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在并喻文化时代,师生关系有了新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教师在前喻文化时代和并喻文化时代的不同角色的对比,论述了在并喻文化时代,新型教师角色所具有的特征和如何进行重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想 《小读者》2012,(2):80-10
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传承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相似文献   

3.
林纾与五四时期"新青年派"的文化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一种传统主义的常识与全能主义的理性之间的冲突;前者力图维护的是一种其所认为的超时代的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后者则是要追求至高的善,以建成一个现代合理性的社会。这种冲突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典范的转换以及传统的后喻文化传递方式向并喻、前喻文化传递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三喻文化"与成人教育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德从文化传递的不同方式出发,将人类文化分为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三种类型,并阐述了不同文化类型中相应的教育模式。具体就成人教育而言,后喻文化对应着后喻式成人教育,同喻文化对应着同喻式成人教育,前喻文化则对应着前喻式成人教育。人类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向都表明,在后喻式、同喻式和前喻式成人教育模式融合共存的前提下,前喻式成人教育的发展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界定1.同喻文化一个时代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传递机制。玛格利特.米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  相似文献   

6.
一、后喻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三喻文化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于20世纪60年代针对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全球性、历史性的代沟等现实问题,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角度提出的。她把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文化分为三种形态: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通过自  相似文献   

7.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人类文化传递方式的差异出发,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化传递模式划分为三种: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同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而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米德进一步指出,在急速的社会变迁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8.
教师能否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甚至是学生一生的成长。美国女人类学家玛格丽持·米德在她晚年压卷之作《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中,从整个人类史的角度出发,将人类历史以来的文化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其中,后喻文化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递模式与课堂教学的历史与未来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是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三种模式同时存在,而且前喻文化逐渐成为主要趋势。因此,面对这种文化传递模式的转型,我们需要从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来重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传统教师权威遭到后喻文化的消解,表现为: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正在消解。教师权威的消解不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代际传递,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不利于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现代教师权威的重建迫在眉睫,包括教师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的重建。其中,教师道德权威的重建在后喻文化时代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1.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教育人类学家米德(M·Mead)提出的文化传递过程的三种模式.笔者从这三种文化模式出发,立足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ed,1901-1978)是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在她的经典著作<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米德从文化传递方式的差异出发,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本文拟从米德的三喻文化的内涵出发,谈谈其对学前课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文化传递。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代人相互传递、交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有传递意味着有落差,有落差才有教与学的可能。"三喻文化"为我们寻找教与学的落差,确定学习的起点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三喻文化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提出的理论,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使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在三喻文化视野下,为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从观念、内容、机构和方法等层面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后喻文化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分析"后喻文化"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于20世纪60年代针对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全球性、历史性的代沟等现实问题,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角度提出的。后喻文化是指通过自下而上传递即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反过来向年幼者学习的文化。当前我国处在社会加速转型期,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演变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前喻(postfigurative)、并喻、后喻(prefigurative)文化。后喻文化是相对于"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而言的,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相似文献   

17.
元宇宙教育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便利、沉浸和创新的学习方式,也为师生代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革。借助后喻文化理论分析元宇宙职业教育下师生代际关系的婵变逻辑和现实面向,认为元宇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致使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前喻文化,而是后喻文化及并喻文化并行,教师与学生也将面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重构。建议从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凝聚师生交互交往、促进师生互喻相长、强化伦理道德治理等四个方面优化师生代际互喻的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是一个外延丰富而且动态运作的范畴,文化传递是文化流变的主要形式和功能之一,这是本文赖以立论的逻辑起点。 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Margaret Meed,1901—1978)针对60年代发韧于美国并迅速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青年造反、社会动乱以及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全球性、历史性的代沟等现实问题,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所谓三喻文化,就是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同喻文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演变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前喻(postfigurative)、并喻、后喻(prefigurative)文化。后喻文化是相对于"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而言的,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由于年轻人的敏锐性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学习到丰富的前沿知识,而教师则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启发者。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做出改变。本文主要阐述了后喻文化的含义、后喻文化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后喻文化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高校通过后喻文化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国家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