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中的估算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是在求近似答案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与精确计算相对应。加强估算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计算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提出“加强估  相似文献   

2.
估算是对事物数量或计算结果做出粗略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日常生活、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很大的便利(如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合理等),对于学生数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并对估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第二学段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六个,如让学生能结合  相似文献   

3.
估算是在日常生活、测量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判断时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估算技能呢?笔者认为,在估算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八性”:  相似文献   

4.
段立庆 《青海教育》2008,(12):47-47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林占盛 《教育》2013,(21):57-58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是人们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是精算的重要补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中均提出加强估算的要求,估算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关注的热点和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的亮点。然而,许多教师没能正确把握估算的重心,常常为了教估算而学估算,把估算当作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更不用说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孩子把估算变成学  相似文献   

6.
估算,是对事物数量的估计,主要是埘运算的结果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数学课程标准》在二三个学段都指出要加强估算,其中在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说到:“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旋 《小学生》2010,(2):27-28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精确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了。新课标实验教材已把估算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分散在各学段中加以教学。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3年级)“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4~6年级)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估算能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估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发展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课标教材给予估算以重要地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当前需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时便可运用估算获得结果。可见,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估算能力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培养估算意识、技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扫描反思新课程下的低年级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我认为教材编排、教师教学、学生情况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教材对估算教学内容编排不连贯、不合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的一  相似文献   

11.
估算对学生发展数的认识,培养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要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提出了“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提出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值范围。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小学阶段)的要求,谈谈自己对估算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估算,不仅是因为信息高速扩张对小学生计算方法的选择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计算工具快速便捷和普遍采用对小学生大数目笔算要求有所降低的客观反映。更为重要的是,借助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国家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加强估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我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估算...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由此曾经"可有可无"的估算教学摆到了人们面前。然而由于功利性因素的干扰、应试教育的导向,以及一些教师"精确计算"的惯性思维作祟,使得"估算"尽管有《数学课程标准》的保驾护航,尽管有名家大  相似文献   

16.
赵洁 《小学生》2010,(5):53-5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纵观整套教材,“估算”作为正式教学内容每个学段都有安排,贯穿于小学计算教学的始终。可见,“估算”的教学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一项教学内容。以下是笔者对估算教学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17.
唐少雄 《福建教育》2006,(10A):41-42
《数学课程标准》对各学段估算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该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估算教学?现结合人教版实验教材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谢新发 《小学生》2013,(12):128-128
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和预测的过程。虽然只是对运算的结果作出粗略的估计,然而估算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它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针对估算就提出"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理解估算的意义"。这足以体现估算教学的地位。一、估算教学的具体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缘起1.课程改革的呼唤“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这一领域调整的重点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数与代数”中共有45条具体目标,其中有关估算的目标有5条。如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等,在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等。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是亟需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娟娟 《江苏教育》2007,(20):23-25
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