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郭齐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对于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效用,其中"创生"、"尊...  相似文献   

2.
试论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对接──兼谈体制创新高勇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伟大的转变,涉及到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一系列矛盾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肩负的重要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更好地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分清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正确制定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伦理在人类伦理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和面貌。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国传统伦理可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张岱年先生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中表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坚强的凝聚力,打不烂;第二个是同化力,能够团结同化所常接近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传统上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说:“一个凝聚力,一个同化力,都不是…  相似文献   

5.
传统义利观的基本精神及其价值屈培恒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人们把目光转注于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审视和再评价,传统义利观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评价的重点是传统义利观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问题。不少学者把传统义利观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不仅深刻地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鲜明地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和政策.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冲突,然而也存在着某种适应性。如何减轻冲突,增强其适应性就成为我们的一个迫切任务。本文认为应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点来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由汉字书写而成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思维及其精神特征,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象征,深刻地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结构和精神追求。一定时代的艺术是该时代文化精冲的美的再现。同时也必受该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勃兴的几个问题熊述碧我们这里研究的是以文学艺术、精神产品为主体的文化勃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们对文化的困惑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过。邓小平同志针对文化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刻的论述,是新时期文...  相似文献   

10.
同情·开发·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立天对传统文化应取什么态度,这是涉及我们民族的特性、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值得认真对待。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的比较,我以为对传统文化,第一是要同情,第二是要开发,第三是要创新。所谓同情,就是要客观地体察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亚洲正经历着一场金融危机。在探索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时,有人把文化因素尖锐地提了出来,并且归罪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甚至认为亚洲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就不能不唤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反思。不少人认为,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许人们清楚地记得,在东亚崛起以前,西方学者曾把“儒家文明”批评得一无是处,认为它既是封建帝制的可耻护符,又是小农社会的愚昧象征;而随着东亚经济的腾飞,某些西方学者却赞扬东亚的“儒家文明”,誉之为无可匹敌的文化动力。曾几何时,东亚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又有人…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与现实有机契合──《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介洞庭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如何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其青春活力,努力挖掘其现代价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并寻求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市场     
文化与市场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在最近一次文化与市场的学术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这不意味文化完全按市场经济和市场取向来发展。文化不能批量、重复生产,也不能以追求金钱为唯一目的,只能借助市场推动文化发展,而不能把文化推向...  相似文献   

14.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与青岛、烟台毗连,西与东营、淄博接壤,南靠沂蒙山区,北濒莱州湾,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六市,昌乐、临胸两县,总面积15860平方公里,总人口816万。近几年,潍坊在实施“外向带动、城乡一体、沿海开发、科教兴潍”四大发展战略中,注重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瑰宝,做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文章,逐步探索出一条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潍坊历声悠久,山河秀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是理想的风景旅游区。晚…  相似文献   

15.
黄刚 《华夏文化》2008,(3):19-2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6.
公职人员与传统文化栗子这里所说"公职人员",泛指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做事的人员。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如果能对祖国传统文比感兴趣,那将是最好的享受。为此必须排除一些思想障碍。"一切都在变化。社会在前进。过去的东西其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并不相符。因而对于公务人...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一大批人员涌入了市场经济大潮,流通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体制的发展格局。面对这种新的市场经济态势,如何正确处理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以文化市场为视角,略陈管见,旨在让大市场中的管理者与经营者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公德教育与传统文化张惠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启动并加速,我国已由此进入了制度变革的转折时期。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不能不影响到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使得道德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暂时处于新旧摩擦的无序状态;加之一个时期以来对...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们各自的优秀传统,如何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毗邻的文化大国,两国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采的民间艺术。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文化艺术,诸如音乐、民间舞蹈、民歌、芭蕾舞、大马戏等等绝不陌生。特别是近几年来,两国间的文化艺术往来络绎不断,生动活泼,令人欣喜。最近,我就这个问题走访了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处一秋波塔(POTAPENKO)和新闻处H秘伊萨耶夫(ISSAEV)在一间宽敞的大客厅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们二位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待我说明来意,,他们就滔滔不绝地开始了介绍。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两国签订了包括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