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范继莎 《采.写.编》2022,(12):149-151
在融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要以受众更喜爱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导演在进行文化类节目策划时,就应该以新时代的创新表达来赓续传统文化。沈阳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系列融媒节目——《尤念家书·沈阳家书文化传播论坛》,导演希望以文化论坛的形式,对家书文化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助推家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媒体融合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融媒体时代,地方报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各项要求,地方报媒亟须转型升级,并探究行之有效的对策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对传播链进行创新构建,提升自身价值和综合实力,增强地方报媒的社会影响力和综合效益,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本文简述了融媒体对地方报媒发展的影响,浅析了融媒体时代下地方报媒的转型渠道,探究了融媒体时代下的地方报媒发展对策,以期为地方报媒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手机"两微一端",现代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大众传播模式,完全没有了时空的界限,让同样碎片化的内容在不同的媒介中传播,大大提升了传播的关注度和到达率,这就是融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新传播形态。传统文化在融媒体时代也迎来了传播的黄金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结合,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模式、提升传播效果,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本文将以福建省极力打造的传统文化第一品牌——朱子文化的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建构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全新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徐晨  陈江萍 《今传媒》2016,(11):130-131
传统媒介主导时期电视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具有影响力.其凭借声形兼具、客观权威、可信性高等优势获得受众青睐.然而,融媒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固有格局.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多样灵活,快捷便利电视新闻的传播力也因此面临挑战.本文试图从电视新闻的关键环节新闻摄影出发,强调对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实践的深层理解与认知,把握其优势及发展趋势,为融媒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构建提供可参照方向.  相似文献   

5.
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合媒介的诞生为视觉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其发展前景成为目前传媒业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如何提升传统传播模式和打造传播个性与价值,融媒时代的视觉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媒介本身也逐渐视觉化的时代,视觉传播必将引领新闻转型和传媒变革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传播者与受众混为一体,新旧媒体走向了深度融合。新媒体以崭新的姿态倍受公众欢迎,人们渐渐地冷落了传统文化,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存在严重的民族价值取向问题,由于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融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分析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最后研究融媒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兰佩蓉 《东南传播》2021,(12):106-107
从2G到5G时代,人类的记录方式由文字进化到影像,从对个人生活、社会环境的琐碎记录升级至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短视频也迅速成长为融媒体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爆发力和影响力的融媒创新产品.本文从短视频在新冠肺炎信息发布为切入点,探究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在"战疫"组织宣传中,借力短视频的传播影响力,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传统媒体与短视频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8.
刘嘉 《传媒》2018,(6):60-61
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以电视媒介为单一传播方式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渐呈现出被边缘化的态势. 中央电视台根据媒体融合的时代要求,打破传统采编业务流程,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和生产流程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推出了首档融媒体节目《中国舆论场》.节目以融媒时代传播内容与渠道的新变化为基础,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是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一次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9.
隋二龙 《青年记者》2020,(11):72-73
融媒时代,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党报进入了“纸媒寒冬”.地方党报纷纷进行改革,积极寻求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作为吉林日报的官方新闻客户端,“彩练新闻”自2016年上线以来,精准定位、凸显特色、立足用户,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2018年改版后,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探索求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融媒时代地方党报客户端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闻生产与创新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课题,建设融媒体工作室成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各级党媒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文章梳理了党媒融媒体工作室的发展现状,从历史维度探究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党媒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创新,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1.
史岩 《新闻战线》2022,(9):100-102
大众传播格局中,新媒体作为不容忽视的媒介驱动力,参与建构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过程,纪录片的边界和内涵也得以拓展,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国家级专业纪录片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适应融媒传播生态、坚守文化传播使命,创新纪实影像表达、打造多元生产格局,既是传播者,又是生产者,在重建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助力社会文化规范形成、促进跨越种族与地域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智博 《新闻传播》2023,(9):112-114
融媒时代的到来,令传统大众媒介中的电视新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融媒体平台的技术性特性,还是媒体行业内部的市场化转型,都需要电视新闻在立足于媒体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新闻生产方、媒体平台以及受众之间的媒介沟通机制,剖析其转型与融媒时代生产的具体变化,以完成从新闻主体到信息传播的生态建构。  相似文献   

13.
王梅 《传媒》2021,(21):82-84
融媒时代的品牌传播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实现内源性媒介和外源性媒介的深度整合,以及外源性媒介之间的合理结合,为消费者创设具有同一性、互动性、场景性的品牌传播空间,已经成为当前品牌传播效果达成与否的关键.《云南映象》的品牌传播从内容、渠道、平台等维度入手,积极构建了自己的融媒介品牌传播机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融媒介品牌传播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学海 《新闻世界》2023,(8):102-104
在如今媒介化时代,畲族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畲族文化传播离不开符号建构,畲乡文化淬炼民族特质,从符号呈现到符号触达,赓续畲族文化传播脉络。本文立足“景宁融媒”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符号学理论为依据,以畲乡生活、畲乡节庆、畲乡传说为切入点,并结合“景宁融媒”传播内容,探讨畲族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微电台﹑电台APP的发展应用,媒体融合正日益加深,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边界正在模糊和逐步消失.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电台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形态的巨大改变?究竟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媒介不断移动化﹑融合化﹑个性化的现实?本文通过梳理媒体融合下我国广播的困境,提出广播应立足融媒时代实现媒介技术﹑传播模式﹑生产机制﹑盈利渠道等多方面创新.文章认为:未来的广播创新将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建构基础,以新媒体特性为导向的智能电台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16.
赵耘曼 《传媒》2018,(12):65-66
"现场新闻"是融媒时代一个重要的创新产品.与传统现场相比,这种现场是真正的现场、全面的现场、受众的现场."现场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产生模式,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提高了传播效果,对媒体、受众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新闻"的发展,需要在互联网规律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理论化水平、提高现有媒介技术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用户参与互动的水平,朝着融合新闻生产平台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雅清 《东南传播》2020,(8):133-134
在万物互联、多媒共生的融媒时代,场景建构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化与升华,多种媒介形态同步传播活动共同渗入生活化、日常化的社会环境中,塑造沉浸式的体验和流动性的空间。戏曲类电视节目借助数字技术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构社交化融合与智能化服务的场景传播模式。在全息投影、多屏联动的场景特征关照下,赋予传统戏曲现代化的时尚魅力。  相似文献   

18.
周国清 《今传媒》2007,(11):50-51
在这个日益被媒介化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与媒介发生联系.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尤其是进入市场体系之后,媒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选择正确的竞争策略、抢占先机成为不同形态的媒体树立个性、自我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内容取舍与价值指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社会的文化结构走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面对互联智能时代的融合变革,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着力打造融媒创新发展升级版,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构建新型融媒传播体系,实现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与共享发布?如何加快新闻产品的转型升级、打造立体传播矩阵,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一系列融媒发展进程的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王小甜  慈祥 《视听》2023,(5):138-141
智媒时代,万物皆媒。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信息传播的媒介手段、媒介渠道、媒介形态多方面融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成为宣传主流价值的主阵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主流价值信息传播体系应运而生。在此时代条件下,主流媒体应立足于发展新阶段,聚焦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变革,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智媒时代智能性、全媒性、融媒性等信息传播特点,把握媒体智能化建设发展,为主流价值传播带来重要机遇,探索出新型主流价值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