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丛书的出版兴旺发达,空前繁荣。本文分析了民国丛书的出版背景,对其出版概况和出版内容作了宏观描述,并着重从商业性方面分析了民国丛书出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嫚 《图书馆学刊》2005,27(2):44-45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十分繁荣,其间短短几十年出版了大量古籍丛书。古籍丛书出版的兴盛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民营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古籍丛书的主力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是当时古籍丛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出版说明,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编辑与出版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出版丛书,出版开放式丛书,出版开放式品牌丛书,是出版品牌形成的关键所在,这是当前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07,(8):63-63
《世界文化产业丛书》中的《法国文化产业》、《英国文化产业》,《印度文化产业》、《美国文化产业》、《韩国文化产业》等5本日前由外研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丛书出版繁荣,教育类丛书是其中的一个庞大类别。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丛书、少年儿童丛书、普及教育丛书、时事教育丛书四大类教育丛书的出版情况及其社会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维 《中国编辑》2011,(6):63-65
北京大学出版社通过注重图书选题的市场调研,注重译本、译者的遴选,注重图书的整体设计,注重增加图书内容的附加值等,系统地富有创造性地推出了世界科学系列经典名著,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科技经典著作和科普图书的出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9月1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编撰、中国书籍出版社重点推出的"出版文化丛书"在第1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亮相.丛书立意在于把出版放在文化的坐标上考察,让文化成为出版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杨琳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12,20(2):22-25
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大学丛书》出版的历史意义在于开辟我国成功出版本土化大学教材的先河,促进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学术的独立,确立大学教科书成为图书出版专门类别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前图书出版中存在的“丛书多”现象进行探讨,以期对图书馆深层次业务工作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事件出版”随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而获得发展的契机,是以“事件”为中心,围绕事件构成元素进行断面或连续性综合报道和深入研究的出版行为.事件出版可以分为偶发事件出版、频发事件出版、奇异事件出版、人工事件出版等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类出版实践既有正当、适宜、主体自觉的伦理“在序”状态,也可能存在失时、失利、失义的伦理“失序”问题.有序的事件出版在伦理上应该对出版义利观、主体现、绩效观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出版基金在推出原创学术精品、加强基础性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文章以“物联网在中国”丛书为例,介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实施经验,以期为其他同类书的策划出版提供经验参考。【方法】从选题策划、邀请作者、丛书田间管理、营销出版等方面,介绍了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指导下的选题策划和实施情况,【结果】从该项目的实施可以看出,前期的充分准备、号召力和影响力强的编委会领导、专业实力超群的创作团队、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权威的审稿专家、高质量的田间管理、多渠道全方位的营销,是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有利条件。【结论】以上措施的顺利实施是打造传世精品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的出版数量可观,质量上乘,内容拓展,积极采用新的印刷技术,成绩斐然,为保存文化典籍,促进国学研究,普及国学知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出版市场指体现出版物和出版生产服务供需交换的平台,即出版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出版物,以及向社会提供出版服务、制作加工服务、物流商流服务的一系列行为.把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交换其社会劳动,实现出版物的社会价值和价值,这是出版市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出版市场的客体有出版物(版权产品和编辑加工服务结果的物化)、出版社的编辑加工服务和发行权的让渡行使、复制企业的定做复制加工、流通企业的销售服务.  相似文献   

14.
传统出版应该尽快向数字出版转型,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国际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点大部分出版人都能认识到,但对于该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如何搞好数字出版则比较迷茫,无所适从。本文拟从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专业出版三个方面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三大模式加以探讨,以期对各出版单位搞好数字出版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企业的网络出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出版的特点、优势、盈利模式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传统出版企业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网络出版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传铳出版企业如何制定与实施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国第一套"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出版发行。该丛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原党委书记李培元出任顾问,校长苏志武担任编委会主任,胡智锋教授担任总主编,共12部著作,300余万字,是该领域第一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第一个"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丛书科研团队历经四年,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完成了这一重大课题。该丛书从多元视角梳理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脉络,厘清中国影视文化的现实困惑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韬  师彦茹 《电子出版》2001,(11):17-17
“电子出版”和其它大多数的概念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其中,广义的包括“出版电子化”和“电子化出版”两个组成部分,狭义的则专指“电子化出版”。所谓“出版电子化”是指将传统的出版过程进行电子化的革新,也就是生产流程的电子化。  相似文献   

18.
列入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候选人的钟叔河,是一个命运坎坷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出版家。1957年,他因言获罪被打为右派,上世纪整个70年代又经受了长达9年的牢狱之灾。论及新中国60年的出版史、图书史,钟叔河策划的走向世界丛书从出版文化的角度看,是有其典范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杜厚勤 《出版史料》2012,(3):119-124
正我们这个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人民出版社,曾经长期办有一份在全国出版界颇有影响力的杂志——《编辑之友》。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这份杂志的正式公开出版,以及此前作为其前身的内部刊物《编创之友》的印发,还曾陆续出版过一大套"编辑丛书"。  相似文献   

20.
网络出版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出版主体、出版流程、出版载体及出版地域等方面,分析了网络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