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碎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品牌碎片化传播以信息自传播为基本方式,其关键是要有效引导分散传播者、发挥碎片化内容的驱动作用、创设品牌负面传播防范机制。社会化媒体传播价值、受众微化体验需求、内容传播力、"扩散—整合"互动机制对品牌碎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传播策略包括:平台信息整合传播、沟通元驱动、传播纠偏的互动导向。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在为网民带来丰富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使网民零散地分布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表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的特征。而广告活动要想顺利地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则必须对"碎片化"的目标受众加以整合。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总结网民群体"碎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传播技术、传播方法、传播内容与传播模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广告活动的整合策略,由此为当前的网络广告营销活动提供必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启明  张文 《青年记者》2012,(20):27-28
典型宣传的"碎片化" 当前,受众有了更为多维的媒介选择,这也就导致了宣传媒介及其平台的"碎片化".这里面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媒介终端和平台的"碎片化";另外一个就是媒介本身越来越适应"碎片化"的内容,越是"碎片化"的媒介越是能够胜任任何形态的传播,其功能体现了全天候、全形态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上分散,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为了营造所谓的"包点",新闻标题创作的"标题党"现象日益突出,常常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挂羊头卖狗肉,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在议题设置和整合编辑方面更加贴近互联网受众,具有互联网新闻的特质,但不能偏离新闻的专业性.本文研究了日益突出的"标题党"现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申新闻标题的拟定规范.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微阅读的利弊进行分析,指出了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的契机,并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与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快餐化的阅读内容和碎片化的阅读时间,肢解了阅读原有的严肃性,"浅阅读"成为常态。将数字时代的"深阅读"作为一个必然命题,从阅读资源的深度整合、阅读注重个性化需求、阅读社群互动共享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数字时代"深阅读"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深阅读"的四种路径,即强化价值供给,重构用户关系,建设"阅读文化",倡导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的培训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文章通过对"读者阅读关注度"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手机等移动阅读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符合现代读者需求的培训方式———"碎片化"培训;并根据实际培训的情况,简要地介绍了培训内容的"碎片化"以及培训时间的"碎片化",同时举例说明了培训内容和时间碎片化的方法,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培训更加贴近读者碎片化阅读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技术驱动下互联网带来海量的信息,同时信息在网络上的不断互动又使其持续"裂变"出更多延展内容,这些内容繁杂而又碎片化。网络编辑要以敏锐的新闻选择能力进行信息摘录,以过硬的技术进行新闻素材的加工、整合工作,使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条理化、逻辑化的呈现,给受众以更舒适、更有深度思想的阅读和视听感受。同时,新闻编辑仍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快速甄别消息真伪,溯源信息源头,坚持政治站位,把握舆论导向,从传统新闻编辑向融合编辑转型。  相似文献   

10.
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给"书"带来了无限可能.2013年1月在纽约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电子书大会"(the Digital Book World conference,DBW)为电子书发展提供了诸多启发.其中,电子书内容的碎片化和重组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新媒体环境易使人们失去阅读的耐心,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又养成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图书种类太多、鸿篇巨制大量存在,想读却没有时间和精力逐字逐篇阅读的读者不在少数.如果能够合理地将整本书的文字删繁就简,将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加以重组,阅读起来就可相对省时省力.这便是电子书内容重组和碎片化呈现的初衷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受载体、内容和作者等多种局限,传统出版物所提供的知识不可避免的都存在"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以及"信息孤岛"问题,知识之间的各种关系无法得到完整呈现。本文认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内容出发,在知识标引和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整合出版物内容相关的内外资源,强化知识交互,最终构建从知识之间、人与知识之间到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的知识关联体系。  相似文献   

12.
魏艳君  彭熙  朱德东 《编辑学报》2016,28(4):378-380
在全民“碎片化”阅读时代,学术期刊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进行碎片化传播.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应具有话题新颖、内容实用、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等特点,传播内容不是纸质期刊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而是自身内容的再创造和范武革新.学术期刊需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传播类型、选择合适传播平台以进行碎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面对高校信息呈现碎片化的趋势,提出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流程,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的特征选择模型。[方法/过程]基于高校信息整合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原理及优势,将其运用到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过程的特征选择模型中,并以高校贫困生认定为例,对该模型加以验证。[结果/结论]随机森林算法在高校信息整合特征选择上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新刚  何作为 《新闻知识》2023,(7):18-24+93-94
在数字逻辑和算法推荐影响的智媒时代,意识形态叙事的碎片化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节点化和对象社群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智媒平台应用发展、元叙事多维解构和个体组构连缀三个维度。意识形态叙事以碎片化形式存在,会混乱主体认知思维,削弱主体认知能力;解构内容思想体系,掩盖内容思想实质;分化对象价值观念,离散对象价值共同体。因此,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优化叙事主体言说范式,整合叙事内容话语内涵,凝聚叙事对象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中学术期刊的功能缺失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期刊作为既有学术传播体系的核心,在应对媒介融合时代知识碎片化呈现方面存在失语和整合功能缺失.学术期刊应增强知识整合能力,提高服务读者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学术期刊资源共建共享,为读者提供专业化服务;重视发表学科综述性文章,为读者提供知识导航;缩短刊期,加强采访报道,增加信息量;提倡职业精神,提高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申博 《新闻世界》2013,(6):142-143
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进入了海量化,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信息过剩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信息不可避免的障碍。如何帮助受众整合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利用其大数据所潜藏的价值是当今新闻传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2年12月14日发生的河南光山事件为例,综合分析多种碎片化整合方法,旨在探索新环境下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  逯杉楠 《传媒》2018,(13):67-69
地域歧视在"后真相时代"越演越烈,特定地域被标签化,特定人群被妖魔化,意见表达极端化.针对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情绪化、碎片化、实时化和病毒化,只有实行全民媒介素养教育,发挥好专业媒体的整合引导作用,构建反歧视舆论共同体,才有可能解决地域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下报业的生存环境可谓是"微"机四伏,莫道"微"不足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微"不至的"微"时代,既包括了传播媒介的改变,采取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动漫等碎片化的形式,也包含了日益碎片化的个性化"微"需求内容.面对微时代,破解报业"危"机的或许就是"微"机,要好好把握微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把微当作策略和机遇,借助微的形式推动报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涂文琴 《东南传播》2016,(12):126-129
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变革与创新的媒介技术大大加速了现代社会的"碎片化"进程。为满足现代受众的"速食"文本欣赏诉求,网络影视也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在海量视频创作者中,将数小时影视作品高度概括为1—10分钟左右诙谐短片而急速蹿红的谷阿莫可谓异军突起。因此,本文将以其"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系列解说走红为例,解读"碎片化"背景下的视频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