天.他去拜见一个有名的方丈。方丈让小和尚跟他一块吃粥,吃完粥.方丈站起来把饭钵洗洗,小和尚继续吃。末了.小和尚问方丈:“修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方丈说:“就像我。”小和尚又问:“大师也要修行吗?“方丈微微一笑,反问小和尚:“你吃好没有?”小和尚答吃好了。方丈就说:“那么,你去把自己的钵子洗一洗。“  相似文献   

6.
吃石头     
巧巧是一只顶顶聪明的鹦鹉,很多事情它一看就能明白。一次,它见小鸡吃东西时,把一颗小米粒般的石头也吃了下去,就笑着说:“小鸡呀,你太粗心了,把小石头吃下去,肚子会疼的。”“不。”小鸡说,“我吃石头是为了磨碎食物,帮助消化。不吃石头肚子才会疼呢。”又一次,它和山雀一块儿玩,看见一头非洲大象用牙齿凿下岩石,用鼻子卷着往口里塞。山雀大吃一惊地问:“呀!大象怎么会吃石头呀?”巧巧笑了笑说:“这有什24么奇怪,他吃石头是为了帮助磨碎食物哩。”大象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摇摇头说:“小鹦鹉,你说错了。我吃的这种岩石…  相似文献   

7.
爆笑超市     
<正>吃花生沐沐一边看电视一边剥花生吃,小姨在旁边看手机。沐沐:“小姨,把你的手拿过来。”小姨以为沐沐要给她花生吃,欣喜地把手伸过去。沐沐:“帮我把这些花生壳扔掉吧!”陪喝药的老爸明明咳嗽,医生检查之后说:“有点咳嗽,我给他开一瓶小儿止咳糖浆。”爸爸:“能开两瓶吗?”医生:“一瓶差不多就能好。”爸爸:“另一瓶是给我吃的。我喂孩子一勺,自己就得陪他喝一勺,不然他不喝。”  相似文献   

8.
笑弹N枚     
被笑弹击中者紧急自救法:被一枚笑弹击中,龇牙裂嘴大笑10秒;被两枚笑弹击中,龇牙裂嘴捧腹大笑20秒;被三枚以上笑弹击中,龇牙裂嘴捧腹满床打滚大笑30秒以上!在饭店里,顾客不满地对侍者说:“你给我端来的这只鸡怎么除了皮就是骨头?”“怎么,先生,您还想要鸡毛吗?”吃鸡一个男孩吃了很多饼干,还想再吃。父亲对他说:“快别吃了,再这样吃下去,你的肚子会爆炸的。”男孩说:“不要紧。我再吃时,你可以躲开。”肚子爆炸“我看不清太远的东西,医生。”病人对眼科医生说。“请跟我来。”眼科医生把病人带到外面,用手指着天上的太…  相似文献   

9.
公平起见!某日某中学,督学到校抽考,在晨会上向学生宣布:“为了公平起见,今年我先抽考一年级,明年二年级,后年三年级”。学生闻言后……可笑级别:大?儿子问老爸:1和20哪一个大?老爸:当然是20大!儿子:那么我考了20名,不就比第1名好!可笑级别:考试篇老师说:“平时考是点心,百吃不厌;段考是正餐,定时定量;联考是满汉全席,一次就够,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呢???????”学生说:“报告老师,我们正在减肥!!!”可笑级别:吃烧饼有个人肚子饿了,到烧饼铺买烧饼吃。吃了1个没饱,再吃1个还没饱,一连吃了…  相似文献   

10.
好诗文可以“吃”,历代“吃”诗的人还真有呢!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年迈时就曾把诗当“早餐”“吃”,瞧:“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他居然把王半山(王安石)的诗,真的当“早餐”,正“吃”得津津有味。读了让人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12.
赵付燕 《家庭教育》2007,(3X):30-31
这是一个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发给4名被试儿童每人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结果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两颗软糖”。[编按]  相似文献   

13.
管理学中有一个“瓜子理论”,它告诉我们如下规律:其一,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其二,一旦吃了第一颗,就会吃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其三,在吃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如去洗手间等等。但回到座位上后,还会继续吃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其四,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吃光为止。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  相似文献   

14.
小兔吃萝卜     
一天,我拿着萝卜到后院去喂小兔。我一进后院,就大声喊:“小兔,出来吃萝卜啦!”只见小兔探出头,看看我,又把头缩回去。我拿着萝卜逗它。小兔好像在说:“嘘!我正在捉蝴蝶呢,有什么事,等我‘忙’完再说。”我想让它快点把萝卜吃掉,就去追小兔,小兔害怕极了,好像我要把它吃了似的,赶紧连跑带跳。我追不上,它又得意起来,跑到我身边,低下头好像在说:“对不起。”我哈哈大笑。小兔用鼻子闻了闻我,然后用眼睛盯着我,好像在说:“主人,您带了萝卜来,对吗?”我说:“你听话,我就给你吃。”小兔趴在我身边,真可爱。我把萝卜…  相似文献   

15.
出发 木里一边吃巧克力,一边看小人书,他差不多把大嘴忘了。 大嘴从书包里费劲地爬出来,提出一个建议: “分一点巧克力给我吃,行吗?” “行!”木里大方地掰下一小片巧克力,递给大嘴。 大嘴一口就把巧克力吞了。 “很甜吧?”木里问大嘴。 “甜吗?”大嘴眨巴着睛睛,“我不知道,让我再尝尝!”大嘴一把夺过木里手中的巧克力,”咕咚!”全吞进了肚子。 木里气坏了;“我不跟你做朋友了!” 大嘴躲进书包,哭起来:“呜呜呜,我没有朋友,我也没有妈妈,我真可怜!”他这一哭,木里也觉得他确实可怜。木里把另一块巧克力从口袋里掏…  相似文献   

16.
<正>前几天,妈妈买回一袋有小熊图案(àn)的饼干,我可喜欢吃了。我很快就把一袋饼干给吃光了,还让妈妈再给我买了一袋。不过,一样东西吃多了可能就不觉得好吃了。这不,第二袋饼干,我才吃了几块,就不想吃了。我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吃这个饼干了,你给我买点儿别的零食吧。”妈妈摇摇头说:“不行,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发明一种药,这种药有特效,吃了能让人变小或变大。我想把这种药给我们的张老师吃。因为张老师非常厉害。我们班的同学如果因有事迟到了,他会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而且中午还会把同学留下来;如果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谁做错了或没完成,他就会狠狠地打谁的手板,而且还会罚他重做10遍……我们的张老师太厉害了,我只想能有机会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把这种药悄悄放进他的杯中。他喝了这种药,一下就变小了。他对旁边的一位同学说:“杨亮……”“你敢叫我的名字!”“杨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王老师…  相似文献   

18.
浓淡有致 韵味无穷——谈鲁迅小说里的“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个人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更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的国度,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吃”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泱泱大观。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苏轼有“口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洒脱;岳飞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鸿门宴》里的樊哙吃掉一只生猪腿,赢得了项羽一声“壮士”的赞叹;《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先后偷吃过王母的蟠桃、五壮观里的人参果,  相似文献   

19.
要说这个小标题,其实不为过。你瞧, 姐妹中眼见着己瘦得一把骨的还嚷嚷: “哎哟,这段时间我小肚子的肉怎么又多 啦……”“我的下巴颌居然有肉啦”;生 个孩之前之后姐妹们挂在嘴边最多的就 是:“真怕生完小孩我的体型走样……”,“完了,我胖得不成样儿,赶紧减 吧!”……您再看,秧歌儿队的老奶奶们 见面也居然齐刷刷地把“眼球”抛向那 位“条儿顺”的:“看她体形好,穿什么也好看,显年轻”…… 按说减肥,咱们谈的不少啦,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多吃,减掉那个部位的脂肪应该怎么个锻炼法……今儿个,咱们有请减肥方面的专家张惠先生,针对姐妹们最关注的减肥热点,畅谈真知灼见,来个系统大点兵,您意下如何?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呢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灌,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这时,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