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曲问”方法举隅福建省上杭临江学区城东小学钱“曲问”是指为解决某个问题,运用迂回折绕的战术,提出相关的另一个或几个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使学生思维的产生、发展的方法。在教学中常会遇到答域宽、难度大的问题,当采取正面强攻的直问法,学生“启而不...  相似文献   

2.
<正>"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是姜太公的睿智和风骨。课堂提问作为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和师生思想交流的主要方法,也有直曲之别。曲问是我们所应提倡和争取的,这是一种教学机智。曲问,即迂回提问,问在此而意在彼,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曲问不是故弄玄虚、艰涩隐晦,而是打破一味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提问所造成的启而不发的僵局,问得具体生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兴趣,启迪思维,曲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有直与曲之别。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尽量回避直问,力求采取曲问。曲问,即迂回提问,它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着眼于教学实际,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使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学生必须多动脑才能作答。同时,它也以其强烈的趣味性诱人探索,从而发现问题的真谛。为什么提倡曲问?首先,入的认识从米就不是直线运动。其次,生动活泼的曲问也符合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特性,它能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目的。怎样进行曲问呢?一要变中求新。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大不一样,提问时应尽量回避“是不是…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可针对教学重难点,迂回突破,旁敲侧击,变“直问”为“曲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变教师“提问”为学生“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变换提问角度,转换提问内容,变教师“要问”为“不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取得答案。曲问含蓄生动,问在此意在彼,大大增加了思维容量。巧妙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心智,兼有很高的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价值。在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游览园林,人们都追求曲径通幽之妙;临江而望,大都惊异于波峰浪谷之美;欣赏作品,读者都有“文似看山喜不平”之感。这种审美情趣反映到课堂提问上,学生总喜欢迂回灵活、引人入胜的提问,希望进入充满美感与活力的教学境界,激起心智与情感的浪花。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提倡课堂曲问。曲问,即迂回提问。它力避平直,而着眼于教学实际,力求问得灵活、具体、生动。它有较强的思考性,学生一般要多动脑才能作答。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虚求实虚实相…  相似文献   

7.
一、直问与曲问相辅相成。提问通常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一语中的,是为直问。但有时却可以迂回绕道,问在此意在彼,这是曲问。如讲《机械工程测试学》中“栅栏效应”中的“栅栏”,不直接问“栅栏”是什么意思,而用曲问:“栅栏”即为“篱笆”,那么“栅栏效应”就是“...  相似文献   

8.
曲问种种     
提问,有直与曲之别。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尽量回避直问,力争采取曲问。曲问,即迂回提问。亦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也”。它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着眼于教学实际,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生动。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曲问,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认识从来就不是直线运动,而是螺旋式地前进的。少年儿童的学习也是如此,它是在已有的概念体系与新获得的信息的统一过程中,在变化着的客观世界与思维着的主观世界的矛盾统一过程中波浪式地逐步发展和提高的。所以少年儿童在课堂思维运动中,那些起着指路碑作用的提问,也应反映出认识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另方面,生动活泼的曲问也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它  相似文献   

9.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一、在“曲问”中激趣 课堂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促进学生的思维从静止的潜隐状态转到活跃的显现  相似文献   

10.
提问的方式方法,要因目的而异,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亦即要讲究提问的辩证法。 一、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引入新课、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中,常用直问法。 曲问,就是旁敲侧击,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清  相似文献   

11.
解敏 《语文天地》2018,(1):27-2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有效提问。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直接设计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没有新鲜感,不利于其自主性的发挥和个性化思维的提高。在课堂提问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巧妙曲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就如柳宗元的诗所云——“惊风乱飚芙蓉水”。课堂提问常常是一个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连锁过程,更何况有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讲究诱导艺术,忌直贵曲。曲问,即迂回提问,亦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也”,它不是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着眼于教学实际,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生动。生动活泼的曲问,反映出认识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也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它能利用其好奇、进取,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目的。归纳起来,教学中的曲问,主要形式有:一、变中求新。实践表明,问一个问题,由于问法角度不同,效果也…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利用“DISLab”对通电自感实验暂态问题的“异常”图像进行半定量探究,发现了“异常”原因,让学生利用该系统解决了由系统本身带来的“问题”,为以后利用该系统探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提问对促进知识建构具有引发无意注意、铺设思维路径、推进深度学习的教学价值;辨问、曲问、追问、逆问等提问方法可在知识建构中起到加深理解、指导分析、强化综合、建立评价的作用;设计"what""how""if"3类问题,可促进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3类知识的建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思维、建立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曲问技巧例谈双城市第五小学校刘正生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可谓“运筹斗室之中,决胜课堂之上”。提问,有直与曲之别。曲问,即迂回提问。它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着眼于教学实际,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生...  相似文献   

16.
课堂曲问艺术举隅江苏沭阳师范学校朱少建江苏灌南实验小学徐芳芳所谓曲问,就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并不直接了当地提出这个问题,而是通过另外设计一个或一组问题以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提问方法。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讲究步步启发,很符合认识规律,尤其适应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巧设曲问以趣促学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曲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其思维的敏捷性。所谓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需开动脑筋思考才能回答准确。它有多种形式,从问与答的双方看,则有“问曲答直”、“问虚答实”、“问误鉴正”等。曲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懂得什么该讲 ,什么不该讲 ,这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 .我们在例题教学中巧妙运用“不讲”艺术 ,只是设置问题解决的环境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的途径加以解决 ,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有效地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不讲思路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思考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是思路 .教学中发现 ,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思路 ,往往容易遗忘 ,以后碰到类似问题仍是束手无策 ,而经过学生自身思维活动得到的路子 ,却容易在大脑信息库中被击活 ,做到得心应手 .因此教学中应创设探究氛围 ,促…  相似文献   

19.
提升问题质量,优化问题设计,是研究与改进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曲问就是迂回曲折地问、旁敲侧击地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曲问,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化难为易,提示路径;二是变呆为趣,遥叩意图;三是细处着眼,展现个性.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要做到教师起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讨论是最好的形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何时组织讨论呢?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一、“曲问”“卡壳”时。教师设置的曲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求理解课文,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学生认识结构的欠缺,往往造成课堂巧问“卡壳”,此时,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及时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集体努力,打通脉络。例如我在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