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绯桐叶     
先是一片梧桐林,后是空旷,再之后高楼代替了空旷。先是在林间玩耍,后是在空旷中感伤,再之后在高楼中淡漠,这两个过程本是一个过程,一个我悄然成长的过程。———题记  相似文献   

2.
激发写作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而帮助学生挖掘写作源泉是让学生乐于写作的关键,两者都是写好文章的必备因素。那么,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3,(2):61-61,6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修改作文、去点评作文、去展示作文,以赏识的目光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写作活动,包容学生作文一些缺点,让学生通过活动逐渐克服掉这些缺点。当然老师的“教”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寻找写作的源头,从而做到用手写我看,用手写我心,真实地写作,尽情尽意地表达。我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作文与生活紧密相融,指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体会,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5.
<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教师应着力创设符合写作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去观察思考、去发现认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活动,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比如,教学写作写景抒情的散文时,让学生描写秋天的景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看着一片片随风飘落的黄叶,听着秋风送来的各种虫鸣鸟啼,呼吸着秋天特有的爽朗空气,学生自然就能产生写作需求。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回  相似文献   

6.
夜间写作那天晚上是满月,我派给学生一项家庭作业:到外面去进行夜间写作。"就像自然写作一样,只不过你是到外面的街上去写个15分钟。""我爸妈不可能让我在晚上跑出去。"诺莉雅说。"你很聪明。这个作业的其中一部分,是说服你们的家长陪你们到外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我利用听音乐的方式,加强片断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首次进行训练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一堂音乐欣赏课……”话还没说完,有的同学就睁大了双眼,好像有些怀疑。我接着说:“先闭上双眼,用心来倾听下面这支曲子。”然后,我播放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放曲之前,我没布置任何题目,目的是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当中去。听完之后,我没急着让他们写片断(此时,学生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只要求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学…  相似文献   

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中我非常喜欢苏东坡写的这首哲理诗。诗中通过从不同角度的"看",以不同的视角,欣赏到了不同的景致,让人回味无穷。同样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去解读学生的写作,去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更好地写作。我们学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写作习惯各不相同,对写作  相似文献   

9.
朱希林 《甘肃教育》2004,(11):29-29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尽管我花费了许多时间让学生做英语写作练习,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在这方面有许多困难。每当我给他们出一道题目让他们去写时,他们不知道该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构思,如何组织素材。他们认为写作是一项枯燥无趣的活动。通过分析,我意识到我在写作方法方面给学生指导得不够,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加强。写作应该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这是由写作在交际中的作用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因此,如果能把写作活动设计得更加交际化,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克服他们在…  相似文献   

10.
吴爱珍 《学苑教育》2012,(19):28-29
在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围绕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选题,在情趣盎然的环境中写作,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能写,让学生要学会读写结合,让习作训练回到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呢?我的体会是: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思维火花“燃”起来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大环境,写作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学生写作的选择范围也就越大。只有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认...  相似文献   

12.
多姿多彩的田野,是农村学生写作灵感的发源地。让学生从广袤的田野中去寻找写作的源泉与写作的快乐是我作文教学的梦想。在一次次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追寻着。下面的这些故事记录着我努力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3.
耿建红 《考试周刊》2010,(35):59-59
以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作文指导,在指导写作时总是给学生指出了很多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反复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佳作,让学生去模仿去思考,但他们写出的作文仍得不到高分,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以往的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技能、模式,忽视了写作主体的内在修养;过于注重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还应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扩大视野,激发写作灵感,让学生从写作的“无米之炊”的困境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需要培养个性鲜明,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文写作要具有个性,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出我语"。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成为学生写作的合作伙伴,去引导学生感受个性化的生活,开启个性化的创新思维,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不少学生对作文索然寡味,认为“作文作文,好似捉魂”。语文新大纲中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想。若能切实遵循新大纲的精神,我们就能改变这种状态。要在教学中体现这一思想,我认为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写作语境,即写作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受熏陶,去受启迪,去感受美。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级文者情动而辞发”。它阐明了作文者一旦被激发了内心诱因和动机需要,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顿有文思泉涌之感。当然,创设写作语境还要根…  相似文献   

17.
邓高峰 《湖南教育》2002,(17):48-48
让学生从“要他写”变成“他要写”、从“无米可炊”变成“有米可炊”,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要达此目标,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是“有米可炊”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我指导学生开展了野炊和智力竞赛等活动,并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让学生回顾活动场面和经过。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是干巴巴的了。2.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以捕捉写作灵感。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体…  相似文献   

18.
孙琳 《现代语文》2011,(2):124-126
“占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期,应让孩子放胆子去写,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志”,这就要求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
  教师应着力创设符合写作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去观察思考、去发现认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活动,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比如,教学写作写景抒情的散文时,让学生描写秋天的景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看着一片片随风飘落的黄《,听着秋风送来的各种虫鸣鸟啼,呼吸着秋天特有的爽朗空气,学生自然就能产生写作需求。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回忆相关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并顺利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在写作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20.
从事了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时常感到学生不喜欢写作,甚至厌烦、惧怕写作。学生编的顺口溜:“每周星期三,学生难过关”,就是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写照。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呢?在承担学校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成功教育研究》主研任务后,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指导学生建立个人习作档案,让他们从习作资料的搜集、运用、展示交流中体验到写作的成功和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