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揣摩教材,生活积累1.教材任务前置。首先,提前明确习作任务。对每次习作乃至全册教材的习作要求,教师都应在充分酝酿、精心准备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原有习作基础、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充分整合,制订最佳方案。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前或一册课文教学前,把习作要求、任务、方法等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提前准备。  相似文献   

2.
课前确定了复习单元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了教学评价,划分了板块教学内容后,接下来就需要教师以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主线),以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以目标优化教学环节。一、主线明确很重要复习单元课的主线可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闯关等游戏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师、学生和媒介知识三要素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媒介知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2)教师将媒介知识解构成离散的知识单元,并将其用各种感觉器官可以接收的信息形式(文字、图像、声音、动作、气味、接触等)输出并且传递给学生;(3)学生启动各种感觉器官接收各类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单元,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通过内省矩阵将离散的知识单元融合成完整的知识概念和知识核;(4)教学相长,教师经过教学相互作用,通过其内省矩阵,也将逐步深化其对媒介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单元主题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设计好单元导读课,让有着相同主题的课文整体性地映入学生的眼帘,使学生在头脑中对主题形成更为鲜明的印象,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也增强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在一个单元每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在运用中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技能。最后,一个单元课文教学结束后,除了完成综合练习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所要积累的写作方法、阅读方法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强化认识。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教学分六学期若干阶段,每一阶段又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穿插安排若干个单元,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需要教师对高中三年的教学以及每一阶段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认真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找准单元教学的切入点,采取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的阶梯式培养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找准单元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整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情和需求,对教材  相似文献   

7.
钱梦龙先生说过:“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一单元或一章(节)内容授完,及时小结,有利于学生疏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使所学知识变得完整、系统,从而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有些教师往往不注重这一点,在单元(章节)小结时,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罗列,解决几个疑难题,或干脆将小结课上成习题课,丧失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良好  相似文献   

8.
备课刍议     
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是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备课一般可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在学期开始之前定出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规定总的教学要求,每单元的进度和时数。在进行一单元教学之前,拟出单元教学  相似文献   

9.
傅登顺 《江西教育》2010,(12):22-23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以下简称“单元教学”),前人早有说法,《课程标准》也有规定,教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了两张皮。很少有教师对单元教学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维护,忽视单元教学成了教学的惯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对知识内容的思考 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教学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章的内容时,根据以往授课时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把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由浅入深的原则给予调整,使学生学习轻松易懂。  相似文献   

11.
肖敬 《湖南教育》2005,(16):31-31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或未学过的知识,对它们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以达到激发兴趣、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的一种阅读方法。一、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现行语文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集中的训练目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比较同一单元内课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帮助他们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学起来就会倍感轻松。二、比较阅读能激发学生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如教学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教师可补充《…  相似文献   

12.
黄江萍 《考试周刊》2023,(10):77-80
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师开展教学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单元教学的设计与构建是新课标强调的需要教师研究的内容,教师可以从单元知识出发,围绕核心素养,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目标、课时任务、教学资源做出调整,在课上,教师则需要围绕教学进行有效设计、协调,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开展了对语文教材进行单元整合的实践探索。下面我就以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我对写景类课文单元整体教学导读课的初探。一、单元整体解读进行单元整体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单元进行整体解读。教师在把握编者对这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单元导语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教师设置单元导语,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但是诸多教师忽略了单元导语的重要性,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能进行全局把握,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单元导语的实际应用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一、合理构建导语结构,突出单元学习重点单元导语是小学语文单元课程学习的引路石,教师应该从导语的内容构成入手,加深学生对导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张芸 《教师》2023,(25):36-38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可以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文章作者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简述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的含义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可以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找出单元教学方向,并避免直白引入语文要素或将其过度拆解为零散的知识碎片的问题,最后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设计教学活动、研判单元教学成果、组织学生迁移运用等策略推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实践证明,理性探索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要点和策略可以辅助教师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特定的导语,导语当中明确指出了单元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任务,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教学的特点,结合单元目标展开教学。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现代化、创新化、整体化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详细解读单元课文,精心设计任务群,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文章分析了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价值,阐述了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任务群的设计方法,并探索了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专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注重内容的整合,单元整组教学因而受到教师们的青睐,而单元导读是单元整组教学的第一阶段,它起着学习导向的作用。教学每单元之前,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们到单元里走上一回,大概浏览一下本单元所有的内容,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是以"生本思想"(其核心是学生自我认识)为前提,教师发展(其核心是学习与思考)为条件,以"单元知识结构"为基点,以单元知识结构的确立、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单元学习检测的编制、学习活动的设计等五大环节及其关系为架构,旨在追求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升的一种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提示 (一)教学要点参考(略) (二)教学重难点参考(略) (三)教学建议参考(略)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资源 (一)用英语进行常规介绍 1.在PEP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C部分都有一个“Good to know”环节,主要是在文化和情感方面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升华,只要求学生对其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有些内容进行深化,从而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1.体现学生主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月球》单元教学内容虽然都是围绕月球展开,但是每一课由于探究的内容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