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信息时代,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根据国家档案信息化规划及国内试点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一般都把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任务。以长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为例,深入剖析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障碍性因素,可对国内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借鉴和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根据国家档案信息化规划及国内试点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一般都把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任务.以长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为例,深入剖析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障碍性因素,可对国内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借鉴和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晓彤 《中国档案》2016,(12):68-70
专题数字档案馆概念界定 近年来,国外涌现出类似宇航数字档案馆、建筑数字档案馆、“9·11”数字档案馆等在某一特定题材的档案资源基础上建设的数字档案馆,国内也出现了现代文学馆、名人艺术馆等以专题组织档案实体馆藏的档案馆。然而,国内目前对这一类型的档案馆没有较为通行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李晓  蒋冠 《北京档案》2015,(3):20-23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当前国内档案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数字档案馆的资源建设、技术应用和信息服务三方面出发,梳理数字档案馆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总结现阶段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研究特点,并对我国数字档案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作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我国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举措。自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实施以来,国内出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典型案例,如深圳市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解放军总后勤部档案馆等。  相似文献   

6.
李晓明 《北京档案》2015,(10):24-27
为系统分析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成果,促进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和建设,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CNKI收录的1999~2014年数字档案馆研究的期刊文献,从数量、作者、机构、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并结合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数字档案馆研究的文献分布、高产作者和机构,揭示数字档案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数字时代赋予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无限可能。该文以中石油数字档案馆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数字档案馆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路径:构建档案管理企业生态、建立企业档案资产管理机制和提供强化交互式档案信息服务功能,以期推动国内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对于数字档案馆而言,其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对于其知识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青岛数字档案馆作为国内较具有代表性的馆型,以其为切入点,分析其资源建设状况,对于当前数字档案馆建设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网络作为一种软件基础设施,已被应用于知识挖掘、知识服务领域,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国内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将知识网络引入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以期引起档案界同仁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知识网络作为一种软件基础设施,已被应用于知识挖掘、知识服务领域,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国内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将知识网络引入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以期引起档案界同仁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许凤 《黑龙江档案》2013,(1):120-120
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国内一些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纷纷建设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的出现,使传统环境下原本不太明显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并使隐私权的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必定会影响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因此,必须加强x,l数字档案馆所涉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弃 《档案与建设》2018,(4):24-26,13
互联网档案馆(archive.org)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并运行至今的大型在线档案馆,为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查阅历史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与帮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数字档案馆,其设计理念、组织架构,技术特点,运行方式,用户互动,业务扩展等方面对于国内的在线数字档案馆建设无疑是有巨大参考与借鉴意义.论文对互联网档案馆的成立宗旨、组织架构以及所藏资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对国内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越来越多地映入人们的眼中,从"数字电视"、"电子计算机"到"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数字地球",人类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档案界于1999年第一次提出建立"数字档案馆";2000年5月深圳市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将国内数字档案馆研究推向高潮;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数字档案馆"的论文就达20余篇;2002年1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  相似文献   

14.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继深圳,青岛等地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了数字档案馆之后,2004年12月,江苏省电力公司也建立了国内首家企业数字档案馆。建立数字档案馆是对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在建立数字档案馆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以江苏省电力公司数字档案馆为个案,对建立企业数字档案馆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和介绍,使其他企业在建立企业数字档案馆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数字校园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末。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大型科研项目,普遍被认为是数字校园概念的雏形。1998年美国时任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理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并引申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档案馆、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概念。数字档案馆建设在国内高校正处于起步阶段,从2000年全国第一次数字档案馆建设研讨会,到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这10年间国内高校将不少有益的思路付诸实践。本期我们刊载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作了阐释,希望对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雷 《中国档案》2015,(9):63-65
我国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十一五”末,历经了以档案电子目录管理为主的单机软件时期、以网络版信息系统建设并逐步向数字档案馆信包系统建设思路过渡时期、以单体档案馆为单位建设覆盖档案数字资源全过程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建设时期等几个主要阶段,仅用了十余年就实现了档案信息系统自单机软件向全面建设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的转变,快速推动了档案数字资源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的进程,也开启了通过建设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引领档案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进入“十二五”时期,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国内档案界的专家逐渐发现以单体档案馆为单位建设的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存在诸如低水平重复性建设、档案数字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交换、数字档案馆长期运行的技术支撑较为困难和缺乏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技术等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路随之问世。  相似文献   

17.
对“数字档案馆”的简单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国内对“数字档案馆”的认识情况比较复杂 ,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而且其内涵还有更加复杂化和扩大化的倾向。本文通过对国内数字档案馆概念研究进行综述 ,对国外“DigitalArchives”这个概念进行实例分析 ,以及对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传统档案馆的关系进行分析 ,得出笔者对数字档案馆的简单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理性发展之探析 李颖在《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6期撰文,通过对我国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理性发展之路.作者认为: 第一,对数字档案馆的理性认识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这中间,包括对数字档案馆概念的认知和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认可度、接受度、根本目标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范围、层次、标准规范与模式的“共识”,等等.第二,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这中间,包括馆藏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对数字化档案的直接接收和对二次、三次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集成.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档案是高校重要的本源性信息源。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学校各类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和利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档案馆的内涵剖析,总结浙江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探讨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以期对高校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岛数字档案馆是我国第一个开通的数字档案馆,辖区内12个区市均建设完成了数字档案馆。2012年至2013年间,青岛市档案局对13个数字档案馆进行了调研和模拟评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各数字档案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发展建议,希望对我国县(区、市)级数字档案馆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