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界务与主权     
林文  刘静玲 《兰台世界》1999,(12):38-39
1909年,中葡澳门划界谈判中止后,澳葡当局除了不时派遣兵船进入内港,以及干涉广东官府在小横琴岛缉捕盗匪外,还违反中葡有关"澳门浚河须由两国政府会商"的协定,重又开始疏浚航道的准备工作.虽然航道日益淤塞急需疏浚.但澳葡当局是以此来显示他们对澳门附近海域的管辖权,作为日后划界"葡属领海"的证据.对此,广东民众纷纷谴责澳葡当局的侵略行径,不少人士还力主发动收复澳门的武装进攻.葡萄牙政府自知无力与中国军民作战,只好再次请英国政府出面干涉.  相似文献   

2.
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从此,澳葡当局不再"恭顺"地服从中国政府的政令,清政府不再能控制澳门的局势,西方侵略者也公然将澳门当作入侵中国的活动基地.  相似文献   

3.
杨继波 《历史档案》1999,(1):131-133
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发动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保存在三处,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存清代澳门问题档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原本为一个整体,由于历史原因分存海峡两岸。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所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主要是当年葡萄牙租居澳门时中葡双方的公务往来文书,多系清地方政府与澳葡当局的往来事务。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澳门问题档案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始于明朝.有清一代,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清政府并未予以过多干涉,只是在制度上对澳门实施了有力的管理.这一点,在清朝初期尤为突出.近日查阅清代档案,发现康熙末年涉及澳门葡人的两件事,亦可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1903年,岑春煊调任两广总督.其到任仅两天便以雷霆之势参劾南海知县裴景福,称其为广东"贪吏之冠".很快,裴景福被清政府革职.岑春煊要求裴景福缴足罚金,否则"军法从事".裴景福携妻女逃往澳门,寻求澳葡当局庇护.岑春煊更为愤怒,追捕裴景福不遗余力,"密布侦探",甚至派兵舰前往.于是,"粤督将兵变"的谣言不胫而走,海外不少...  相似文献   

6.
邹爱莲 《历史档案》1999,(4):114-118
中葡《通商和好条约》(1),又称《北京条约》,系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在北京签署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全文共54款,其中对中葡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允许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的条款。它不仅牵涉到对澳门的管理权,而且引发了延续几十年的澳门勘界问题。葡萄牙人自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祖居澳门后,就不断采取各种非法手段,逐步扩大其在澳的居住范围和权力。先后擅自修建炮台和教堂,建立自治的机构议事局,1623年任命了首任澳门总督,并逐渐由遵守中国法律,到在葡人中实行葡国法律,进而发展到干扰中国在澳门…  相似文献   

7.
公园,"无论其名称,还是公园的商业化运作,都是西方文化及商业机制输入的结果,特别是西式娱乐观念逐步影响到中国的结果" 具有"公共性质",是晚清民国时期,输入国内的一项新兴的公共文化事业.自晚清维新运动起,长沙一跃而成为在全国"敢为人先"的城市.对于城市公园的修建,晚清时期的郭嵩焘即有提议.  相似文献   

8.
近来,在浙江台州黄岩县发现的晚清诉讼档案集中反映了晚清基层司法运作的实态.通过这些诉讼档案可以使我们对民间调处机制在民事纠纷化解过程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奉天第一监狱成立于1917年,张作霖将晚清时期建立的奉天模范监狱和奉天省城罪犯传艺所合二为一,成立了奉天第一监狱,隶属于奉天高等检察厅。奉天第一监狱位于今天沈河区南顺城路16号,现在为沈阳技师学院所在地。奉天第一监狱是西方新式法律制度影响下的产物,改革了以往晚清旧监狱的许多陈规陋习。奉天当局聘请了一位德国法学博士做治狱顾问,制定了《监狱法规》、《囚犯管理条例》、《囚犯遵则》等规章制度,并设立了一套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门类,狭邪小说产生于清末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它的出现昭示着青楼文学传统的终结,也标志着小说出版向市场化的演进.在文学机制市场化历程中,印刷资本主义的介入促使狭邪小说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并受制于商业文化的运作机制.纵观狭邪小说的出版路径,连载于刊的出版模式旨在拓宽读者面向,营销层面则采用广告宣传、折价促销、书报网络构建等策略.晚清出版者有意识地对小说市场把控与开拓,无不体现出以读者为本位的市场观念,最终助益大众出版市场悄然成型.  相似文献   

11.
蒋进国 《出版科学》2018,26(2):118-123
20世纪30年代 [1],国民党当局逐步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书报检查制度体系,上海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均遭严重箝制.以胡适为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承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理念,利用当局内部的矛盾和权力罅隙,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话语权博弈,进而铸就了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内在精神品质.这段被遮蔽的历史,对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和文学制度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迎霞 《编辑之友》2015,(8):97-101
报刊是晚清小说传播的重要媒介.晚清报纸在刊载小说时,遵循市场运行机制,以读者为中心.作为传播者的报馆设立小说专栏,选择类型丰富的作品,并与作者采取竞猜、悬赏、征集小说等方式吸引读者参与.作为受众的读者积极响应报馆和作者的各项活动,并发表对小说及小说刊载行为的看法.以读者为中心的运作模式使报馆、作者的传播与读者接受形成良性循环,造就了晚清报载小说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3.
陈勇 《历史档案》2011,(3):60-68
晚清时期,海关洋税的财政意义开始彰显,清政府对海关税收的控制意愿也进而加强。关税的统计与汇报是中央了解基层海关税款征收情况的重要渠道,因此也倍受清政府的重视。为确保对海关洋税这笔新增税项的控制,晚清政府实行两套并行的关税统计、汇报制度,即海关监督系统的关税奏销制度和海关税务司系统的统计册报制度。两种关税统计、汇报制度,...  相似文献   

14.
吉兰泰盐池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首府阿拉善左旗之北二百多里处,“东西计一十五六里不等,南北计一十四五里不等”,出产的食盐质地洁白,味道极佳,俗称红盐,又称口盐或吉盐。吉兰泰盐池于康熙二十五年划归阿拉善王之初,所产之盐,仅限于蒙古地区食用。乾隆元年始准由陆路贩运,经杀虎口进入内地。二十八年又准当地盐贩持引采买吉盐,由归绥道稽查,岁底造册上报。由于吉盐入口侵越官盐引纲,清廷于四十五年下令禁止入口。不过,仅仅两年之后,山西巡抚农起就又奏准弛禁。五十一年吉盐首次获准水运,其运销能力骤然增长。不久,又恰逢山陕一带推行盐课归地丁的制度,贩盐再无限制,于是吉盐行销大盛。嘉庆十一年,阿拉善王玛哈巴拉被迫将吉兰泰盐池贡奉清政府,吉盐遂实行商办。  相似文献   

15.
成立于1897年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创造了中国出版业的辉煌.其成功主要得益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在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方面的梳理与探讨,以期为当今中国出版文化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伍立杨此书,杀青于19世纪90年代初。当时,国内学人和文化界对晚清的热情尚未兴起,一般读者昧于宣传,对清末民初革命党人鼓吹、暗杀起义三位一体的运作策略所知甚少。职是之故,读之不仅有令人血脉贲张,几欲仗剑而起的感性冲撞,更有耳目一新的史学美感。时至今日,持续十余年的晚清热高烧未退,改良主义者的气焰已经盖过了党人的光辉,一般读者对暗杀、起义等革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姜扬  赵静 《传媒》2021,(1):31-33
我国电影的法律定位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历史沿革中不断调整,并在现行电影制度的搭建中逐步确立的.法律对电影的定位决定着电影产业的运作模式和竞争力.在文化商品和宣传工具的双重定位下,我国电影的法律制度设计存在市场导向和行政引导的二元性,其弊端在影业所面临的内、外双重压力下逐渐显现.进一步调整电影的法律定位,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协调电影多重属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方可为我国影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协助打造良性的影业生态.  相似文献   

18.
我中华版图之内,海峡两岸四地,实施四种法律。其中大陆、台湾、澳门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香港法律属于英美法系。而大陆和台、港、澳又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社会制度。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展望21世纪,四地交往必将日趋密切融和,但四种法律制度并存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本文拟在介绍祖国大陆有关法制的基础上对大陆和台、港三地的诽谤法作一粗略比较。 祖国大陆学术界现用“新闻侵权法”一语来概括调整因新闻侵害公民权利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之法律  相似文献   

19.
晚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操纵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晚清政治的腐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掀起革命与立宪两大政治革新运动,目的在于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制,通过改革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使中国走上民主统一的现代国家之路。实行“地方自治”,既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救时改制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早期地方政治现代化的初步尝试。 以往对于清末地方自治的研究,多从资产阶段立宪政治的角度立论。其实,由于近代内外情势所迫,地方自治也已成为清朝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清末地方自治方案得以推行,实与统治阶级的认识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系统考察清朝统治集团对于地方自治的政策取向及运作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清末地方自治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早期高校图书馆的组织形式和业务管理一、组织形式自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以后,它的管理也就具有了独特的形态.我国封建社会的封闭型私官藏书楼都是集馆长、管理员和读者于一身"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它只有一个层次.近代图书馆诞生以后,产生了二个或三个层次的组织形式.即馆长通过部、课、股、组一级机构实行领导.《京师大学章程》确立的藏书楼组织"设提调一员,供事十员".已具我国高校图书馆二级层次管理的雏型.1902年,清政府颁行的《学堂章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