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字题是用文字表述的式题,介于式题和应用题之间。它既是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概括,又是式题的语言表述形式。通过文字题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顺序的理解,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熟悉数学术语和运算符号,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  相似文献   

2.
本册教材编排,有两个循环,同时加减交错,重复繁琐,脉络不清,学生不容易掌握规律。建议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别归在20以内数的认识及20以内数的不超十加减法里,同时加减法也分别归类,这样可以在掌握了加法的基础上学习减法,系统性强,便于集中讲深讲透概念,突击重点,揭露规律,熟练运算。原教材是式题和应用题混杂编排,这样学生在运算上还未达到熟练程度,甚至对概念还未掌握清楚,马上就要来解应用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困难更大.因为解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列出算式,而且还要求计算的正确、熟练,任务是较复杂的。建议把应用题分别集中在加、减法式题以后讲解(如加法、加法应用题,减法、减法应用题)。这样安排就使学生能在熟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题多变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一题多变,就是把一个应用题变成两个或几个连续的简单应用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由分步解答到列综合式解答。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各种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就是锻炼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想要培养小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培养小学生运用相关的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的能力。因此,为了可以使小学生的解答应用题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应该将变式练习引入到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变式练习的引入,有助于帮助小学生解答不同应用情境下的应用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变式练习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时运用变式练习。  相似文献   

5.
计算式题历来以其枯燥乏味、计算繁冗,不被人们所重视,认为只要按照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就可以了,很少提及它与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关系。其实,式题与文字题和应用题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将式题改编成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教科书中,插图很多,在教学式题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和学具,渗透一些应用题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应用题打下基础。 1、挖掘教科书中插图与应用题的内在联系。为了使学生早一点接触应用题,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在教学时,应把应用题知识渗透到式题教学中去。如在教学5加几的加法和5减几的减法时,把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少数教师对式题教学不那么重视,认为式题是“死知识”,应用题是“活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式题教学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计算的正确率不高。其实,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式题计算是解答应用题和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对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式题计算中出现错误的情况及其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重视对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式题运算的准确性、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题型,不仅考查了小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应用题解题指导,从而突出应用题的实际性、多样性、开放性与应用性等.现本文就从理解题意、形成解题思路、汇总解题方法与变式训练等四个方面入手,真正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实现他们数学成绩的大幅度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相似文献   

9.
式题、文字题、应用题题型不同,但关系密切。式题是基础,文字题是式题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式题发展到应用题的中介;应用题则把文字题用丰富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习惯,学生做作业,应用题一定要抄题。然而,我发现抄题对学生并无多大益处。不抄题有很多好处。 (一)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一节课40分钟,学生作业不过10多分钟,如果每节课做三至四道应用题,要求学生抄题,应用题有长有短,学生抄题有快有慢。一道应用题抄完,字写得快的学生要1.5~2分钟,而字写得慢的则需2~3分钟。不抄题至少可以节省6~8分钟的时间,用这6~8分钟就可以多做几道题了。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多练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文字题教学,从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开始。在以后的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量。文字题与式题、应用题有密切的联系,学生解应用题时,理解题意之后,一般都把数量关系抽象为文字题,然后列式计算。在教学中,若能抓住联系,认真挖掘其智力因素,进行思维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知识,增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而且还会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字题”故名思意是用文字叙述的题,它能简单、直接、明了地反映着数量关系。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文字题是继式题之中,启应用题之前,它是由式题向应用题转化过渡的桥梁。 从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上看,文字题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需要;是丰富学生数学语言的需要;是面向大多数,后继学习的需要。总之,无论从小学的数学,还是到中学的代数,或从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难易程度上,无不体现着文字题的重要作用。所以,文字题教学不可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我们农材小学教师调动频繁,所任的科目也是经常变换的,很难为学生打下系统牢固的知识基础。一般学生都不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很低。特别是两种量比较的应用题,学生更是模糊不清。针对这一情况,我编了一组不同类型的两种量比较的系列题让学生练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系列题共分四组: (一) 被比量是已知的加减法习题①小华做了300道题,小明比小华多做50道,小明做了多少道题? ②小华做了300道题,小明比小华少做50道,小明做了多少道题?  相似文献   

14.
讲清讲透概念,使学生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概念,从部分知识的判断过渡到整体的推理思维,这是学生掌握应用题一般规律的前提。小学数学的行程问题中,学生对基本题一般掌握得比较好,难点是变式题,特别是对多步变式应用题,往往不能从题中找出主要数量关系。其实,各种变式应用题都是由基本的数量关系展开的,能否根据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字题教学浅谈凤阳县临淮工人子弟小学王培玲文字题介于式题写应用题之间,它既是式题的语言表这形式,只是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概括.它的类型千变万化,分布在各个年级。教好这部分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和深化,还为学生顺利解答应用题奠定基础。因此,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一道应用题许多学生会很容易作出正确的分析及解答,而做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却一错再错。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计算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地做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教师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初讲复合应用题时,一般都用基本应用题作准备题(又称辅助题),铺路搭桥,启发学生思路。但是,怎样才能用好准备题呢?我们认为关键是揭示基本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花时少,效果好。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一) 图示法图示法就是通过对比基本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把相关部分用框图连接起来,以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找到解题方法。例如,教两步求和应用题,可以用求和基本应用题作准备题,然后用图示法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18.
简单应用题一、知识概要简单应用题就是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它包括整数、小数应用题,还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所有的简单应用题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解答时无非是求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的和、差、积、商。简单应用题是一切应用题的基础,无论多么复杂的应  相似文献   

19.
比例尺应用题是归一应用题的特例(即每份数已知),是倍率、分数应用题的变式,是比例尺概念的具体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展开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式题:文字题,应用题三者的相互关系是:式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是学习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基础;文字题是由数字和数学术语组成,是式题的变形和向应用题的过渡;应用题是由丰富的生产、生活语言所表达,是式题的进一步发展,是这三类题的学习重点.有的教师在讲式题时只要求学生会根据运算顺序计算,讲文字题时只要求会列式计算.而不让学生理解题意,这就给应用题教学带来困难.学生不仅接受得慢,而且有些学生经常列错算式或者不会列式.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三类题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使我认识到从三年级开始,必须将式题、文字题和应用题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