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意识是公民作为国家和公民社会成员的一种主体意识,包括公民身份认同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学校教育营造校园公民生活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教育过度"现象。家庭教育和媒体舆论也要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事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没有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大学生走祖国的栋梁之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因此,时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体认,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对他们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德育,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途径,面对现代大学德育重形式、轻实效的不足,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伦理道德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软实力,伦理道德在公民社会视域中既显发展机遇,又显挑战。公民社会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但它最多是一个"独立但不自足"的社会,公民社会要得到健康发展,除了需要民主国家的引导和调控,政治国家为其创造宽松的民主氛围和环境外,还必须积极培养公民伦理道德精神,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机制、习惯形成机制、良心调节机制和教育培养机制来加快提升全体公民伦理道德素质,从而使现代公民拥有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义务意识相统一的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现代的社会意识,全面健康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社会未来繁荣昌盛与否全系与此。我国很早就有了"公民"的概念,公民意识把权利和义务作为主要的内容。但由于一些历史及现实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并未深入人心。公民意识的缺失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成为祖国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初中生必须具有公民意识。针对现在初中生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本文就将探讨如何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好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实践证明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于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1月29日和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阐述了"中国梦",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呼吁现代公民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改变我国公民意识贫血症状态,同时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对于推动中国梦以及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因此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里的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没有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大学生做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栋梁之材,他们将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所以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决定了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阮方顺 《华章》2007,(12):134-134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获得了自觉的自我意识,以社会主义国家主人公的身份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享受权利并乐于承担义务的意识.公民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好公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实践性、塑造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加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再次要增进和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10.
时延春 《河南教育》2014,(12):103-104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意识。公民意识的强弱是关系中小学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公民意识的内容根据不同维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权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始终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