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它应该遵循联想和想象原则。即读者在阅读诗歌时 ,要善于进行丰富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 ,做到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最终达到与作者心情的契合。北宋著名词人贺铸的词《青玉案》的结尾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他把无形无状、虚无缥缈的相思“闲愁”比喻成烟草、风絮、梅子雨 ,妙在何处呢 ?需要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联想和想象。“闲愁”像那满野烟草 ,春天的草 ,到处都是 ,这等于说闲愁到处都是 ;“闲愁”像满城的风吹柳絮 ,春风一起 ,柳絮满城乱飞 ,谁又能数得清…  相似文献   

2.
晏几道是北宋后期词坛上的一位纯情词人,他的词给当时的词坛带来异样的风采。与其他婉约派词人相比,晏几道的词更富风韵美感。当然,这都源于其特殊的出身与生活经历。他用灵动的笔调抒发了纯真的内心世界。晏几道在词中刻画了许多确指的苦恋对象,也侧面展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他是率性狂放的贵族公子,是苦苦追寻爱情的痴情人,是被生活无情抛弃的悲剧者。他以其敏感真挚的心灵,造就了《小山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诗词与别号     
我国古代诗人词人中,常因自己写的诗词吟咏一物或独特佳句而得别号。这些别号很风趣,表现了诗人词人的风格情调,耐人寻味。现介绍几位,供大家学习鉴赏。贺梅子。宋朝诗人贺铸,曾写过一首众皆叹服的词《青玉案·横塘路》,词的结尾几句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以具有地区、季节特征的烟草、风絮、梅雨,形象地描绘出江南暮春烟雨图,恰好表现出充满“闲愁”的凄苦内心:“烟草”连天,是表示着  相似文献   

4.
宋代女性词的创作非常繁荣,留下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词作。宋代女词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上层知识女性;一是歌妓姬妾。她们在词中以不同的方式写尽了内心的喜怒哀乐和理想追求。同时,宋词中还有许多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作品,这些作品与女词人的作品在表现方式和情感内涵上都有很大不同。比较而言,男性作家的作品是男性视角和感观中的女性形象,而女词人的作品则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  相似文献   

5.
作为古人居室之习见之物的"帘",在唐宋词中频繁出现,这一物象除了为作品营造飘忽绵邈及幽深窈曲的审美意境外,更与作者的言情主旨紧密相联。因此,被频频撷取入词的帘、幕、帷、幌等物象,未必处处是实有之境,而是一个若有若无、虚实之间的概念化意象。这一意象为词人诉诸笔端的无外乎闺阁闲愁、离情别绪和伤逝之嗟三种情感。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7.
南京图书馆藏叶玉森词集《桃渡词》一卷,共收词28首,主要为词人晚清时在南京漫游期间的作品。所谓"桃渡",实际上取南京"桃叶渡"之简称,以南京一景,命名全集,应是词人有意且自觉之笔。词集以具有哲理思考与佛教观照的金陵文化书写作品为中心,兼及豪情与温情结合的赠词与挽词。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域外题材作品,其对词境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桃渡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多元,体现了词人叶玉森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吕阳 《文教资料》2011,(9):12-14
萦绕一生的愁是李清照词作的一大特点。本文将李清照词中的"愁"分为三个时期进行研究:婚前到新婚期;婚后第二年到南渡前;南渡后。未婚前李清照词中的愁表现为闺中寂寞、伤春思春的少女情怀,是少女的闲愁;婚后词中表现词人新婚生活的甜美与短暂离别的苦痛相交织,是少妇的离愁;南渡后,国破夫亡,词人的晚年就在满目疮痍、困顿飘零中度过,词人依旧多愁善感,但其忧患、思虑较前有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0.
诗词与别号     
我国古代诗人词人中,常因自己写的诗词吟咏一物或独特佳句而得别号。这些别号很风趣,表现了诗人词人的风格情调,耐人寻味。现介绍几位,供大家学习鉴赏。贺梅子。宋朝诗人贺铸,曾写过一首众皆叹服的词《青玉案·横塘路》,词的结尾几句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以具有地区、季节特征的烟草、风絮、梅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论张炎的闲愁词》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张炎的闲愁词创作在思想精神与艺术风格上的转益多师与对前贤的取法,他的闲愁词的抒写本质与闲愁的表现形式,以及后人对他的闲愁词的褒贬与我们应该给予的客观评价.由此可见张炎其人的真正面目.  相似文献   

12.
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大量的“闲”、“愁”出现,且有许多与“闲”、“愁”相关的意象。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将张炎的词定性为闲愁词,并初步分析了他的闲愁词的创作环境与他创作时的心境,他的家学渊源与他的词学观念的指导,他的闲愁词中的相关意象与其词的艺术风格。由此可见张炎其词的真正面目。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是清初著名的遗民词人,更是抒写愁情的高手,其笔下的"愁"词堪称抒发愁情的经典。其词除了抒发悼念亡妻之相思悲愁、隐居荒山的孤独闲愁,还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怀国浓愁。无论是哪种愁,都深深地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4.
淮海词情感的层次变化大体上按照词人身世遭际的顺序发展,形成“闲愁——忧怨——悲恨”的内在线索,而其一生的忧愁怨恨从本质上可归结为一个“孤”字,即孑然独立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5.
词"婉约"与"豪放"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始于明人张Yan,而以此划分词派则在清代。词或“婉约”或“豪放”相关词人作词的主观原理,相关词人自身的资质、气度,还与作品的题材及作品产生的化背景相关。对“婉约”、“豪放”。前人尚有正、变之议,今人则认为是一体分流,双峰并峙。我们要善于分别同一词派词作、同一词人词作的精粗高下。  相似文献   

16.
北宋靖康之变后,词人李清照跟随朝廷南渡。李清照的南渡词超越了对闺怨闲愁、离情别绪的抒写,更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其倚声创作表现时代呼声,诉说悲哀心曲,讴歌理想生活,满载着家国情思,不懈地找寻精神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宋末元初,周密、王沂孙、张炎等成为受姜夔词影响最大而又成就较高的一批南宋遗民词人。共同的人格追求、相似的人生际遇使这些南宋遗民词人非常尊崇姜夔,把他的创作奉为唯一典范。以这些南宋遗民词人为主形成的宋末元初词坛最具影响力的"姜张词派",开启和推动了元代词坛"复雅"风气的形成,其影响直至元代中期被誉为"一代正声"的张翥等人的创作,这是姜夔词传播与接受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18.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进入新编中学语文教材的《一剪梅》,是李清照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家远游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抒情小令。词篇细腻地抒发了词人对丈夫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词,是宋代词人中作品最多的词人。他的词自宋代以来便开始广泛流传。《稼轩词》的序、跋、校、记记载了《稼轩词》图书版本的流传概况。介绍这些概况为的是对研究辛弃疾词的人们提供一些重要的资料线索。  相似文献   

20.
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十卷,收其词二百六十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雅俗兼善,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艺术风格,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