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多维度探索出我国高校法律意识教育的合理性改革,培养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参考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相应地提出改进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旭 《考试周刊》2007,(47):112-113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培养问题,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教育、预防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还可以对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并就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晶 《华章》2012,(25)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对于我国法治化社会建设的进程起着较大的助推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依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缺乏等基本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具体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现实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社会发展、教育体制等多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尚存在法律意识淡漠、法律信仰缺乏、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形成重在培养,高校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阵地。在当下高校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是核心;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关键;学会运用法律思维是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特点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塑造,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对中国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需要,是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改变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并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法律意识是当代人才的必要素质,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尤为重要。近年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提出了培育良好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构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只有在教育活动中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切实聚合各种有利因素和力量,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统一,法律意识培养与法律素养养成同步提高,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功能协调一致,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略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解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定义、内涵和解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论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旨在为探寻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