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一直是人们关注和学习的对象。王熙凤作为贯穿《红楼梦》的中心式人物,一直被学者们拿来研究,除了研究其性格,更多的是关注其女性命运,作为一个女强人的悲剧命运。本文通过分析其命运悲剧及原因,希望能给我们这个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的女性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女性世界是《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的核心.关注女性的生活,表现女性的心灵,尤其是表现她们的悲剧命运,是曹雪芹与张爱玲两位小说大家的共同着眼点.文章在论述《红楼梦》与张爱玲女性意识同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张爱玲成熟而深刻的女性意识,揭示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8,(1)
《红楼梦》是清代长篇小说感伤之作的杰出代表,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它揭示了社会的悲剧、道德文化的悲剧和人生的悲剧,也包括了女性的悲剧。其中,丫鬟的命运是《红楼梦》悲剧中最为惨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红楼梦》中的所有丫鬟,不论结果如何,笔者认为她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她们的命运悲惨情形却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红楼女性悲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通过描绘林黛玉等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是其悲剧的根源。无论是封建叛逆者,还是封建卫道者,都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贾迎春是《红楼梦》中命运遭际十分悲惨的女性。虽然她一直规规矩矩地遵守封建贵族小姐的本分,但是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却毫不反抗,最终被中山狼孙绍祖折磨致死。她的悲剧人生与她的性格缺陷值得关注和借鉴。本文着眼于她的人生轨迹,探讨她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与悲惨命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说:“《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可以说,《红楼梦》既是女性高尚品格的颂歌,也是封建社会家庭女性凄惨命运的悲剧.而“宝黛爱情”悲剧是整部《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的核心. 那么,是谁毁灭了宝黛爱情?谁是宝黛爱情悲剧的幕后推手?本文着眼于人教版高中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夫人,看看她的言行举止中藏着怎样的玄机.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悲剧,其中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宝黛爱情悲剧的成因一直为学界和读者所关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黛玉自身健康与性格角度出发,对宝黛爱情悲剧成因做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黛玉自身的性格和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和书中的建筑——大观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观园的建造为她们提供了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她们的命运有直接的关系,其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与代表封建父权制的贾府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平衡和斗争,最终大观园的衰落和居住其中的女性的命运及《红楼梦》的悲剧结局形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云翘传》是《金瓶梅》到《红楼梦》中间最有影响的作品,其继往开来的历史贡献尚引起重视。《金云翘传》所开创的中国悲剧美学理论,直面现实的艺术追求,对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觉反映,以情为主却不涉淫乱的艺术品味,艺术加工的典型化理论,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寓意象征手法等等,都对《红楼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妇女被置于被压迫的地位,是封建制度的产物。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从文中女性身上体现出的悲惨命运,洞悉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文学家、学者都极力推崇《红楼梦》,甚至还衍生出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红楼梦》中除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童叟皆知的人物外,还有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等封建贵族家庭中的青年女性代表。本文将简单分析一下《红楼梦》中四春的性格,从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下相同的悲剧结局中归纳出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概况。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的《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是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后20世纪30年代极少数对《红楼梦》悲剧问题再次进行研究的文章,一定程度上回应和发展了王国维的观点。牟宗三就《红楼梦》悲剧演成的问题提出"思想矛盾之冲突"和"人生命运之无常"两个维度的原因,并以黛玉之死和宝玉出家两幕悲剧为例进行说明。牟宗三从悲剧内涵方面对《红楼梦》悲剧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做到了对《红楼梦》悲剧问题的本土化,更发展了中国早期的悲剧理论。  相似文献   

13.
哈代的短篇小说秉承其长篇小说中一贯的主题:关注和审视女性的悲剧命运,并对她们的悲剧命运寄于深刻的同情。本文从哈代的短篇集《生活的小讽刺》、《威赛克斯故事》出发,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女性自身性格中的弱点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哈代短篇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个别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女性悲剧命运分类和至爱困惑的原因。并揭示人性在追求与挣扎中不能摆脱男权社会及男权意识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小尼姑们作为红楼少女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个群体更能体现女性的悲剧命运。妙玉与惜春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她们在出身、才能、性格、情感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可比性。文章试图通过对二人不同方面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二人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史湘云最终的人生命运在《红楼梦》一直是一个谜。遍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其中对史湘云的描写并不算多,而对史湘云命运的暗示更是少之又少。文章在细读《红楼梦》庚辰本对史湘云的正面描写和侧面影射的基础上,结合诸多红学大家对于史湘云命运的不同推测,认为史湘云与贾宝玉在过尽千帆后终会执手,然而执手之后各自亦未能摆脱悲剧的人生命运。另外,还从史湘云命运的悲剧性及史湘云对命运的抗争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者描写的社会百态展示出了一幅生动的人情小说画卷,反映了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历史积淀。本文从《红楼梦》作品悲剧的角度出发,分别从作家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艺术悲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挖掘其悲剧发展的本质根源,从而深刻地把握《红楼梦》的悲剧命运和人物真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红楼梦》的悲剧主义色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长时间以来,这篇小说的争议基本集中在性别问题方面,例如,女性崇拜主义,男性文人论等,和其它的女性悲剧小说一样,思想受到传统专制主义、男权主义的制约。本文探讨了《红楼梦》悲剧色彩背后的社会制度及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9.
爱情和婚姻作为人类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历来是中外文学作品中重要的题材和主题,而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也一直是文人们关注的对象。运用文学比较的方法,研究处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土壤中东西方两个女性——海斯特·白兰与潘金莲悲剧命运的原因,可以看出中西女性悲剧命运的共同性成因。  相似文献   

20.
男权重压下的"完美"女性--浅析紫姬与宝钗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是苦难的负荷者、牺牲者,她们没有自主意识,更没有生命的觉醒,女人的任何一种举动和价值都不 会是自我给予的,包括她们的坠落与升腾、生与死,她们的悲喜剧都出自作为男权象征的历史之手。《源氏物语》中紫姬和《红楼梦》中宝钗这两个 男权社会中“最完美女性”的悲剧告诉我们:在男权社会下,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